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接球技术训练方法,你知道几种?
接球又叫做“停球”,是指运动人员利用身体合适的部位(不包括手和手臂)将正在运动的球接住,并且稳定控制,以便迅速进行下一个动作。有些球员在接到球时,姿势不标准,因而无法留意四周环境,难以迅速转向面对来球方向,错失了传球的好时机;他们要么把球停得太死,要么停得过于远离身体,结果影响了后续的传球、运球和射门动作的连贯性;当防守球员逼近时,他们接球显得很紧张,导致接球方式不恰当,进而造成失球;面对身体对抗时,他们常常感到害怕,特别是对方在前场紧逼时,失误增多,使己方陷入不利局面;在比赛里,他们不懂得根据场上形势变化调整接球方法,无法将球稳稳地停到最佳位置,或者没能及时摆脱防守者。笔者通过多年实践,运用5种接球练习方法,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一、接球转身练习
练习目标:让队员学会接球转身,提高身体的灵敏性。
训练方式:于一个十米乘以十米的区域里,五名参与者背对场地排列在四个标记物后方,有一个标记物处有两名参与者,训练从有两名参与者的标记物处启动,参与者逆时针方向传递球,接球的参与者用脚弓部位接球后转身,朝向接球的同伴,接着传球,传球结束后跟随球移动到稍远的位置并排在参与者的后面,循环反复进行练习(图1)。
注:虚线代表跑动路线,实线代表传球路线
图1
接球队员需斜身站立,以右脚去迎球并向右转体;球员不能静止不动等待来球,必须边移动边完成接球动作。
调整训练强度时,可以依据参与者的能力,增减人员或球的数量,比如额外加入一到两位队员,或者增加一个球,并且同步开展训练;参与者还能用脚背部位进行接球后转身的活动;在完成逆时针方向的动作之后,再尝试顺时针方向(以左脚为起点),这样可以让左右脚都得到充分的锻炼。
二、提高接球能力练习
练习目标:提高队员对球的力量及方向的把控能力。
训练安排:于一个十五米乘以十米的区域里,七到十名选手在以黄色指示牌划定的两米乘以两米的方形区域两侧面对面站立,蓝色队伍的先头选手将地面滚动球传向方形地带,与此同时,红色队伍的先头选手向方形地带奔袭去接球,在方形地带内用脚背内侧朝向左侧踢停球,接着运球至蓝色队伍的末尾位置,在此期间,红色队伍的第二个选手开始传球,蓝色队伍的先头选手跑到方形地带内用脚背内侧朝向左侧踢停球,然后运球到达红色队伍的末尾位置,如此循环练习(图2)。
注:虚线代表跑动路线,实线代表传球路线,
波浪线代表运球路线图2
队员行进需保持规律性,停球时置于体侧前方位置;接球力度应适中,目的是为了便于后续持续控球。
训练变换:也可以运用脚背进行训练,让参与者能用两只脚的不同部位来停球。
三、防守下的接球练习
练习目标:提高队员面对有防守者时,沉着镇定接球的能力。
分组安排:十二到十六名选手分成四个小组,标记为A、B、C、D,每个小组的首位选手分别位于五米乘五米的方形区域的四个顶点位置,A组的首位选手将球递给B组的首位选手,并移动到B组的队尾,与此同时D组的首位选手向B组的首位选手移动进行紧逼,之后前往B组的队尾,B组的首位选手在受到紧逼的状态下,向左侧控球并摆脱,接着把球传给C组的首位选手并前往C组的队尾,同时A组的首位选手向C组的首位选手移动进行紧逼,然后前往C组的队尾以此类推,依次进行练习。
注:虚线代表跑动路线,实线代表传球路线
图3
注意把握来球力度和飞行轨迹;防守紧逼下,接球者需保持镇定,确保自身安全,避免发生身体接触。
提升球技后,接应者能运用脚边技巧进行训练;将团队间距压缩到三米,促使成员在遭遇紧逼时,能精准拿球,同时维持镇定。
四、4v4+2 自由人接球练习
训练目的在于增强队员在对手密集防守时,准确接收并掌握球权的技巧。
训练安排:于一个十五米乘以二十米的区域里,开展四人对抗加两人流动的传球与抢断活动。红队掌握球权期间,两名流动选手归红队效力,形成六人对抗四人的攻防局面;蓝队控球时,流动选手则加入蓝队阵营。每当红队实现连续十次成功传接,便可获得一分,同时蓝队队员需执行三次俯卧撑惩罚,之后双方交换球权,计分规则保持不变(见图四)。
图4
控球团队中,每个成员与球接触的次数限定为三次,以地面滚动球为主要传递方式,尽量减少空中球的传递。
场地范围压缩成十五米乘十五米,自由球员数量减少为一个;调整触碰球体的规则,个人最多接触球体两次,以此帮助队员精准地接住球,同时锻炼他们的观察力。
五、6v6+2 助攻者练习
训练目的在于增强选手们面对实际竞赛状况时,能够迅速调整、灵活运用各种接球技巧的水平。
训练方式如下:于一个25米长35米宽的区域里,红蓝两支队伍各出六名球员进行对抗,每队底线设置一名门将,负责把守三个球门,两侧边线各有一名身穿黄色背心的人员担任辅助角色,这些辅助人员只能在边线附近活动,比赛启动后,持球方可以与辅助人员配合,但必须让所有辅助人员都接触球体一次,之后才能选择攻击对方任意一个球门,守门员则需全力拦截,防止对方成功破门,具体情况参见图5。
注:虚线代表跑动路线,实线代表传球路线
图5
控球一方每个人最多只能碰球两次,也就是停一下再传出去,要借助人数多的优势,迅速地来回传球,接球时需要灵活地转动身体或者改变方向,以便找到传球的最佳路线和射门的角度;以传地面滚动球为主,尽量少传空中球。
当竞赛顺利开展时,要缩小场地为25米乘以30米;倘若竞赛期间错误频繁发生,可以调整队员触碰球体的次数为三次,促使队员在竞赛中灵活运用控球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