英国足球界现独特现象,各队伍为何难以统一?
12月5日凌晨,伦敦时间,英格兰在比赛中以三球零的比分战胜了塞内加尔,顺利进入了八强阶段。不过,这场胜利并没有让所有英国球迷都感到高兴,因为同一时间,威尔士球迷的感受完全相反。此前一周,英格兰同样以三球零的比分击败了威尔士,以小组头名身份成功晋级,而威尔士则无奈地打包行李,提前离开了这次世界杯的征程。
英国,这个被称为英伦三岛的国家,其实是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四个部分构成的。英格兰队和威尔士队一旦在竞技场上碰面,这种比赛就根本上是“英国国内战”。
英格兰和威尔士原本都是英国的一部分,英国球迷认为这两支队伍的成功都代表着国家的荣誉,但实际情况却有所不同,威尔士队被淘汰后,他们的支持者反而对英格兰队感到不满,甚至盼望英格兰队也能被淘汰出局
威尔士队没能取得进展,他们的球迷们却出乎意料地表达了对英格兰队的抱怨,并且非常希望英格兰队能迅速出局。
威尔士队没能获得更好的结果,他们的支持者却非常意外地开始抱怨英格兰队,并且强烈盼望英格兰队能尽快被淘汰出局。
威尔士队没能继续进步,他们的球迷反而对英格兰队不满,并且非常希望英格兰队被淘汰出局。
切换到横屏模式
继续播放
进度条,百分之0
开始播放
这场比赛非常激烈,威尔士队的球迷们好像对英格兰队的表现感到失望,他们的愿望好像和比赛结局正好相反。
这场备受关注的赛事里,威尔士支持者对于英格兰队发挥并不满意,他们原先的预期同比赛实际进程大相径庭。
在这场引人注目的较量里,威尔士球迷们好像对英格兰队的表现很不满意,他们原先的期待同最终发生的情况相去甚远。
在这场备受关注的较量里,威尔士球迷们似乎对英格兰队的表现颇感不如人意,他们原先的期望同最终呈现的局面之间,仿佛有着相当大的出入。
威尔士队的支持者,对于英格兰队的赛场表现,似乎并不满意,他们心中的期待,和比赛实际的进程,之间,似乎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倍
在这场备受关注的较量里,威尔士的球迷们好像对英格兰队的整体发挥不太满意,他们心中的期望同比赛的实际进程之间的距离,好像难以缩小。
1.0倍
威尔士队的球迷们,似乎对英格兰队的整体发挥感到不太满意,他们心中的期待与比赛实际进程之间的距离,似乎难以弥补。
1.5倍
2.0倍
这场备受关注的较量里,威尔士球迷们似乎对英格兰队的整体发挥很不满意,他们心中的期望同比赛最后呈现的结局,仿佛难以拉近距离。
为什么一个国家会派出多支队伍参赛?
大型国际比赛里,常有多个队伍来自同一个国家的情况出现。不只是世界杯,奥运以及其他全球性赛事也常见此类现象。比如美国,除了实力出众的美国队,还包含波多黎各和美属维京群岛两支队伍。虽然这两支队伍的领土归属美国,队员也都是美国人。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参赛权由中国代表团行使,与此同时,香港地区、澳门地区以及台湾地区也各派出自己的队伍参赛,这些队伍包括香港队、中国澳门队和中华台北队,这种情况表明了多个队伍共同参与的现象。
中国队与香港队
然而,英国的情况却另有门道。在奥运会赛场,人们一般只会见到英国代表团,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以及威尔士等地区并不会各自组队参赛。可轮到足球赛事,情形就完全不同了,这四支队伍纷纷登场亮相,而英国队却不见踪影。这一奇特现象,让英国在体育领域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这一现象的缘由相当简单明了。英国的正式名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这个名称清楚表明了英国的性质——一个由多个部分组成的统一国家。因此,在众多国际体育竞赛中,构成英国的各个独立地区都能够分别报名参赛。所以,在足球竞赛里,可以见到英格兰队、苏格兰队、爱尔兰队和威尔士队等队伍参赛,但在其余活动上,都整体以英国队的名称参与。
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与北爱尔兰
英国在体育界的特殊表现并不仅限于奥运会。说到足球这项运动,情形就另当别论。对于足球,英国并没有像奥运会那样实施集中的参与方案。这种差异的形成,源于其背后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因素。
英国享有现代足球发源地的美誉,同时也是全球率先倡导足球职业化发展的国家。公元1863年,英格兰组建了世界第一个足球正式组织——英格兰足球总会,为现代足球的进步打下了基础。紧接着,苏格兰、威尔士以及北爱尔兰也相继成立了自己的足球管理机构。英国足球拥有与众不同的历史渊源,因而境内出现了众多相互竞争的球队,这种情况与该国其他体育项目的管理方式大相径庭。
现代足球的起源与国际足联的演变
早在1904年国际足联确立组织之前,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以及北爱尔兰这四个英国的足球组织,已经在足球界扮演着关键角色。由于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他们一起讨论并确立了许多足球的规范,为国际足联的建立打下了牢固的根基。依靠这些领先的优势,这四个英国足球组织在初期国际足联中几乎掌握着绝对的控制权。
1947年,世界杯发起人雷米特最终同意,让英格兰的四家足球协会各自报名参加世界杯欧洲区的预选赛,这一决定持续影响至今,造就了世界杯赛事中“四支英格兰队伍”的特殊状况。
国际足联主席雷米特(左)向乌拉圭足协颁发第一届世界杯奖杯
英国足球史上,仅有1958年瑞典世界杯,出现过四支英国队伍同时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的情况。那一年,除了冠军联邦德国队,欧洲有10个参赛名额。英格兰队、苏格兰队、威尔士队和北爱尔兰队,分别被分入四个不同的组别。后来,北爱尔兰队和威尔士队,从自己的小组中突围成功。不过,英格兰队和苏格兰队,却没能晋级下一轮。
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
有人曾表示不解,既然其他体育项目都能组建英国队伍参加比赛,为何足球却不能呢?这其中的缘由,与英国足球文化的特殊性质密切相关。英国的足球爱好者对其所喜爱的球队怀有强烈的地域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在英格兰超级联赛中表现得极为突出。各个城市的球队支持者之间,常常将彼此视为对手,他们之间的敌对心理在比赛场合中展现得特别鲜明。因此,这四支来自英国的国家队,虽然同属一个国家,彼此间的矛盾却极为尖锐,甚至比他们和外国队伍的竞争还要激烈得多。比如1966年世界杯,东道主英格兰在决赛中4:2击败西德,赢得了冠军,本该是全民欢腾的场合,可只有英格兰本地的球迷在庆祝,其他三支英国球队的看球群众反而希望西德队能够获胜。
1966年世界杯决赛,英格兰与西德队激战
另外,还有一件颇为惊奇的琐事值得说明。在那个世界杯的分组阶段,朝鲜队相继碰到了苏联和智利的挑战,前两场都未能获胜。当轮到对阵意大利时,整个队伍都意识到取胜希望不大,于是决定提前搬离住所,订好机票,打算在比赛结束后立刻动身。但没想到,在第三场比赛里,他们竟然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战胜了意大利,最终得以出线。可惜的是,由于没尽快寻到合意的住所,他们不得不在竞赛这日把一座教堂当作临时的歇脚点。
再审视2021年欧洲杯的决赛,意大利队和英格兰队的激烈交锋引起了广泛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苏格兰属于英国,但那里的支持者们却明显偏爱意大利队。当意大利队最终击败英格兰队摘得桂冠时,苏格兰的球迷们欣喜若狂,表现得像是自己队伍取得了胜利。他们并非意大利的铁杆支持者,纯粹是不愿英格兰在自己的地盘上取胜,这种“见你失意我则得意”的心态在这场比赛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意大利队球员佩西纳高举冠军奖杯,与队友们共同欢庆胜利。
但是,增强英格兰队伍的整体水平,让四支队伍以集体形式比赛,这肯定会遭遇不少困难。不仅运动员们或许并不喜欢这种方式,就连观众们也大概无法适应这样的改变。毕竟,足球竞技的吸引力很大程度来自其独特性和对抗性。
当然,情况并非总是如此。历史上,英国国家队确实曾经存在。1960年罗马奥运会之前,有支队伍代表英国参加奥运会足球赛事。不过,那支队伍的成员并非职业选手,所以无法充分体现英国足球的最高水准。后来,在各方意见的推动下,奥运会足球比赛又重新采用了独立参赛的模式。
1903年奥运会的英国队
一百多年过去了,2005年,英国的首都伦敦成功获得了2012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资格。紧接着,英国奥委会计划组建一个英国联合队,准备参加奥运会中的足球比赛项目。但是,这个计划立刻引起了苏格兰地区、威尔士地区以及北爱尔兰地区的激烈反对。
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与国际足联进行协调,促使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于2011年达成共识,决定成立一支象征性的英国国奥队伍。然而,苏格兰和北爱尔兰最终没有派代表加入,而威尔士仅提供了五名选手,因此这支国奥队实质上主要由英格兰运动员构成。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的英国国奥队
奥运会足球比赛本身吸引的视线并不算多,英国国奥队在四分之一决赛输给了韩国队,很快就被淘汰了,所以很多人或许都不知道,在伦敦奥运会的赛场上,曾经出现过这样一支英国国奥队的队伍。
矛盾交织的联合王国
英国国家奥林匹克队伍在伦敦奥运期间显现的内部摩擦,实则是联合王国深层问题的体现。了解英国历史的人清楚,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这四个地区,历来存有诸多矛盾。以威尔士为例,这个曾被英格兰排除在外的团队,正式名称为威尔士公国,其历史渊源比英格兰更为久远。威尔士在公元前一千纪年就已形成,那是中国商周年代,当时它已接纳了欧洲大陆的移居者,后来还归属于罗马帝国的行省不列颠尼亚。这些历史背景,对如今英国足球以及政治文化等多个层面都产生了长远影响。
英国诸岛此后历经长久分裂与多方争斗的阶段,到1258年,威尔士公国才得以正式成立。不过,在1277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出兵攻打威尔士,最终威尔士无法抵挡英格兰,双方依据《阿伯康威条约》达成协议,威尔士被迫向英格兰称臣。
爱德华一世
1536年,威尔士与英格兰签署了《联合法案》,表面上体现两国合并,实质上威尔士沦为英格兰一部分。即便如此,威尔士民众依旧怀有深厚的民族意识,他们始终认为自身是独立于英格兰的国家。威尔士当局也清晰表明,那里并非公国,虽然它与英格兰接壤,不过两者都属于大不列颠联合王国。但是,威尔士依然是一个地位独立的邦国。
1997年,威尔士经由全民公投成功组建了地方立法机构,这象征着威尔士在争取自主地位上实现了关键进展。虽然英国中央政府仍然掌握着对威尔士议会的部分管控权,但威尔士已经获得了相当程度的自主管理权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威尔士的旗帜正是威尔士民众持续追求权力历程的实物证明。威尔士民间故事里,存在两种标志性的巨龙形象,一种是红色的,象征当地的居民,另一种是白色的,代表外来族群。经过一场关键性的对抗,红龙取得了上风,于是,威尔士民众选定红龙作为自身的代表符号,并将其图案绘制在国家的旗帜之中。
苏格兰国旗
苏格兰的独立追求,同威尔士的历程如出一辙,其渴望显而易见。苏格兰地处大不列颠岛北方,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它与爱尔兰人、威尔士人一样,拥有共同的文化根基。早在公元前55年,当凯撒的罗马军队征服不列颠时,苏格兰的先民便在北部山区抵抗,同罗马人进行了长达五百年的搏斗。为了压制苏格兰人的对抗,罗马人修建了一道墙体,把不列颠分隔开来。
英格兰与苏格兰之间的历史纠葛
罗马人退走之后,盎格鲁-萨克逊人接着移居此地,他们在南方创建了英格兰,还想要统治全部岛屿。从此,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开始了持续一千多年的传奇式离合之争。
到了近代,英格兰借助工业革命的力量,发展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国家,苏格兰却逐渐无法与之抗衡了。因此,在1707年,两国的议会联合通过了《联合法案》,决定将两个王国合并,由此形成了大不列颠联合王国,从此以后,两国就成为了同一个整体。
苏格兰同英格兰虽在历史进程中合并为同一国家,苏格兰民众却始终怀有不安。他们觉得与英格兰的联合并非出自本意,而是迫于形势所迫。所以,直到现在,苏格兰同胞的离心思想依然强烈,时常出现争取独立的呼吁。
二零一四年,苏格兰举办了一次寻求独立于英国的选择权投票,虽然最后没有达成目标,但这一行动给英国当局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挑战。多年过去,到了二零二一年二月,苏格兰当局又做出一个惹人关注的举动:取下了办公处所门前的联合王国旗幡,仅保留了欧洲联盟徽记和苏格兰地方旗号。这一举措明显助长了苏格兰脱离英国的趋势,并且促使公众重新审视苏格兰同英格兰的关联性。
苏格兰独立运动的呼声
北爱尔兰的方位跟威尔士和苏格兰不一样,它的位置很特别。这个地区位于大不列颠岛旁边爱尔兰岛的那块地方,跟英格兰中间没有陆地相连。这样的地方特色,确实让北爱尔兰的自主争取过程变得更为曲折。
爱尔兰岛在历史上是爱尔兰人自己的国度。不过,在1169年,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向爱尔兰岛发动了攻击,造成位于爱尔兰岛东部的伦斯特王国溃败,变成了英格兰的直属地盘。后来,到了1542年,英王亨利八世还自称爱尔兰国王,对爱尔兰事务的过问变得越来越深。
爱尔兰民众在异族管辖下,从未停止争取自主的历程。1801年,英国施行《英、爱合并法案》,致使爱尔兰直接归为英国辖地。到了1912年,爱尔兰民众对自治的诉求愈发高涨,英国议会因而颁布“爱尔兰自治法案”。不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英、爱两方的纷争暂时停顿。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爱尔兰再次掀起了武装反抗,然而经历战火洗礼的英国已无暇再次投入大规模冲突。于是,到了1921年,经过双方的多轮谈判,最终达成了《英爱条约》。该条约的核心内容是英国同意爱尔兰实现独立,不过南方的26个郡在成立自治政府时,仍然要保留在英联邦的框架之内,北方的6个郡则被划归英国直接统治,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北爱尔兰地区。北爱尔兰人现在确实是英国公民,不过他们内心深处始终觉得爱尔兰才是自己的祖国,这一点和苏格兰人很像,苏格兰人同样希望离开英国的管辖。
历史状况错综复杂,民族矛盾盘根错节,爱尔兰民众渴望独立的意愿因此更加炽热。强烈的民族情感,促使他们宁愿成立独立的“爱尔兰足球队”,也不愿参与“英国足球队”。
今年,英国遭遇了诸多困境。先是疫情带来的影响,接着是能源领域出现的危机,随后女王逝世引发了社会波动,经济也持续走下坡路,再加上首相职位发生更迭,整个国家都不得安宁。让人始料未及的是,昔日的竞争对手印度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英国。就在人们以为年底前情况会好转时,物价却急剧上涨,导致许多人连宠物的食物都难以负担。
面对重重难关与考验,英国民众仿佛发现了仅有的一个能维系生活热忱的寄托,那就是足球。
即将燃起的“英法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