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一日凌晨,欧洲国家联赛决赛进行,法国队以两球胜过西班牙队,比赛行至第八十分钟,姆巴佩为法国队射入关键进球。然而,这个进球是否构成越位,引发了广泛讨论。虽然以往已有类似判例,但如此重大的决赛中出现,依然促使人们再次思考规则的应用。
姆巴佩争议球瞬间静态图
众多媒体、球迷乃至球员都指出,姆巴佩在传球时疑似越位,但讨论的核心是西班牙后卫埃里克·加西亚是否对特奥·埃尔南德斯的传球进行了干扰,至于该干扰是否为主动行为,目前尚不明确。
比赛结束后,西班牙的主教练恩里克提及了那个进球,他称越位的情况极为清晰,但本人对讨论此类话题没有意愿。与此同时,法国的主教练德尚则说道,那是一个有效的进球,至于越位判定,他本人也不清楚相关标准。
布斯克茨赛后透露,球队将后卫位置前提,姆巴佩被判越位犯规。不过裁判解释说,埃里克-加西亚确实想要干扰皮球,但加西亚只是像其他中卫那样,努力拦截对方的传球路线。
加西亚回应称确实碰到了球,不过裁判指出那样做是不对的,这项规定让球员们感到十分吃力。他在飞机场被媒体提问,又提到了这个进球的情况,他感觉是越位,当时正想拦截球,裁判便说那样做让攻势变成了新的开始。他问裁判是否明白这些关于越位的新规则,裁判回答现在不适合讨论这个话题。
从2014年开始,国际足球理事会连续三次在其年度会议上,针对《足球竞赛规则》实施了结构性改动和内容修正,并逐步批准了各项修订决议。在2016年3月的国际足球理事会年会上,正式批准了最新修订的《足球竞赛规则》,也就是16/17版本的《足球竞赛规则》,该版本是历史上改动幅度最大的一套规则。
“故意碰触球”“进行扑救”原本是16/17规则新加入的内容,但这两项行为都存在一个基本条件,通俗来讲就是处于越位位置的球员不能影响比赛进程,并非所有“故意碰触球”的情况都能免除越位判罚,必须先确认越位球员未干扰比赛,然后再判断是否属于“故意碰触球”或“进行扑救”。
在足球比赛规则中明确说明,对于“故意接触球”的情况,若处于越位位置的球员在对方队员非刻意回防的情况下接球,则不构成得分优势。
法方媒体RMC表示,依照规定似乎能够解释此次判罚,即当球员处于越位姿态时,若接到了对手有意识触碰的球,不论是用手还是手臂,都不算从他的位置上获取了任何好处。除非对手是在进行扑救,而扑救包含用身体任何部位(不包括手和手臂)阻挡或试图阻挡朝向球门的球,当然守门员在本方禁区内不受此限制。
西班牙《马卡报》的裁判评论员阿方索·佩雷兹指出,姆巴佩对那场比赛造成了影响,即便加西亚触碰了皮球,姆巴佩依然处在越位状态。法国队的越位情况非常清楚,但视频助理裁判没能准确判定越位界限。
处于越位状态的球员,若其存在返回越位位置的行为,并且该球员的存在妨碍了对手控球或拼抢,或者阻挡了对手的移动路径,那么他必须受到判罚,阿方索·佩雷兹指出,姆巴佩不会对加西亚造成阻碍,他能够顺利地处理皮球,或者执行其他战术动作。
那位已经结束执裁生涯的意大利籍法官皮耶里也持相同看法:似乎所有人都认定这记球是姆巴佩越位了,然而在他接触皮球那一刻,埃里克·加西亚采取了滑铲动作并碰到了球,这一行为让姆巴佩不再处于越位状态,他拿到球之后也成功射入了进球。他断言加西亚的触碰属于故意行为,因此姆巴佩并不构成越位。
16/17规则实施以来就引发了很多讨论,特别是对于“故意碰到球”和“扑救动作”的界限问题。2020年9月14日,中超联赛第一阶段第11轮,河南建业与深圳佳兆业比赛进行到第10分钟,马里向前推进接到队友送出的球后,毫不费力地用脚射门得分,但这个进球却引起了广泛的质疑。
根据画面静止的画面显示,深圳佳兆业在传球的那一刹那,马里球员的位置存在越位的问题,不过由于河南建业的韩轩在解围时触碰到了足球,裁判认定这是“故意干扰”,所以这个进球最终没有被认定越位犯规。
今年一月六日英格兰联赛杯半决赛,热刺在主场以二比零击败布伦特福德,得以晋级决赛,当时他们已经以一比零领先,但随后布伦特福德队攻入一球,裁判判定进球无效,原因是守门员洛里触球属于正常救球,并非故意犯规,而进球球员当时身处越位状态。
然而,即便姆巴佩未构成越位,新规引发的混乱和争议,依然让足球界感到忧虑,英格兰传奇莱因克尔就指出,需要更合理的越位条款,来替代现行的越位新规,因为规则制定者近些年把事情变得过于繁琐,无论是越位认定还是手球处理都是如此,裁判员应当只负责应用既定条款,而非当场裁定规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