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机器人大会足球大战!揭秘世界杯冠军机型超强原因?

日期: 2025-10-23 15:03:18|浏览: 4|编号: 16540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来源于网络网友,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客服。

世界机器人大会足球大战!揭秘世界杯冠军机型超强原因?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8日举办,其中博览会是每年最受瞩目的环节。据记者观察,今年的博览会布置了多个竞技区域,机器人足球比赛和机器人搏击比赛等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加速进化公司的机器人足球世界杯冠军机器T1和K1均参加了展示。它们表现如此出色,原因是什么?新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加速进化公司副总裁赵维晨。

两款世界杯冠军机型亮相

这个展览会设立了三个主要场馆,分别是创新区、实践区和科技区,这些区域集中了来自全球的200多家顶尖机器人制造商,展出了超过1500种产品,这些制造商包括ABB、库卡、费斯托、埃斯顿、宇树科技、银河通用、中信重工等,与上一年相比,参展企业增加了25%,而首次亮相的新产品数量也达到了100多种,几乎是去年的两倍,在A馆和B馆,参观者络绎不绝,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加速进化展台,一个6米乘以9米的小型足球场地,被围观者重重叠叠地围满了。加速进化2v2的AI足球比赛正在进行,参赛的机器人都是世界杯夺冠的机型——加速进化T1。高亢的背景音乐响起,把比赛的气氛渲染得更加火爆。没能挤到前面的观众,只能举起手机,捕捉机器人射门的动人画面。

加速进化展区里,一场由人工智能进行的双人足球对决正在进行中。图片由新京报记者张璐提供。

2025 巴西机器人足球世界杯于7月下旬举行,加速进化机器人T1、K1分获成人组与小型组亚军。T1协助清华火神队赢得成人组桂冠,此乃中国队首次在最具分量的仿人组赛事中称霸,比赛自启动以来已历时28载。

两款顶尖设备T1和K1之间有何不同之处?赵维晨表示,T1侧重于学术环境应用,具备更强的处理能力,机身高度更大,为1.2米,并且能够与灵巧手配合使用。所以,它更适合专业研究人员从事控制算法开发、大脑信息收集等学术研究任务,在T1上设计的算法能够便捷地移植到尺寸更小或全尺寸的机型上。K1主要应用于教学和居家环境,身高为0.95米,体重为20公斤,具备更加可爱的造型,能够与人进行更安全的交流,并且拥有全环境的移动性能,以及未来大脑完善后的操控可能。在成本方面,K1对家庭用户更为适宜,将来有望普及到每个家庭。

机器人无遥控、自主决策完成进球

T1和K1赢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赵维晨说明,今年清华火神队赢得了成人组(一米以上机器人)的世界杯冠军,中国农业大学的山海队获得了亚军,这是中国首次在这项赛事中取得冠亚军,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他们全都运用了加速进化的T1机器人,美国队也使用T1机器人,得到了第三名德国队在小型组(一米以下机器人)中赢得了冠军,他们所使用的机器人是加速进化K1型号的。

这件事并非偶然,经过全球多家机器人企业间的比较,最终选择了我们,表明中国机器人技术近两年取得了明显进步。他说,再看国外,特斯拉的机器人还在调整形态、暂停生产,供应商的订单也一再推迟,而中国的机器人行业在政策支持、人才和资金大量加入的推动下,正迅速发展。

在世界机器人博览会现场,加速进化足球赛运用纯人工智能自主决策方式,无需人工操控。在展位核心区域的微型足球场中,1.2米高的加速进化T1先转动头部,勘察了四周情况,接着略微弯曲双膝,启动了运球动作。尽管移动速度不快,但机器人行进频率很高,双足交替摆动,很快就把球带到了球门附近,随后精确选定方向进行了射门。

我们的机器人出厂前已配备关键基础性能,涵盖卓越操控能力和感知运算方法,能够完成行走、奔跑、摔倒后自行恢复等移动任务,以及图像辨识、场地定位等感知作业,其机械构造和部件搭配也已校准妥当。赵维晨说明,该设备需能分辨足球、球门、界线、同伙与对手所在方位,依据场上态势执行对应的策略选择,例如奔向皮球、送出传球或实施突破。

运用人工智能进行自主判断,结合视觉感应装置和复合型运算方法,这种足球机器人无需借助远程操控或预先设定的动作模式,它是最适合推广至日常生活环境的比赛类型,让机器人获得了视觉功能。

在竞争激烈的团体竞赛中,机械臂必须拥有精密的即时信息获取、自主判断、精密操控、群体智能协同作战技巧,以及灵便机敏、坚固耐用的机械臂构造,这属于实体智能范畴。在人工智能足球联赛里,各参赛组员依托于快速升级的T1机械臂和公开的足球系统,进行决策程序的创新设计与新动作技能的强化训练,呈现了多样的阵法与踢球技艺。

球场上训练的能力未来能用到家庭场景中

赛场观察发现,机器人时常会撞击边界或未能准确射向球门。赵维晨说明,这类足球比赛完全依靠人工智能,无需人工操控,之所以出现这些状况,是因为当前机器人对各类场地条件和周边环境的适应能力尚有不足,例如对光线强弱、色彩等变化的识别不够充分。随着机器人人工智能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图像识别技术以及定位引导系统将逐步进行优化更新。

机器人踢球和长跑、拳击差异很大,这项赛事完全由人工智能独立判断,不允许借助遥控装置,各参赛队伍必须自行设计大脑的判断逻辑,人工智能的比重很高,难度也很大。同时足球是多个智能体共同参与的竞技项目,比赛规则涵盖三人对抗,未来或许会出现五人对抗,机器人之间需要通过无线方式交换数据,即时进行判断,这能促使更多技术革新和算法改进。

更关键的是,踢球时掌握的本领也能在日常生活和职业领域发挥作用。例如,机器人活动时的机能,判断球、队友、对手方位的辨识方法,确定方向和路线的技术,以及判断行动的思路等。赵维晨指出,未来家庭中的机器人会主动接近并配合,提供情感支持,担当互动的导师。在工业环境中,机器人将具备精准的手部动作控制能力,这些技术都能派上用场。可以设想,足球训练赋予双腿的精准操控能力,若能转化至人手程序之中,工业机械便能执行更为精密的任务。

他说明,机器人肢体完好之后,能够先执行一些基础任务,例如在办公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在家庭环境中陪伴长者进行交流,辅导青少年学习英语。当机器人拥有较为完善的感知能力,并且配备了功能成熟的灵巧手臂,它便可以在生产加工、商品流通、家庭服务、饮食行业等方面承担更多职责。

小型机器人意味着使用安全且适合家庭环境,然而,它们的应用整合能力需要达到极高水准,我们将不断改进硬件设施和运算方法,力求迅速降低费用,促使智能体环境逐步完善,最终能够普及到每个家庭,赵维晨这样表示。

将为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提供近百台机器人

即将到来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足球项目将启用加速进化T1机器人,目前相关筹备工作进展怎样?

全球十几个国家的参赛队伍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中参赛,我们提供了近百台机器人,占据了超过95%的份额,赵维晨对此进行了说明。各个队伍在运用T1的过程中,必须自主设计决策程序,这类似于创建一个应用。为了帮助队伍实现快速进步,我们也将3v3模式的大脑决策方案进行了公开,以供大家借鉴。

许多队伍首次涉足机器人足球赛事,其中不乏高中生与大学生同台较量,借助我们提供的开放软件平台,以及相关的竞赛辅导内容,还有整合式的开发资源,参赛者能在短短两周至三周内迅速构建足球智能体并投入实战,赵维晨对此表示。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实用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