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营绿城青训:究竟向日本足球学到了些什么?

日期: 2025-09-09 21:02:51|浏览: 44|编号: 16030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来源于网络网友,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客服。

探营绿城青训:究竟向日本足球学到了些什么?

新华社杭州2月5日电 探营绿城青训:向日本足球学到了什么?

新华社记者吴帅帅、魏董华、宋立峰

浙江省在国内足球领域曾被看作是足球运动较为滞后的地区,其足球发展程度与经济繁荣状况形成鲜明对比。如果只以获得的奖杯数量作为评判标准,那么浙江省内一家拥有二十多年历史的知名足球队,浙江能源绿城,并没有取得特别突出的成就,甚至在近些年已经无缘国内最高级别的联赛。然而,这支球队一直采用结合中国与日本青少年训练体系的培养方式,并且这种做法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最近,记者前往绿城青训营,试图揭开绿城青训成功的秘诀,并且希望借此探明中国足球的前景。

冬日阳光照耀下,记者开车行驶将近一个小时,抵达浙江能源绿城足球俱乐部训练场地。部分梯队正前往云南昆明进行训练,足校也处在学期末考核阶段,抵达场地时,仅有两支低年龄段队伍在进行小组技战术练习,偶尔还能看到个别小队员独自加练,这个拥有十多片训练场地的专业足球训练场所显得有些清静。

2004年,杭州城西的绿城中泰基地正式启用。该基地的设施条件与相关配套在当时国内堪称顶尖。十余年时光流转,原先宽敞的空地如今变得局促,当初宏伟的运动员宿舍楼和办公楼也呈现出几分岁月的痕迹。

不过得益于富有远见的青年球员培养计划,如今绿城已经构筑了完整的十级队伍体系,其自主培养的球员储备展现了前景和可能性。

自1998年组建队伍以来,绿城的竞技状态时好时坏。最初在甲B联赛参赛,后来曾升入中超;遭遇过降级,又通过补位方式留在顶级赛事,甚至一度作为“亚冠新军”参加该项赛事;在“金元足球”的冲击下艰难维持,到2016年时跌落至中甲……尽管战绩波动不定,绿城对青少年培养的重视程度却始终如一,从未间断。

俱乐部青训主管许德明在建队时起就担任教练职务。从2000年起开展青少年培养,初期以派遣球员出国学习为主。后来因为和日本知名足球教练冈田武史的团队进行深度合作,绿城转而采用强调传球和地面配合的日本式训练方法。

二零一一年,冈田武史出任绿城一线队主帅,俱乐部逐步明确了自身的人才培养路径。其核心是构建一套连贯的执教框架,具体而言就是从优秀运动员的培养角度出发,明确各个年龄层需要掌握的足球思想、学识和技能等要素。绿城U十五队的主教练土桥功对此解释道。

记者在赛场边观察了绿城U16梯队的训练活动,小队员们正在开展半场攻防练习。他们两人一组进行小范围的传球和跑动,脚下动作灵活,传球恰当,中方指导在一旁持续提醒传球次数、精准度以及场地空间的运用情况。

日本足球不仅要求比赛时队员之间密切协作,而且训练时也特别留意非比赛环节的细节。土桥功曾为J2联赛的甲府风林队踢球,现在在绿城队担任青训教练,已经工作了8年。他的足球见解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日本足球的指导思想。

他提到,足球这项活动关键在于选手在场地上依据即时情形,进行决断、拿捏,并随后付诸实践。这与日常情形雷同,譬如审视衣物是否该收纳整齐。我们期望选手在年纪尚轻时就能塑造良好习性,培育出的选手不仅球技精湛,在社会上也能赢得众人敬重。

在训练场地附近,记者确实察觉到一些相关迹象:行进途中,年轻队员们会客气地向人问好;训练活动开始前,指导员会先让队员们整理好各自用品,将场地上杂物清理干净

我们无法确保每一位离开绿城的球员都具备出色的竞技能力,不过至少在为人处世层面,这些球员的声誉普遍还算良好。这是许德明所表达的看法。

绿城足球的“93一代”曾是外界关注焦点,如今涌现出不少中超联赛新秀,俱乐部青训体系成果显著。谢鹏飞、赵宇豪、邹德海等球员脱颖而出,张玉宁、高华泽、严鼎皓等新苗也逐渐成熟,部分选手已在各队担任要职,部分选手则初显实力。

怀着本真的情感,踏遍漫长的征途。绿城基地一线队训练场的看台两侧,悬挂着两行略显褪色的文字,并配搭两张宣传影像,一张是青训队伍小将们的风采,另一张则是绿城成功升入超级联赛后队员们欢庆的景象。

这表明了从培养新人到逐步实现目标的路径。然而,实现这一过程必须循序渐进,因此我真正看重的或许并非短暂的胜负和即时表现,土桥功这样认为。

关于男子国家队的战绩,以及小球员们的水平,我们的期待是否过于心切?采访者提出疑问。

这个问题让土桥功一时语塞,他思索片刻,转而提及冈田武史曾说过的话,日本队在世界杯上表现优异时,有记者询问冈田教练成功的秘诀,冈田坦言,这支“队伍”是所有热爱足球的人共同奋斗建成的,而他或许只是碰巧完成了收尾的工作。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实用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