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皇帝痴迷足球,竟把它列入朝廷礼仪之中?
这篇文章选自郑州晚报2014年8月27日出版的那一期,作者是黄亚明,文章最初的名字叫做《北宋足球帝》。
《水浒传》有个高俅,是北宋末年足球侠。
高俅尚未发达时,在东京城内厮混,与一帮富家子弟厮混,玩斗鸡赛马,违规行驶,充当媒人,经营些风流韵事。后来触犯律法,遭受二十鞭脊背之刑,被赶出京城。几年后,宋哲宗施行大赦,时局一片祥和。小高重返东京,四处攀附权贵,却如同皮球般,被人传来送去。好在某天,小王督太尉派他去给端王赵佶呈递篦子刀。赵佶这位爱好文艺的端王,当时正兴致勃勃地踢球,一脚把球踢到了高俅身旁。高俅那厮,一时性起,忘了叩头之礼,立刻开始踢弄球,那球仿佛胶着在他脚上、身上,粘得很牢。赵佶见此,十分欢喜,觉得他是知己,立刻派人传达感谢小王督太尉,你的篦子刀,我老赵连同刀和人一并接受。
过段时间,赵佶荣登帝位,即位后赐座,顺便搀扶了高俅数次,小高因此获得超常晋升,担任了大宋三军统帅。从此君臣关系密切,共同上演了一场足坛的精彩对决。
赵佶皇帝的兴趣十分多样且不凡。身为中央书画院院长,他的瘦金体书法堪称顶尖,工笔水墨作品华丽壮观。担任国家诗词协会会长期间,他的诗词风格与意境几乎能和南唐君主李煜相提并论,堪称并驾齐驱。作为美女集邮册的收藏者和计划生育的破坏者,他一生中诞下了38个儿子、34个女儿(依据《开封府状》)。对于骑马、射箭以及奇花异石的鉴赏,他也达到了接近专业的水准。他担任国家足协主席兼球迷协会会长职务,率先垂范,勤勉尽责,在绿茵场上奋力拼搏,并且动用职权明确要求:凡是朝廷举办重大庆典活动,都须安排足球竞技表演;当饮酒进行到第六轮时,参赛的球员必须登场亮相(依据《东京梦华录》记载)。
赵佶的家族传承中蕴含着对足球的热爱。他的先辈和后代,比如赵匡胤、赵光义,都是足球的热衷者。据《宋史》记载,太平兴国五年三月,赵光义一时兴起,召集了一群亲王、宰相、淮海国王以及近臣,在庄肃的大明殿进行了一场足球交流比赛。而隆兴四年九月,孝宗赵昚则坐在选德殿,兴致很高地观看了一场足球邀请赛。《武林旧事》记述,宋理宗赵昀生日那天,全国上下大肆庆祝,举办了一场蹴鞠庆寿活动,参赛选手多达二十四名,其中有陆宝等顶级高手。
这清楚地表明,宋代对于足球的喜爱十分高涨,气氛十分活跃,充满正能量,只要精通踢球的本领,有机会为皇室效力,就能彻底扭转人生的际遇,迅速提升社会地位,实现财富自由。
众多投身足坛的经营者中,不乏像赵佶那样既有艺术修养又财力雄厚,且充满浪漫情调的爱好者,这对于中国足球迈向亚洲乃至全球具有关键意义。因此郑重提议足协相关部门,将赵佶先生的肖像悬挂于办公场所,每日瞻仰,以缅怀这位推动我国足球事业发展的先驱者与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