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足球民谚:生子当如小姚夏,嫁人要嫁魏大侠?

日期: 2025-09-12 19:06:19|浏览: 46|编号: 160646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来源于网络网友,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客服。

四川足球民谚:生子当如小姚夏,嫁人要嫁魏大侠?

蜀南在线7月28日报道:国内足球领域中,四川省并不处于核心地带。不过于中国职业足球发展历程上,四川省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那里曾拥有甲A阶段最热烈的球迷氛围,也培养出马明宇、魏群、姚夏等众多国家队成员。那只是一段短暂的辉煌,随着全兴的离去,四川足球的激情锐减,虽然实德掌控的大河和冠城尝试延续球队,但最终还是走向解散结局,如今四川足球已经变得相当冷清。

四川足球的发展历史较为漫长,不过其根基并不算特别扎实,马明宇、魏群那批球员的意外成功,背后也存在多重隐情。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各省的体育事业重心都聚焦在全省运动会,由于条件有限,西南地区不少省份直接取消了足球运动,云南和贵州的足球人才因此大量汇聚到四川。在这种形势下,四川足球经历了一段发展的小高峰,职业联赛开始后,全兴队更是成为了行业的标杆。1995年,四川的球迷们甘愿彻夜排队,目的是为了弄到一张川全兴的主场比赛门票。

然而2001年岁末,全兴宣告离场,此番举动于彼时实属费解,毕竟,十强赛被视为中国足球的顶点。如今回望,那不过是短暂绚烂的表面风光罢了。由于假赛泛滥、赌球持续掏空联赛,中国足球实际上已濒临绝境。

实德集团入主使得这支球队得以继续存在,但四川足球的颓势已无法挽回。此外,四川球迷对外来的实德抱有抵触情绪。这种情况让实德方面感到困惑,他们觉得如果自己没有介入,四川队恐怕早已解散。实际上,人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四川本地的企业为何对足球缺乏兴趣?

有些疑问,需要等待许多岁月才能获得明确回应。四川足球遭遇全兴离场、冠城解散后,首要后果便是本地民众对足球的参与度大幅降低,青少年足球培养体系也受到显著冲击。马明宇于2002年创办足球学校时,无需费力便可吸引两三百名学员报名,而近些年,每年招收的学员数量仅剩十几个左右。当地一位媒体人士指出,家长逐渐丧失了积极性,同时青少年球员的前景也面临严峻挑战,因为没有高水平的联赛队伍可供选择。

榜样的作用非常巨大。甲A最兴旺的时期,有一句口号在四川广为流传:生儿子要像小姚夏,找丈夫得选魏大侠。这体现了球迷对运动员的崇拜,对于年轻人来说,运动员更是他们努力追求的目标。汪嵩、谭望嵩、刘宇等人就是看着马明宇、魏群踢球长大的,甲A刚起步时,全兴队最火的时候,他们才十岁左右。此后四川地区,基本再未涌现出具有全国性知名度的足球队员。

(完)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实用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