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足球电影《越位》。
伊朗球员奋力抵抗了整整半场,但最终仍只能眼睁睁看着西班牙队赢得三分。
然而伊朗队的坚韧赢得了众多球迷的青睐,他们赛场之外的作为也促使许多人对伊朗足球抱有好奇,
为什么伊朗球员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还能表现得如此顽强?
伊朗足球的发展历程十分复杂,难以简单概括,不过伊朗民众倾向于借助电影来展现足球的魅力。这些伊朗本土的足球影片,真实反映了该国足球的演变过程。
虔诚的伊朗球迷。
《伊朗式足球》:
唯有足球能让那个年代狂欢
2001年,伊朗的编剧巴哈里创作了一部纪录片,名为《伊朗式足球》;这部作品展现了足球给这个国家带来的狂热景象。
1997年11月29日那天,德黑兰的每家每户都走出人影,不分男女老少,纷纷涌上街头,场面十分壮观,人们一边游行一边抗议,放声高喊,挥舞着旗帜,放声歌唱,完全不顾自己说出口的每句话和唱出的每首歌。
这场集会是为了反对当年的官方禁令而举办的,不过促使这次示威活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一场足球比赛——伊朗国家足球队在墨尔本击败了澳大利亚队,从而让伊朗获得了参加1998年法国世界杯决赛圈的资格。
伊朗再度达成这般成就,并且这是他们二十年间首次实现重大进展,因此伊朗民众欣喜若狂地举行庆祝活动。
电影《越位》海报。
那个名为《伊朗式足球》的影片,通过影像展现了运动如何影响伊朗社会。片中一位伊朗媒体工作者曾表示,他首次听到了伊朗年轻一代的呼喊。这发生在过去二十年间。
《经济学人》杂志在追述那段狂热景象时亦提及,于伊朗而言,诸多事务皆易演变为政治议题,足球亦不例外。
那个时期,足球糅合了诸多政治因素,并且寄托了球迷的真挚情感。
1998年世界杯期间,伊朗以二比一战胜了美国队,这一结果令该国球迷欣喜若狂,一位来自英国《卫报》的记者在德黑兰目击了这一盛况,他写道,当时现场的呐喊声震耳欲聋,以至于他几乎以为自己身处他乡。
《越位》海报。
《越位》:
球场上,人人平等
2006年开春之际,世界杯在德国拉开帷幕之前,伊朗有一部以足球为题材的影片《越位》在柏林电影节放映,该影片赢得了当年电影节的最高荣誉金熊奖,同时还获得了评审团颁发的银熊奖。
然而,在伊朗国内,这部电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列为“禁片”。
缘由十分清晰,这部影片描绘了若干位青春女性球迷,她们渴望能进入德黑兰体育场馆,目睹2005年世界杯预选赛伊朗队与巴林队之间的对决。
《越位》剧照。
电影开篇,那位搭乘长途巴士赶往运动场的女主人公,体内暗藏数枚微型爆竹,意欲在伊朗队获胜之际,伺机燃放以示欢庆。可就在她伪装成观众试图混入赛场时,竟被岗哨当场识破。
到了那个作为临时收容所的地方,女主角才察觉,五名女性球迷早已被关押在此。
这其实是伊朗足球的一个实际状况。当地女性球迷不允许和男性球迷一起进入体育场,所以那个在波斯语里代表“自由”的阿扎迪体育场,长期以来都看不到女性观众的踪迹。
《越位》剧照。
那个关于女性权利的电影《越位》本质上是一部搞笑作品,情节之中遍布欢乐元素,被守卫的女观众们反而得到悉心照料。直到最终护送她们前往相关机构学习期间,士兵们还特意调整设备,确保她们能够知晓赛事的最终结局。
不过,这同样是一部沉重的电影,因为它暗藏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影片里的女性角色暗藏七枚焰火,她这样做是为了追忆一年前伊朗同日本对抗时,那七位伊朗少年不幸离世的事迹。
女主角在影片里手持焰火为成功干杯,影片中同时播放了《Ey Iran》的乐曲。传闻,那七位少年遭遇意外之际,他们正齐声哼唱此曲……
几年之后,在西班牙和伊朗的赛事里,伊朗方面已经准许女性进入阿扎迪球场观看现场直播的球赛了。
《天线》剧照。
《天线》:
伊朗足球,感谢你们的爱
伊朗的球员们踏上俄罗斯这片土地的旅程,充满了无数的艰辛和不易,这些磨难与委屈,恐怕是无人能够说得明白。
缺乏官方的装备支持,资金方面存在短缺,选择购买促销的器材,自己动手制作球衣,就连预先安排的热身活动也取消了
伊朗为何能兼具幸运与坚韧,或许最该致谢的是支持者。
一部叫做《天线》的微电影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部微型影片时长大约不到十分钟,是导演阿里·德尔卡为了庆祝伊朗成功晋级俄罗斯世界杯而构思制作的。他将影片制作了四个不同版本发布在某个平台上,然而时至今日,所有版本的总播放次数依然停留在两百五十次以下。
影片情节十分直接,一位居于乡野的老母,一心想让孩子观赏伊朗参与世界杯预选赛的情形,她反复调整接收装置,屡次尝试均告无效,最终决定乘坐远途交通工具前往都市,将天线修复,并且购置了伊朗足球队员画像,随后返抵家中,终于使儿子得以观看赛事。
母亲为瘫痪的儿子带来了球员海报。
电影的对白并不多,大部分是老母亲身边的人在说话:
长途车的驾驶员一直调整着广播,期待能收听到赛事的现场报道,刚下课的学生们兴奋地讨论着这场对决的种种可能性,小卖部的掌柜在盘点账目,却忍不住瞟向了赛事的新闻画面。
足球,几乎成了伊朗人生活中的日常。
在老母亲谈到的几句简短话语中,当商店老板询问她为何不选择购买年轻球员的海报时,她解释道,自己的儿子特别喜欢那些年长的球员,因为这些球员见证了伊朗足球的腾飞。
故事完结之际,那位母亲三十好几的儿子才登场,他横卧在场地中央,杵在那里没动静。说起来,他原本是个足球迷,痴迷这项运动,可一场意外让他彻底瘫痪,困在屋里,再也摸不到足球,远离了绿茵场。
影片结尾处,他凝视着母亲揭开的宣传画,同时目睹了赛事的现场直播,眼眶随即湿润了,泪珠滑落下来。
有时候,足球的崛起,就是这么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