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小将究竟怎样影响了世界足坛?

日期: 2025-09-09 04:02:48|浏览: 52|编号: 16022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来源于网络网友,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客服。

足球小将究竟怎样影响了世界足坛?

足球,是朋友啊!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已经拉开帷幕,不管你算不算得上是足球迷,这项被称作“男性的情怀”的体育运动,极有可能在接下来一个月里,变成我们日常交流中的核心话题。趁着这股足球热潮,一部动漫作品近来也时常出现在ACG同好的讨论中,这部作品就是《足球小将》。

01

1981年,《足球小将》(日语原名:キャプテン翼,英语名: )在《JUMP》杂志上启动连载,这部作品也是21岁漫画家高桥阳一的初次亮相之作。

后来很多人把《足球小将》和《灌篮高手》《棒球英豪》看作日本运动漫画的顶尖之作,不过高桥阳一在画这部作品时,其实对足球一窍不通,甚至可以说是足球方面的门外汉。他之所以会构思一部以足球为主题的运动漫画,完全是因为他先前创作的拳击和棒球漫画反响平平,漫画编辑认为将其他不太热门的运动项目作为故事核心,更有可能在杂志上获得连载机会。

这确实容易理解,因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的日本社会里,深受大众欢迎的体育项目并非足球,而是许多中国人不太熟悉的棒球,以及形形色色的武术技艺。

日本崇尚武力,尤其重视以忍耐、恒心、拼搏为要义的“武士道”精神。这种精神深刻地作用于日本的社会文化,也对体育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比如棒球于1872年正式引入日本。当时日本学生之所以会普遍研习这项源自美国的运动,首先在于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人将其当作追赶西方文明的一种途径。其次在于棒球规则能充分体现日本“集体协作”“刻苦钻研”“等级分明”的社会特质,有助于延续武士道精神。日本人对棒球的痴迷程度,远超其他源自西方的运动——日本棒球队被称作“日本武士队”,而日本棒球界声名显赫的铃木一郎,在球迷眼中被誉为“武士”,是“武士精神”与“棒球精神”完美结合的典型代表。

再比如包括空手道、柔道、剑道、拳击等“格斗技”。纵观其演进历程,这些“搏击术”无疑都是日本“武士道”理念的彰显,而日本民众在竞赛形式、竞赛认知上的持续审视与革新,更使得这些源自传统的“搏击术”契合了当代体育的进步规律,促成了各种具备专业水准、职业特征的搏击比赛,日本也因此与美利坚合众国、俄罗斯联邦、巴西联邦共同位列全球四大搏击翘楚。

因此,诸如棒球与格斗术之类的运动,在日本社会广受欢迎,自然而然地构成了日本漫画家们倾心描绘的主要题材,许多精彩作品也接连呈现在日本漫画迷的视野之中。从1966年起,梶原一骑创作、川崎伸绘画的棒球漫画《巨人之星》问世,随后在1968年,高森朝雄执笔、千叶彻弥绘图,拳击漫画《明日之丈》面世,接着到了1986年,浦泽直树构思的柔道漫画《!》发行,到了2002年,松江名俊设计的空手道漫画《史上最强弟子兼一》推出,日本漫画家们持续不断地以这些广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为背景进行创作。

日本社会对足球运动的关注程度,远不及棒球和“格斗技”,这两项运动与“武士道”精神的契合度更高,因此足球长期以来并非主流体育项目。即便在当代,日本职业足球选手的经济回报,也明显逊色于棒球选手。二零一六年间,日本职业足球联赛中,年收入突破一千万的选手仅五名,而日本棒球联盟则拥有五十位,许多有潜力的年轻人更倾向于将棒球作为首选运动。

因此,高桥阳一当初选择足球作为创作《足球小将》的主题,实际上更倾向于针对特定读者群体进行内容设计。然而完全未曾预料到的是,这次看似偶然的创作方向,最终却演变成为日本体育题材动漫中的代表作。

02

怎样让自己的动漫作品更具魅力,这确实是所有动漫制作者都会深入探讨的议题,高桥阳一也不例外。

很多人对“必杀技”这个词并不陌生,这个术语也常被称作“得意技”“杀手锏”或“奥义”。它指的是某个角色特别精通且极具威力的动作或技巧。在日本,“必杀技”一词多少带有“武士道”文化的色彩,常在各类体育赛事中见到,特别是在搏斗类比赛中频繁出现。随着ACG文化日益广泛传播,它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各类动画及电子娱乐产品中。

回想《足球小将》,这部动漫作品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每位选手都掌握着独特的绝技。这些招式,恐怕就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

例如大空翼,他最拿手的绝招是“弧线踢”,这种踢法会让球先冲向高空,随后又沿着非常奇特的轨迹飞向球门,其运作方式与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飘球”颇为相似。

比如岬太郎的代表性绝招“三秒射击”,这个动作是从角球地带以几乎零度弧线直接攻门的炫技式踢法,在真实赛场上仅有皮耶罗等极少数选手能够做到这种惊世骇俗的表演。

日向小次郎的“猛虎式射门”非常精彩,葵新伍的“直角假身”十分巧妙,火野龙马的“龙卷风射球”极具观赏性,肖俊光的“反动蹴速迅炮”同样令人印象深刻,这些依靠呐喊并伴有炫酷视觉效果的“杀手锏”,几乎都深深烙印在中国众多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里。

在体育题材的动漫作品中运用“必杀技”这一概念,并非《足球小将》首次提出。先前提及的棒球题材漫画《巨人之星》,其中就描绘过“呼喊招式名称后发动攻击”的场面;以石之森章太郎原作漫画为基础改编的《排球女将》(燃えろアタック),该作品于1979年在日本朝日电视台首播,又在1983年引进中国,同样包含了“高抛发球”“晴空霹雳”等众多“杀手锏”式技能。

尽管目前很难找到最早把“必杀技”融入体育类动漫的作品,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必杀技”元素的加入,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观赏性,还能极大地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尤其对青少年来说,这种充满夸张色彩的故事情节,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大量年轻观众在观赏了《足球小将》《网球王子》《黑子篮球》等多项动画作品之后,便开始尝试模仿里面的高招,这充分说明情况。

03

很多人认为,《足球小将》的问世最终促进了日本足球的进步,这种看法其实并不恰当。动漫本质上属于文化传播工具,最多只能作为目标群体,特别是青少年认识某种文化现象的途径。因此,与其说《足球小将》推动了日本足球,不如说是日本足球成就了这部作品。

1873年,有位英国海军军官名叫道格拉斯,他首次把现代足球介绍到了日本。到了1888年,也就是15年后,日本本土首次举行了足球比赛,对阵的两支队伍是神户俱乐部和横滨俱乐部。又过了几年,在1921年,日本建立了全国性的足球管理机构,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项运动。

值得留意的是,日本足球在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期间,确实取得过第三名的佳绩,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日本足球基本上是业余队伍主导的领域,所有顶级联赛的队伍都由古河电工、三菱重工、日产汽车、读卖新闻等大型企业集团负责运营并冠名,参赛选手们大多从事半日工作,半日训练,这种半工半农的状态,使得整体竞技水平长期未能获得显著提升。

日本足球的显著进步始于九十年代中期。1992年,横山兼三执掌的日本国奥队未能成功晋级奥运会,促使日本足球着手变革。此前,球员职业化已实施将近十年,但教练员培养工作才刚开始。1993年,历经五年筹备的J联赛正式启动,首批十支职业球队参加了首个赛季的角逐。从那个时段起,日本足球开始加速进步,特别是以年轻选手组成的国奥队,屡创佳绩,成为日本足球发展道路上的骨干力量。

这一批伴随日本足球崛起而成长起来的年轻球员,他们的成长历程中,《足球小将》这部动漫作品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一直陪伴着他们度过了童年时光。毕竟,《足球小将》的漫画自1981年问世以来,内容不断更新换代,大空翼的故事情节也从最初的小学阶段,逐步延伸至世青赛、奥运会等多个重大赛事,至今仍在持续连载中。《足球小将》自三十多年前问世以来,陆续制作了四部电视动画片、一部原创动画录像带以及五部剧场版电影,最新一部于2018年4月推出的动画《队长小翼》,又将大空翼的情节搬回了小学阶段。

因此,在2002年日韩世界杯期间,日本队的22名成员里,有16位表示自己最初接触足球是因为《足球小将》这部作品,这种现象并不令人感到意外。《足球小将》通过动画媒介,向那些尚处于懵懂状态的小学孩子们介绍了足球这项运动,而这些孩子们在多年以后,随着日本足球水平的快速提升,最终成长为职业选手。

这充分说明,《足球小将》在日本足球界产生如此深远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源于特定时期的机遇。如果这部作品提前几年问世,或者延后几年才面世,最终的结果或许截然不同。

04

全球经济逐步回暖之后,日本国内在上世纪70年代便孕育出规模可观且体系完善的动漫产业,主要以电视动画为载体向海外传播,这种做法渐渐演变成一种惯例。在追求以较低成本拓展更广阔销售市场的商业策略影响下,日本动漫最初销往香港、中国台湾及东南亚等地,后来逐步扩展至欧洲与美洲国家的大范围引进。

那个时期,日本动漫之所以能够在国际上广受欢迎,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动画能够满足世界各地因电视频道增多而产生的巨大节目需求,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日本动漫作品在内容特色上,基本上都能轻易被海外市场所认同。从这两方面考虑,《足球小将》在国外的传播就具备显著的有利条件——足球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几乎无人不对其抱有兴趣。

为了让海外众多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更容易理解这部作品,无论是动画形式还是漫画版本,创作者都对其内容进行了许多适应性的调整。除了制作了多种语言的配音版本,最为突出的就是各个版本对角色名称的翻译工作。

例如在香港版本的《足球小将》中,大空翼被称作“戴志伟”,日向小次郎被称为“小志强”,岬太郎则改名为“麦泰来”。到了辽艺版本,这三位角色又有了新的译名,分别是“小翼”“松仁”“大朗”,这些译名非常贴近生活。这部《足球小将》能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众多爱好者,内容方面的本土化改编显然起到了重要作用。

网友整理的《足球小将》人物名字翻译表

正是这种针对海外市场的本土化策略,《足球小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最终吸引了许多“球星爱好者”。

例如意大利足球队员皮耶罗谈到自己非常欣赏岬太郎,他反复操练过对方的短传技巧,次数达到好几百回:

西班牙裔的足球选手伊涅斯塔,是《足球小将》的忠实读者,他正式加入日本神户胜利船队之后,还收到了高桥阳一为他绘制的肖像画,

而那位在神户胜利船足球俱乐部效力的德国籍球员波多尔斯基,同样拥有一双《足球小将》特别定制的球鞋

另外,诸如齐达内、梅西、桑切斯、阿奎罗这些声名显赫的足球选手,在多个场合都曾明确表示过对《足球小将》的欣赏。

2016年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中的“东京八分钟”播放了《足球小将》,这展现了日本在动漫及文化领域的强大影响力,借助其作品曾经的广泛传播,成功勾起了全球众多足球爱好者对少年时代的怀念。

《足球小将》在日本国内的成功,源于其内容品质和足球运动发展的时代契机,因而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这一点毋庸置疑;而在全球足坛文化领域的地位确立,则主要得益于日本动漫产业的成熟与优势,这是作品能够风靡全球的关键所在。

05

一部动漫作品的问世年代,是其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绝不能被轻易忽略。

可能因为情感因素加持,《足球小将》对于许多70、80、9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无疑占据着重要位置,不过市场状况总是在不断演变,就算这部足球主题的动漫在2018年4月推出了新版本,我们也不能确定它能否持续受到关注。

年轻观众群体或许更愿意欣赏《闪电十一人》这类蕴含现代文化元素的作品。

那个独特的时期,使得《足球小将》成为了许多人的“入门足球教材”,这也决定了,这部动画作品的辉煌难以被模仿。然而,足球这项运动所包含的深厚文化力量,依然持续不断地借助众多动画作品,激发了无数在运动场上奔跑,并且毫无保留地释放青春激情的足球青年。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实用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