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这一年:走过最特殊赛季,迎来最严厉新政

日期: 2025-09-28 18:04:40|浏览: 30|编号: 162535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来源于网络网友,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客服。

中国足球这一年:走过最特殊赛季,迎来最严厉新政

同样因疫情冲击,职业球队经营陷入困境。在疫情推动下,中国足球在岁末采取极端措施:大幅压缩球员收入,彻底剥离企业化标签,推行最严厉的政策意图戳破行业泡沫。

艰难重启

中超是中国足球最高水平的联赛,原定于2月22日启动的赛事,在经过多次对复赛计划的深入探讨后,最终于7月25日才得以勉强恢复。由于始终将疫情防控放在首位,该联赛在运行过程中经历了多次调整和变化。

譬如,赛事形式从主客场转换成集中赛,十六支队伍划分在苏州、大连进行角逐,单是初赛阶段的小组较量就要耗费六十六天才能结束一百一十二场较量;竞赛方法不同于往昔的积分方式,第一阶段累积的分数不会传递到下一轮,而各轮淘汰赛彼此之间也不存在分数的承继关系。

为重新启动赛事,中超制定了非常严格的防控措施:划定完全的蓝色隔离带,隔离带内所有人每月做抗体检测、每周做核酸,每支队伍配备疫情防控联络人,所有快递包裹消毒后由专人配送,球员一旦违反防疫规定就要离开赛区

严格的防控措施确保了赛事得以恢复,然而密集且高强度的比赛安排,对于持续数月仅能在封闭环境中训练的运动员造成了身体和精神上的巨大负担,这直接导致后期许多队伍出现大量伤病,同时场上球员因压力过大而引发的激烈对抗和情绪失控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由于病毒传播的影响,国内裁判负责了本季大部分比赛的判罚工作,然而在点球判罚、红黄牌使用、视频助理裁判介入等方面,其判罚标准屡次引起讨论,中国足协承认本国裁判的整体执法水准与国际化优秀裁判存在一定距离,之后聘请了两名韩国籍裁判参与半决赛、决赛、降级赛、附加赛等多个重要赛事的执法,裁判争议才慢慢平息。

本赛季胜负不再由积分判定,因此出现了许多出人意料的赛果,小组赛14场未获一胜、创下中超最差战绩的天津泰达,仅在第16轮赢下一场比赛就率先锁定升级名额,而小组赛中曾逼平上港和国安的石家庄永昌,却因第二阶段发挥失常最终降级。

以积分方式计算,20轮比赛结束后石家庄永昌获得22分,位列第11位,而天津泰达仅有12分,排名跌至第16位,倒数第一,这种赛制下公平性备受质疑。采用积分方法统计,最终夺冠的江苏苏宁总共积了38分,而亚军广州恒大则积了45分,冠军队伍的积分居然不如亚军队伍,这种情形在中超联赛历史上非常少见。

外战亚冠

国内多项足球赛事依照相关防控措施有序重启,包括中甲联赛、女子足球超级联赛以及中国足协杯,其中后者更是在后续阶段实现了观众观赛,这一举措获得了社会各界的积极评价。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四支顶级职业足球队克服重重困难,前往卡塔尔多哈参与亚洲俱乐部杯的角逐,这在中国体育界今年是属于罕见的有境外比赛经历的运动队伍。

由于疫情冲击,亚冠赛事成为中国足球今年唯一能与海外队伍竞技的舞台,对于中超四强来说也是一次宝贵的实战机会。不过,在刚结束的超强负荷联赛后,球队迅速转战亚冠,广州恒大、上海申花和上海上港均显露疲态。尽管北京国安取得了队史最佳战绩并晋级八强,但纵观中超队伍的整体表现,却是近些年最不理想的一次。

“亚冠征程”并非仅限于竞技场。受限于防控规定,参赛者穿着防护装备包机来去,被淘汰后因等待航班批准在原地逗留数日,到十二月中旬才逐步返国,抵达后仍须接受十四天管控。下赛季联赛计划三月启动,俱乐部须于一月启动冬季训练,其余队员的休养周期同样短暂。

联赛重启后,赛制和判罚引发不少讨论,中超四强在多哈的逗留也曾让球员表达不满,不过职业联赛的持续进行确实帮助运动员保持良好状态,也利于运动项目长远健康,中国足球严格的防疫工作确保了比赛期间零病例,其复赛经验还吸引了亚足联及他地区联赛前来学习借鉴。

自我救赎

同样遭遇疫情冲击,职业足球队经营陷入困境。今年职业联赛中,有16支队伍宣布停运或解散,投资者资金链断裂,勉强维持的俱乐部营收锐减,联赛整体格局受到冲击。

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在金元足球热潮中,持续依靠企业资金支持,2018年其平均营收达6.86亿元,平均花费11.26亿元,平均每年亏损4.4亿元。

当前,运动员报酬失衡的状况非常明显,2019年中超运动员的薪资水平远超日本与韩国的顶级联赛,当中超运动员的平均年薪达到了当年中国民众平均收入的160倍,相比之下,日本、韩国顶级联赛的运动员平均年薪分别仅为其当地居民平均收入的8倍和5.5倍。

关于薪酬限制的呼吁一直此起彼伏。在疫情的影响下,中国足球在岁末做出了重大调整:各家中超俱乐部每年的总花费被限定在六亿元以内,国内顶尖球员每个赛季的税前收入最高为五百万人民币,外籍球员的年薪上限则为税前三百万欧元,并且各俱乐部必须在新赛季去掉商业化的称谓,把重点放在足球文化的建设上。

中国足协主席陈戌源表示,国内职业联赛的年度花费远超日本J联赛与韩国K联赛,相关数据令人不安,我们是否已经漠视道德?他说,过度资本投入正在损害足球的根基,必须坚决戳破这种虚浮的金钱游戏。

2015年,中国足协发布了足球改革计划,2017年又推出了《2020发展蓝图,然而,目前国家队、国奥队、国青队以及国少队都没有达成预定指标:2019年亚洲杯未能闯入四强,世界排名也落在了前70位之外;国奥队在小组赛中遭遇惨败,因而与东京奥运会失之交臂,国青队和国少队更是双双与U20、U17世界杯的决赛圈资格无缘。可以见得,中国足球系统性的落后依然未有根本改变。

上周中国足协公布了深化足球变革的后续方案,为国家队制定了一个精简且务实的全新方向:男子国家队计划冲击亚洲顶尖行列,集中精力应对2022年世界杯预选赛,同时认真准备2023年亚洲杯,期望获得显著进展。

然而,疫情之下的“最严限薪令”能否拯救中国足球?

新规实施后,众多俱乐部将不得不压缩对知名外援的征召,这会直接削弱中超比赛的吸引力,同时也会暂时降低国内球队在国际赛场上的竞争力。中国足球的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过程既复杂又充满挑战,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足球必须进行深刻变革,而这场变革需要触及核心层面。(完)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实用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