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5-0战胜淮安进4强引公平性质疑,球迷曝光大败根源
南通主场5-0淮安,挺大的一个比分。
球场容纳了三万二千零六十九名观众,同时四十余个转播平台也在同步直播,关注者众多。这场对决本就极具竞争性,毕竟两支队伍曾有过一场1比1不分胜负的交锋。
结果比赛一开场,感觉就不太对劲了。
第20分钟,尹韩龙从右侧控球,向中路一晃,脚尖轻轻一挑,皮球便飞入网窝,过程十分利落。观看网络直播的观众纷纷赞叹,认为这一脚射门非常出色,入球角度极为诡异。
后来,比分差距越拉越大。第44分钟,原本担任中后卫的黄蒋大亚在禁区前沿补射破门,再次取得进球,上半场结束时球队以2-0领先。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比赛结束后人们才察觉到,淮安队有三名职业选手并未参与角逐,吴雨成、周子繁、杨铭涛,这三位球员只能旁观。
为什么不让他们上?
因为一个叫“主场避让”的原则。
南通队和淮安队中,都有来自海门珂缔缘俱乐部的选手。南通队自己使用的程鑫、尹韩龙、齐丹,没有问题。但淮安队选用的那三位,由于他们的俱乐部和南通队同属一个地域,所以需要回避。
这项规定的设立,意在防止内部矛盾可能引发的各类麻烦。
然而南通队依靠职业选手参赛,淮安队却失去了众多核心成员。这样的对决如何进行?一方有强援相助,另一方的主力却遭遇牵制。
下半场淮安也曾试图反击,只是能力上有所欠缺。第54分钟,程鑫在门前毫不费力地推射破门,比分来到3-0。此时比赛已无太多变数。
最激动人心的进球发生在第63分钟。程鑫发起了一记超远距离射门,皮球击中横梁后反弹回来,队友随后用头球将球送入禁区,金成民立即做出一个空中倒钩动作,最终将比分扩大到4-0。这个进球本身毋庸置疑,其展现的技巧确实非常出色。
随后在第72分钟,李贤成的射门碰到了防守队员身体,轨迹发生改变,最终成功破门,比分来到5-0。
整场比赛,南通的打法意图明确,安排中后卫黄蒋大亚前提至锋位,目的是强化前场对抗能力。这一调整效果显著,他们的积极拼抢迫使淮安难以招架。
可球迷们心里犯嘀咕。
你们淮安队是如何进入八强的?难道不是仰仗那三位专业选手的扶持吗?他们接连战胜对手,闯到了至关重要的淘汰阶段,最终却因一项规定而只能旁观。
这事让人心里很别扭。
认为它不公正吧,但是规则确实存在。认为它合理吧,但是比赛的趣味和不确定性就消失了。人们期待的是势均力敌的较量,而不是一面倒的结局。
这种因为规则身份问题引起的争议,以前也不是没有过。
多年前,某省份举办篮球交流赛,赛事规则允许每支队伍注册两名职业选手。然而B队的两位职业球员,都来自A队所在城市的同一家俱乐部。赛事组织方因此以防止利益冲突为由,拒绝让他们参赛。
最后的结果,A队89比56赢了B队。
2023年羽毛球联赛发生了一起相似事件,涉及“同省选手回避”。被回避的一方直接以0-5惨败收场。此事在当时引发了广泛讨论,公众反应十分激烈,最终官方不得不修改了相关规定,增设了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
另有一个案例涉及斯诺克运动。赵心童曾以业余身份赢得世锦赛冠军,其积分排名可达到全球第十一位。然而,赛事规则中存在一项特殊条款,即“业余选手的积分将被清零”,这一规定引发了众多职业选手的不满情绪。
后来世界台联负责人也表明,是规则说明得不够明晰,最终还是认可了他的积分情况。
一位评论家直言不讳,指出当陌生力量介入封闭环境时,难免会有人感到不适应,这种情绪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这话听着有点意思。
南通队的球员在这场足球赛中并没有过错,他们只是按照战术要求行动,专注于完成自己的任务。他们踢出的精彩远射和巧射,完全凭借个人技术完成。
淮安队也没什么好指责的,少了三员大将,能怎么办呢。
问题出在了规则本身的设计上。
一个完善的制度,需要明确的标准,事先的公示,确保每个人都能明白界限在哪里。不能等到关键时刻,才突然制定一个“应急办法”,导致某个团队立刻失去优势。
是双向回避,还是双向都放开?
比赛开始前是否可以预先公布“回避清单”以及相应的触发情形,使每个人都能事先了解清楚?
这些问题,在比赛结束的那个晚上,官方并没有给出额外的说明。
球迷们的情绪可以理解。
付出了许多时间,也付出了不少金钱,并不是为了观看一场早已知晓结局的比赛。他们渴望看到的是紧张刺激的场面,是队员们的奋力角逐,是两支队伍在同等的条件下倾尽全力。
而不是开场前,就有人告诉你:“规则已经帮你领先两球了。”
许多岁月过后,或许会有人怀念金成民那次精彩的回钩,又或者尹韩龙那记令人称道的远距离射门。
许多人大概只会记得,那是一场5-0的完胜,一场从一开始就不公平的较量。那个晚上南通体育会展中心的灯火通明,但比赛的悬念,却早已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