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消息来源在此
九十年代后诞生的年轻人,他们一生中特别喜爱冷饮的这段时光,正好处在中国冷饮的迅猛发展期。他们曾经拿着两分钱一支的糖水冰棍到处闲逛,后来在小学阶段,用小布丁作为筹码进行吹牛和打赌,再后来为了讨女孩子欢心,咬着牙请她吃三十元一个球状的意式冰淇淋,价格在不断上涨,冷饮的种类也变得五花八门。
便利店的冰柜上至今还张贴着光明奶砖的图片,可是在整个城市里,四处搜寻都未能找到一块光明奶砖。那些既陌生又遥远的夏天,究竟真实存在过吗?追跑嬉戏的庭院,刺眼的太阳光,没完没了的知了声,这些情景都曾经发生过吗?
要是没有那些雪糕,这一切都不算数。
雪糕的“中古时代”
童年初次享用的那种冰棍,形态细长笔直,味道纯粹是甜的,可惜如今连一张照片都找不到了。经常有女士把装满食物的保温盒系在自行车后架,停稳后她会揭开蒙在容器上的厚实棉毯,在树荫里吆喝叫卖,很快就能招来一帮小家伙,他们正流着鼻涕,脸上满是渴望的神情。
我虽尚在幼儿园就读,只要同窗好友吴大毛来接我,母亲就会应允我独自步行去学校。我们各出分文,向售卖冷饮的俊美妇人购置一支雪糕,你一口我一口地边行边享,毫不顾忌地吞咽彼此的唾液。
接着,出现了更干净的冰棒分享方式,便是那七个小矮人造型。剥去轻薄的塑料外袋,七支色彩缤纷的小冰棍紧密排列,倘若同坐的伙伴数量并非正好七个,那么如何分配冰棒就始终是个可能影响交情的难题。
孩子们通常不会等到冰棍完全融化才去品尝,尽管我每次都先礼让,内心却渴望再添一个。经济宽裕之后,我最热衷的事情,便是独自购置一整包,藏匿在家中,偷偷将所有小兵全部据为己有。
造雪糕的厂家或许明白那种单身的落寞,因此发明了双头的冰淇淋。这种乳脂风味的共有,通常出现在关系更紧密的人群里,比如母亲教训完我,买一支双头的分给我一半。又比如我训斥过吴大毛,买一支双头的分给他一半。
那时还有另一种冰淇淋深受大家喜爱,可以分成几块来吃,就是天冰大果,它的外层是一圈味道浓郁的冰条,内部留有空间盛放乳白色雪糕,因为这个家伙个头很大,我们管它叫“胖墩”。不少人不顾牙齿会冻伤的风险,整支地咬着吃,但我会用小铲子把里面的雪糕挖出来,然后把外面橘子风味的硬壳送给了吴大毛。
另有一个高个儿称作大号烛火,顶部是形似火把的奶油层覆着巧克力酥壳,底部为蛋卷筒,因其头部极为庞大,在进食时常常容易脱落。
同期上海城市里,光明牌盐水棒冰十分流行,这种又甜又咸的风味应该非常提神,但我从未尝试过,据说这种冰棍早在五十年代,光明还是“益民食品厂”时就已经很受欢迎了。
我品尝过光明三色杯,其中白色是香草口感的,粉色是草莓口感的,棕色是巧克力口感的。面对不知该从哪种颜色开始品尝的纠结心理,最终,我把三种颜色混在一起吃掉了。
光明牌奶砖的奶香十分突出,质地非常平滑。有些人把它切成小块直接食用,有些人则放进碗中等待它融化成圆形再享用,还有些人喜欢搭配雪碧或可乐来吃,这种吃法堪称引领潮流的自制麦乐酷。
八十年代,单块115克的奶块只需一元钱,等我幼时,价格已攀升至两块五,如今不知何处还能寻觅到。
雪糕的“大航海时代”
我们过去最钟爱的那种带帽子雪糕,那个帽子其实应当称作意大利帽,因为它是通过从意大利引入的几条生产线生产出来的,在市面上零售时售价为一角钱一个。每次撕开它的包装,我都会犹豫是先吃帽子部分还是雪糕主体。这种雪糕就像一个天然的表情符号,在打开之前完全无法预知里面藏着怎样令人惊喜的模样。
它的面部特征在中国广为效仿,精通这种精巧手艺的伊利随后也推出了自家的玩偶,名为小雪生,至今仍可购得,价格大约在三元。
再往后,临近小学毕业那阵子,有个叫绿舌头的玩意儿在各地火得不行,特别适合恶作剧。绿舌头是和路雪出的新品,把果冻跟雪糕的优点合在了一起。这种雪糕卖一块五,刚拿出来时是固态的,放嘴里待会儿就化开了。
对于智力与体力均发育成熟的初中阶段野生猴子而言,这算是绝佳的恶作剧工具。
这时,旺旺碎碎冰在大小商店的冷柜中大量上架,带动了直筒冰棍的再度流行。
外国资本纷纷进入国内雪糕市场之际,广东本土品牌五羊牌也展现出强劲竞争力。该品牌早在六十年代便涉足冷饮行业。五羊牌雪糕问世后迅速成为华南地区备受青睐的夏日解暑佳品。其甜筒最初售价为三四分钱,童年时期卖到一块五,如今价格已增至三元。
五羊甜筒的口感极富变化,此外还有红绿灯、飞鱼脆皮、红豆批、绿豆批,以及一种如今已不再供应的蛋奶批。蛋奶批的滋味,甚至超过了我们童年时期在防疫站服用的那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
据了解,许多广东人童年时都习惯食用家庭装五羊雪糕搭配白粥。部分北方学子对于这种颇具地域色彩的成长饮食方案充满好奇,渴望尝试。经过观察,这些从小这样长大的孩子,在拨打电话订购外卖和处理家庭内部纷争方面的能力显得尤为出色。
我立刻非常服气地跑到小卖部买了五根五羊雪糕填补智商。
众多海外品牌不断涌入,与此同时,各式各样的老冰棍纷纷现身,它们借助复古的包装,掀起了一场雪糕领域的革新运动。
雪糕的“帝国时代”
外来奶油制品的竞争下,传统糖水冰棍已经不见了踪影,国内不少雪糕企业正全力仿制过去的经典款式,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乳制品行业巨头伊利与蒙牛积极投入奶油口味雪糕的研发,例如推出伊利牧场小布丁和蒙牛布丁雪糕等新品种。
小布丁是个难以捉摸的个体,我最初提到连续吃五个就是小布丁。那时还没有人用“吸”这个词形容食物,然而当时我瘫在床上对小布丁的渴望,确实非常接近那个状态。
但小布丁和布丁雪糕之争还不算那个阶段的真正开始。
当伊利推出冰工厂,蒙牛就推出冰+。
当蒙牛推出绿色心情,伊利就推出伊利心情。
伊利与蒙牛在同类产品命名上已经无计可施,分别为香雪儿杯和香雪杯,我们方知这两个同处一城的冰淇淋巨头间的竞争已经白热化到何种程度。
雪糕界的各位知名品牌,东方的有阳光牌,西方有天冰牌,南方的有五羊牌,它们都是各自区域的市场领导者。然而,北方的丐牌却并非伊利或蒙牛的产品。毕竟,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尝过小布丁和绿色心情这两款雪糕。
对于这个情况,我能够表达的就是,带有山楂风味的冰品确实非常美味,它使我可以在炎热的夏季品尝到糖葫芦。
吃完冰棍,这种东西能给人带来的心灵愉悦,一点儿也不比,甚至比冰棍给口舌带来的满足感要强。
对于当年的我而言,雪糕棍可以组合出无限的可能。
三根小棍,一个晾衣夹就等于一架飞机。
积攒足够多之后,能够制作成飞盘,或者做成斗笠,戴在头顶四处游逛,这样在同伴当中必定会非常引人注目。
哪怕仅有单个冰棍,也能尽情嬉戏。譬如,借助铅笔刀将其雕琢成利刃,便可沉浸于侠客幻境之中,乐此不疲。
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昔日雪糕带给我们的极致愉悦已经不复存在。然而,我仍然想对那些雪糕表达感激,感谢它们,让我曾经握有过开启炎炎夏日乐园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