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复盘机器人足球联赛总决赛,队员自主完赛技术竟接近五岁小孩?

日期: 2025-10-23 14:02:45|浏览: 4|编号: 165395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来源于网络网友,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客服。

专家复盘机器人足球联赛总决赛,队员自主完赛技术竟接近五岁小孩?

6月28日晚上,机器人足球联赛的最终决赛在北京亦庄展开激烈角逐。持续了3个小时的较量之后,清华大学组建的火神队伍最终摘得桂冠。这一赛事不仅是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首个测试活动,同时也是全国范围内首次举办的机器人足球3V3人工智能比赛。赛事最突出的特色在于,机器人选手不再借助遥控装置,而是纯粹凭借人工智能独立进行竞赛,这一改变使得赛事的表现愈发贴近人类足球比赛的真实情况。

比赛过程十分精彩,吸引众多目光,不过队伍代表和学者指出,当前机器人球员的技艺仅比五岁孩童踢球能力稍强,尚可独立完成部分基础操作。若想使机器人足球比赛更贴近人类足球,必须在软件设计等众多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现场:像人类运动员一样用“大脑”踢球

昨晚的激烈角逐中,北京信息科技大学Blaze光炽队、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Power智能队、清华大学火神队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四支队伍悉数登场,为现场和屏幕前的观众呈现了激动人心的比赛过程。

大约在18时30分,火神队和光炽队首先开始竞赛环节,前者在今年的机器人世界杯德国公开赛类人组人尺寸组别的决赛里,以9比0的比分击败了东道主德国队,赢得了冠军头衔。后者则是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学Water队和I-Kid队联手组建,是一支不容忽视的队伍。

和人类踢足球一样,机器人踢球也要先抛硬币来决定谁先开球。第一局比赛开始时,火神队的队员把球踢了出去,光炽队的两个队员跑动很快进行防守。比赛过程中,两队机器人球员进行了激烈的抢球,光炽队的队员在对抗时倒地,火神队的队员趁机夺回了足球并射入得分。最后火神队以9比3的优势,赢得了第一阶段比赛的胜利。

接着,山海队和仅有的一个晋级到最终轮的Power智能战队在赛场上一决高下。山海队最终以4比2赢得了第二阶段的较量。

决胜局赛事中,火神队与山海队的机器人选手激烈交锋。比赛刚开始不久,火神队就取得了领先,接着山海队将比分扳平。双方队伍交替领先,竞争十分激烈。最后火神队以5:3的最终比分获胜。

6月28日晚上,机器人足球队的成员们,在有小朋友的陪同下,进入了比赛场地。这是新京报记者王子诚拍摄的画面。

机器人运动员的发挥值得称赞,但比赛期间常有意外发生。例如在守球环节,一支队伍的三台机器人全部聚集在足球附近,彼此阻碍导致进攻受阻;部分球员在移动时突然跌倒,随后自行站起继续参赛;还有机器人跌倒后“伤势”严重,必须被扶出场外接受紧急“救治”。

昨晚的赛事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机器人展现出的更高自主性和灵活性,它们如同人类选手般运用自身的“智慧”执行开球、防守、进攻、踢球射门、开出角球、进行补位、摔倒后自行恢复等一系列动作,使得这场对决更像是一场纯粹的人形机器人竞技活动的较量。

比赛进展十分顺畅,球员犯规,还有罚球、点球、开球等环节,都没有出现明显中断。对此,机器人足球联赛赛事负责人窦静谈到,达成这一观看效果是活动保障方面的重要难题,她强调,为了确保赛事的连续性,现场工作需尽量压缩判罚次数。实现自主规避障碍物,达成自主判断与自主站立的效能,是确保赛事顺畅且竞争性强的必要基础。

尝试新方法,让机器人行走、踢球衔接更自然

怎样使机器人更接近人类运动员的表现,清华大学火神队队长王与时说明,为使机器人能独立完成所有技术动作,团队在算法上改进了方案,在模块层面需向机器人提供明确规范的指令,要处理图像,并找出关键坐标,例如确定足球的位置、队友的位置、对手的位置等。现场信息建模一旦结束,工程师们便为机器人配备了执行相关技术操作的决策程序,这表示机器人能够依据当前位置以及各类信息,自行判断接下来应该执行何种动作。

机器人足球队员自主完成比赛。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此外,王与时及其同伴们也在探索创新方案,目的是让机器人移动和射门的动作更加流畅,目前这两个环节还存在脱节现象,将来他们期望机器人能更快地移动到球的位置,并且完成射门,从而提升踢球的性能。他说明,这些创新科技同样能够在现实环境中运用,目前是3对3的竞赛形式,将来期望能升级为5对5,乃至10对10的对战模式,以便机器人能够执行更多元、更为繁复的任务情境,最终实现辅助人类生活的宗旨。

大赛组委会执行主任兼加速进化公司创始人程昊进行了解释,AI自主踢球主要运用感知算法、运控算法和决策算法,这些技术与人类踢足球的过程有相似之处,感知算法使机器人能够掌握足球在场上的位置、轨迹以及敌我态势,运控算法包含多种踢球技巧,决策算法则负责判断是进行踢球、防守还是与队友进行协同配合。

预计五年内将实现满分10分的机器人足球赛

中国机器人足球队员当前的国际水准如何?例如,清华大学火神队曾在德国公开赛上以9:0击败东道主德国队,赢得该项赛事冠军,并同步夺得新加坡公开赛冠军,这可以类比为人类足球的欧洲杯与亚洲杯。

王与时表示,过去中国队伍的竞技表现或许并不突出,常获得第三或第五的成绩,不过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技术持续进步,同时机器人相关产业和硬件设施也得到完善,使得中国的机器人运行极为可靠,并且能够借助各类算法赋予其多种功能,因此当前我国的机器人已在国际舞台上具备领先竞争力。

人类世界杯决赛若是满分十场较量,今日机器人足球比试能得几分?程昊指出,当前机器人足球队员堪比五岁孩童踢球水准,可自行处理部分技术环节,赛事评分在1到2之间。不过,随着技术迅猛进步,满分的机器人足球赛将更快到来。

程昊谈到,一年前的机器人足球世界杯决赛中,机器人的活动速度相当迟缓,大致维持在每秒0.5到0.6米的区间,而且每台机器人都有专人看护,以防其倾倒,然而在控球期间,机器人时常还是会跌倒。可是时至今日,机器人足球队员进步神速,于三人对抗赛中无需任何护卫,行进速率超越每秒一米,倾倒时可自行站起。“十二个月的时光里,这些机器人演化得极为迅猛,当前赛事或许仅是零点五至一分的较量,估计再过五年便能进行十分制的比赛。”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Blaze光炽队指导老师秦宇飞指出,当前机器人技术具备良好的硬件基础,但在运动操控技术、智能决策技术层面仍有显著提升空间。更严峻的考验存在于软件编写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若要让机器人足球国家队与人类足球国家队展开较量,关键要依靠软件层面的创新突破。

博弈类赛事让机器人加速迭代

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广受欢迎之后,机器人拳击比赛和机器人足球比赛也紧随其后开始了新的阶段。机器人足球比赛算不算又是一场展示技巧的活动呢?程昊表示,通过参与这类竞技性质的比赛,各个机器人制造企业和开发人员能够更快地推进算法和硬件的更新换代,让技术优势变得直观可见且公开透明,从而增进公众对机器人的了解程度。

相比之下,针对需要运用遥控器或预先设定的动作,具备视觉感应装置和复合型运算方法的机器人足球比赛,是人工智能自主判断、能够适应家庭环境应用的理想竞技项目,这类比赛使机器人获得了“视觉”。程昊谈到,3V3竞赛中机器人之间的较量十分激烈,这就决定了机器人必须拥有极为复杂的即时感知和大脑判断能力,以及高级别的动作操控和多机器人协同作战策略,同时还要具备灵活便捷的操作技巧。此外还需要有能够承受外力的机械结构和具备人类智能水准的任务目标,这些能力和需求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事实上,人类的成长过程也与此类似,首先学会肢体活动,再经由实践积累生活阅历,逐步提高思维认知水平。”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实用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