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后闯入中国足球国际级裁判阵容,意味着什么?

日期: 2025-10-29 13:05:14|浏览: 4|编号: 16611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来源于网络网友,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客服。

85 后闯入中国足球国际级裁判阵容,意味着什么?

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得到消息,与2021年度相比较,中国足协推荐的2022年度本协会在册国际级裁判员及国际级助理裁判员人选有了一定幅度的变动。其中,现年33岁、注册于成都足协的唐顺齐,若没有意外情况,将首次进入7人的中国足协在册国际级裁判员阵容,取代他的是来自广东地区的李海新。

据知晓,唐顺齐主要是靠着年龄方面的优势获取中国足协的推荐的,亚足联有规定,初次申报国际级裁判员的候选人,其年龄不能够超过35岁,中国足协近些年来把推荐国际级裁判员的目标对准像金京元、唐顺齐这样的“85后”年轻裁判员,实际上是严格依照亚足联有关国际级裁判员的选用机制做的,也就是说,唯有符合年龄条件的裁判员才有机会进入到亚足联精英裁判阵营,进而得到在各项大赛中执法的机遇 。

中国足协连续6年调整

国际级裁判员推荐人选

按照国际足联所提要求,各会员协会需在每年9月至10月,向FIFA呈上关于下一年度国际级裁判员,含国际级助理裁判员的人选推荐名单,之后在新年年初公布最终人选。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今年10月,中国足协递交了2022年度本协会推荐的国际级裁判员名单。相较于2021年度推荐名单,新名单有变化。具体而言,国际足联依旧依“7(裁判员)+9(助理裁判员)”这个标准,来确定2022年度中国足协在册国际级裁判员的配额。傅明、张雷、沈寅豪、王迪、金京元。2019、2020年度国际级裁判员李海新却是被唐顺齐给替掉了。 ,

中国足协推荐了2022年度国际级助理裁判员名单,此名单中发生两人选调整,资深国际级助理裁判员宋祥云,因年满45岁被中国足协申请撤销国际级资格,相对年轻的杨洋,因本赛季没有中超执法经历被中国足协申请撤销国际级资格,新近推荐的两人,分别是现年32岁的罗政以及35岁的汤朝。

算上此次推荐,中国足协调整国际级裁判员,含国际级助理裁判员的推荐人选,已连续6年。在此过程中,这个核要素影响推荐结果,是“亚足联精英裁判”概念。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足球与国际足坛接轨更密切,一批批年轻有潜质的裁判员在各级国内职业联赛、杯赛中相继涌现,中国足协有关裁判员的遴选与指派工作更趋“国际潮流”。很显然,中国足协格外注重完善裁判工作,为中国足球争取更多利益。

中国足协在册

国际级裁判员趋年轻化

伴随着本土有更多年轻裁判受到重用,中国足协在册国际级裁判员年龄结构有了变化,国际一级裁判员整体渐趋年轻化 ,如同金京元在今年年初晋升为国际级裁判员时年龄才31岁,今年下半年受推荐的唐顺齐与两位国际级助理裁判员候选罗政、汤朝都是“85后”,这样在客观上符合了亚足联关于“初次申报国际级裁判员者年龄不能超过35岁”刚性要求 。

实际上,于2021年度,在中国足协登记在册的7名国际级裁判员当中,除去李海新以外,其余的6个人,都曾在不一样的时段,进入到亚足联精英裁判或者候选精英裁判的阵营里。依照惯例,唯有进入精英阵营的国际级裁判员,才会有机会得到亚足联派遣,去参与像世预赛亚洲区40强赛以及12强赛、亚洲杯、亚青赛、亚少赛、亚冠联赛这类重大国际赛事的执法工作。若未能进入那个阵营,就算被有关系的会员协会推荐成为国际级裁判员,想要得到执法国际比赛的机会也十分困难,就连获得执法国际热身赛的机会同样很难。

以王竞、李海新为例,他们于2019年同时晋升为国际级裁判员,在前,两人虽在国内执法过部分国际邀请赛,可至今都没能获得赴境外执法重大国际比赛的机会,因王竞、李海新首次晋升为国际级裁判员时都已满38岁,所以不可能具备跻身亚足联精英裁判阵营的资格,于是中国足协分别推荐金京元、唐顺齐,这与前两者的执法表现或者能力没有关系,更多是以年龄因素后两者为取舍依据。

不得不客观地讲,李海新于过去两年期间,在国内赛场之上的执法表现,是极为出色的。一直到中超联赛第19轮开始进行比赛的时候,李海新身为主要裁判,已经累计执法了本赛季中超比赛达13场之多,这一数量比国际级裁判员张雷在本季主哨的中超场次还要多出2场,他是截至目前为止,全季执法中超场次最多的裁判员。然而鉴于本土裁判员面临着“国际竞争”这种状况,中国足协又不得不忍痛放弃。

当然,唐顺齐是上赛季中超执法舞台的“新人”,在过去两个赛季各类国内职业序列赛事的执法里,他表现不俗,截至目前,他已累计执法11场本赛季中超比赛,由此不难看出,职业联赛裁判管理部门对他的能力以及执法表现比较认可。

年轻裁判“异军突起”

与足坛特殊环境有关

以唐顺齐、汤朝为代表的年轻裁判,其“异军突起”,实际关乎最近两个赛季间中国职业足坛的特别环境,因疫情影响,中国足协自上赛季起大幅调低外籍裁判员的聘用力度,到本赛季,“洋哨”已完全于国内职业赛场中不见踪影,另外,受疫情及国家队备战并参与世预赛影响,中超等赛事的赛程极其紧凑,给本土裁判员提出了更严苛的执法要求。众多广大本土裁判员,在承受压力之际,经历了严峻考验,这对广大年轻本土裁判员的迅速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今年,中国足协在册国际级裁判员中,马宁、傅明、沈寅豪、曹奕、施翔(后两者为国际级助理裁判员)分别获亚足联指派,参与亚冠联赛,卡塔尔世预赛40强赛与12强赛部分重大比赛执法工作,傅明还参与东京奥运会足球赛执法工作,其表现获各方好评,马宁、傅明等人有望跻身卡塔尔世界杯决赛阶段执法阵营,这一结果对本土年轻裁判员构成鞭策。连年,中国足协对国际级裁判员推荐人选作出调整,部分层面是为使本土裁判员之间的内部竞争得以盘活,进而将本土裁判员执法水平予以进一步优化。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实用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