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足球风起云涌,青训之路正扬帆起航
9月22日清晨,喀什市第八小学的伊尔凡·麦麦提艾力,在家长的陪同下,从离家14公里的地方,抵达了深喀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这个基地也称作足球基地。每个周末的竞赛日,都是他一周中最盼望的时刻。在草地上,他能够和全市22所具有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背景的同学们,一同组队进行对抗,以此评估一周以来的训练成效。
每周一到周五,深喀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的资深指导会进入学校,以团队活动方式带领众多像伊尔凡那样痴迷足球的少年进行锻炼;每个周末及假日,伊尔凡都在足球基地进行集中训练和竞技,以此提升攻防技巧与战术素养。目前已有将近一千名来自喀什市各中小学校的足球好手,全部加入了这种足球培养机制。这是一次全新的探索,为全疆足球青训和体教结合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新疆足协副主席吐拉洪·阿不都热合曼这样表示。
深喀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的资深指导团队进入喀什市十五所教育机构,支持学校足球活动的进步。郭兴文供图。
近些年,新疆地区不断有足球好手崭露头角,无论是在国家代表队还是地方俱乐部都是如此。目前,参与全国各类职业赛事的新疆籍球员总数达到三百五十名左右,其中大部分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喀什地区培养出来的。随着新疆向外界输出越来越多的足球人才,当地青少年足球的发展也日益受到外界瞩目。
高质量场地补短板
伊尔凡经常光顾那个足球场设施齐全的地方,主要因为那里有数量多且质量高的场地。“学校的场地只有一片,而那个基地里,有各种尺寸的七片场地,甚至还有我从未见过的沙地足球场。”他谈道。
新疆足球场地面积偏小,每万人仅0.35块,全国范围内排名靠后,尤其缺乏连片分布的场地,以及能够满足千人以上食宿需求的专业设施。深喀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的落成,对于缓解新疆优质足球场地短缺状况有一定作用。
2022年9月启动施工的足球设施,获得深圳援助新疆资金一亿元支持,整体建造面积达到一万四千三百平方米,占地面积为一百三十五亩,包括五人制足球场地两个,八人制足球场地两个,十一人制足球场地三个,室内五人制足球场地一个,沙滩足球场地一个,以及篮球场地两个,排球场两个。基地里的足球场地是南疆地区第一个获得国际足联认证的双人造草皮足球场,这种高品质的草皮不仅确保了孩子们在踢球时拥有更佳的保护,还能满足国际足联顶级赛事的要求。
7月10日,深喀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首期夏令营的学员们,开始集结,为即将开始的集中训练做准备了,相关照片被收录下来。
那个夏天,伊尔凡在足球营进行了十天的集中训练,四百名小选手们一起生活,白天进行训练,傍晚则和同龄人进行比赛,有足球相伴的假期让他难以忘怀。那里不仅有运动场,还配备了学生宿舍和多功能楼,在假期集训和周末训练时,基地还会免费提供饮食和住宿,这让许多喜欢足球的孩子们有机会接受更加专业和系统的足球指导。”深喀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总教练侯立春说。
学校借助社团组织来宣传足球活动,足球基地负责发掘有足球才能和潜力的选手。连接学校与足球基地,推动了学校体育教学与专业足球训练的融合,同时化解了以往青少年球员在成长中遇到的发展难题。吐拉洪这样表示。
着眼未来提高球商
场地是根基,专业的指导者对于体育与教育结合推动青少年足球进步至关重要。
为提升教学水准,足球基地聘请了三十余名职业足球指导,他们皆持有D级或更高等级的指导资格证,至少参与过高校足球赛事,拥有丰富的实战能力。此外,除了常规任教的指导,基地还特别邀请了三位外籍指导,以分享国际前沿的训练技巧与战术理念。侯立春这样表示。
7月29日,粤喀“石榴籽杯”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于喀什地区疏附县启动,王涛供图。
当今的家长们对孩子的学业表现日益重视,而文化知识的学习,对于培养运动员的球技素养、增强他们洞察球赛的水平,具有显著的价值,吐拉洪表示。今年八月,喀什第六中学公布了二零二四学年秋季初中一年级足球专项生考核结果与入学安排,使得越来越多的少年能够借助足球特长升入高中就读。喀什市相关机构筛选了十五所院校,为小球员们安排了小学、中学、高中逐级升学的通道。最期望的是,某个队伍能从小学阶段持续训练到高中毕业,长达十年的稳定合作,会让团队协作更加默契,战术执行更加精准。
优秀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离不开高水平足球比赛的培养。欧洲青训体系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不断进行的层级式青少年赛事。“足球基地已经启动了邀请与接待赛事,未来,在本地赛事持续开展的基础上,要更多地引入外地的青训强队,到新疆进行高水平的比赛。”足球基地负责人陈剑飞表示。
青训迎来发展新机遇
去年12月,国家层面核准七个省级行政区的八个市地级单位率先启动“西部区域体育教育与足球青少年训练系统构建的试点项目”,其中新疆的喀什与伊犁两地被纳入首批名单,彰显了中央对新疆足球事业发展的深切关注和强力扶持。紧接着,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同伊犁、喀什两座城市及自治区体育主管部门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为每个试点区域划拨了专项财政补助。今年,伊犁州和喀什地区,打算借助当地的体育学校,建立体教结合的足球青少年培养中心,那里会拥有更多设施齐全的球场,也会建成更适应少年足球成长的训练场所。
九月份的十一日,二零二四年英吉沙县“石榴籽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举行了启动仪式。照片由英吉沙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今年六月,国家体育总局于伊宁市举行了新疆体教融合足球青训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强调足球需融入地方经济与社会进步的整体规划,并在宏观角度进行体系化部署与促进。九月份,自治区公布了一份文件,名为《新疆关于加快推动青少年足球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简称为《方案》。该文件设定了几个发展目标,包括到2030年,全疆参与足球运动的青少年数量显著增长,青少年足球训练质量全面提高,足球比赛体系更加完备,足球比赛成绩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并在全国青少年足球赛事中赢得佳绩。
新疆足球人才培养的核心,《计划》明确指出,截止2025年,区域内的所有学校,必须配备或确保共享至少一个足球运动场地。此外,对于青少年训练的优先事项,制定了详尽规范,主张“立足根本、规划未来”,强调青少年运动员基本技能的稳固培养和整体能力的全面进步。十二岁以下主要发展个人爱好,掌握基本本领,增强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技巧;十三至十五岁着重提升技术战术的认知与实践水平,同时进行适度体能锻炼,防止训练过量;十六岁起着重培养顶尖竞技水平、战术执行能力,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全面实施综合体能训练及定制化技术战术训练。另外,要支持建立西部地区的青少年足球品牌活动,同时要认真举办自治区的“石榴籽杯”青少年足球比赛。
新疆青少年足球承载着殷切期望,目前正处在众多目光聚焦之中,面临崭新的进步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