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敬宗痴迷足球常组织深夜球赛,最终竟因惹恼球员被杀?

日期: 2025-09-16 19:02:54|浏览: 39|编号: 16112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来源于网络网友,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客服。

唐敬宗痴迷足球常组织深夜球赛,最终竟因惹恼球员被杀?

实际上,足球与中国的历史联系非常密切,这种运动最初出现在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在那些日子里,我国本土球员在赛场上表现活跃、技艺精湛,而梅西、C罗等国际球星的前辈们,还不知道足球究竟是圆形还是方形。

汉武帝

看球踢球还评球

秦朝吞并六地后,球类游戏(蹴鞠)一度销声匿迹。西汉政权建立后,此类活动再度活跃起来,这主要是因为上层社会的积极扶持。而促使这项活动快速进步的关键人物,正是汉王朝奠基者刘邦的父亲——刘太公。

汉高祖登基之后,将父亲刘太公从乡间接到长安的未央宫安顿下来。然而刘太公对于这种无所事事的居所感到不适应,因此心情一直很压抑。他从小在市井中长大,平时喜欢看斗鸡,也很享受踢踢蹴鞠的乐趣。接着,刘邦颁布了一道命令,在长安城东百里的地方,按照原先沛县丰邑的样子,建立了一座新城镇,将原来丰邑的百姓全都搬到了新城镇,刘太公和刘温也搬去那里定居,从此以后,老太公又开始享受“斗鸡、蹴鞠”带来的乐趣。

中国足球界,古代亦不乏地位显赫的爱好者。汉武帝便是其中翘楚。史书记载,这位帝王常在宫廷内举办以斗鸡、踢球为核心的娱乐活动。为博君王欢心,宠臣董贤特意蓄养了一批技艺精湛的球手。这些人在家中悉心训练,确保每次都能呈现精彩表现。汉武帝欣赏精彩场面时,若感觉脚心发痒,也会亲自参与踢球。他不仅自己参与踢球和观看比赛,还热衷于对比赛进行点评。当时有人创作了《蹴鞠二十五篇》这本书,以迎合皇帝的兴趣,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体育专业著作,也是全球首部足球专业书籍。这本书后来还被用作军事训练的参考教材。汉武帝的大将霍去病率军远征边塞,即便在粮食短缺的情况下,仍坚持在部队中组织踢球活动。

唐敬宗

踢球正职皇帝是副业

唐代官宦世家大多精于球戏,许多人把踢球当作业余消遣。这种球戏因此成为上流社会的竞技,往往与挥霍无度相伴相生。唐中宗的岳婿杨慎交、武延秀,自家建造专属球场。为使骏马驰骋时不扬起尘土,整座一千步长的球场都用油泥铺就。唐代宗年间,剑南节度使郭英家中的养女伎经常骑驴参与打球活动,驴子身上的鞍具和装饰,以及参与者的衣着,都要耗费数万钱币。这种情况,正像俗话所说,豪门举办一场球赛,相当于贫民几年的生活开销。

唐代帝王热衷蹴鞠活动,史籍有载,唐太宗、唐玄宗都是这项运动的行家,这得益于当时文化体育事业的鼎盛发展。众多参与蹴鞠的帝王中,唐敬宗李湛最为耀眼,堪称翘楚。

唐敬宗对蹴鞠的迷恋远胜于他的两位前辈,他将踢球视为自己专职的事业,把治理国家当作兼职来处理。唐敬宗参与蹴鞠并非消遣,他以专业运动员的准则约束自身,时常因踢球而缺席朝会,终日沉迷于运动场上的奔波,或与宦官同乐,或独自练习。

唐敬宗执政能力欠佳,但作为足球运动员却非常出色。他天生具备球技,属于技术流选手,在赛场上经常头脚并用,表现十分强悍。他登基为帝后,看到中和殿比自己的东宫开阔许多,踢球的热情愈发高涨,常常将朝政抛在脑后,一心扑在宽阔的殿内草地上练习踢球。白天练习不尽兴时,晚上就继续玩,常常点灯到深夜。

宝历二年即公元八二六年六月,唐敬宗敕令皇宫内三大殿堂同步举办一场规模宏大的竞技活动,参与者既有进行蹴鞠比赛的,也有从事角抵比试的,其中最为引人入胜的是由教坊与内园人员分头进行的驴球竞技。作为赛事的主要支持者,唐敬宗立于宫阙楼顶,神情激动地观看着整个场面。比赛持续进行中,精彩场面不断涌现,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失望的状况。这个队员身体虚弱,被对方击中了头部,胳膊也断了,或者两个骑驴的击球队员,因为无法稳住坐骑,导致两匹驴子相撞,队员摔下驴子,被驴子踩踏而受伤。

唐敬宗李湛性情反复无常,以他人受伤为乐,是个凶狠的君主。他时常让打球供奉们深夜比试球技,导致时常出现“头破臂折”的惨状。他对此视若无睹,反而以此为乐,残忍的统治最终引发了打球供奉们的反抗。宝历二年那一年,十二月里,唐敬宗李湛在城外射猎,天黑才回到宫中,半夜时分,一时兴起,把负责打球娱乐的侍从从睡梦中叫醒,让他们陪自己玩耍取乐。那时马匹已经疲惫不堪,人们毫无防备,又逢深夜,更加容易出事。然而唐敬宗李湛一意坚持己见,根本不听劝阻,为了纵容自己凶狠的性情,非要让人和马都受损伤不可。实在无法忍受之际,有人便以球祭拜苏佐明、王嘉宪、石从宽、阎惟直他们,最终将那个狂热的看客给杀害了

宋徽宗

把足球奉为“国粹”

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运动员,北宋时期的王安石极有可能是主要人选之一。王安石之所以能在运动场上声名鹊起,这得益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当时的统治者是宋徽宗赵佶,人们普遍认知宋徽宗是艺术大师,却鲜有人知他也是一位狂热的体育爱好者。

宋徽宗在位时,这位热衷艺术的帝王将蹴鞠视作代表性文化。众多官员和民众,除了谋生之外,最热衷的休闲方式便是参与或观赏这项运动,即便是深居简出的女性,也常将踢球列为最受欢迎的消遣项目之一。

宋徽宗致力于健全足球领域及足球活动,为此制定相关法规。依据法规,朝廷举行重大庆典或宴饮时,必须安排足球表演。宴会进行到第六轮酒饮毕,足球表演者需登台展示踢球技艺。当时全国上下对足球极度热衷,高俅自然将其视为个人发展的关键。掌握蹴鞠技术,便可进入皇家服务。足球使高俅的人生获得关键性发展机遇。有人委派高俅去端王府呈递篦子刀,恰逢赵佶在庭院里踢球,高俅便在一旁观看,脸上流露出不屑的神情。或许是赵佶察觉到高俅的神态,便询问道:“你也会踢球?”高俅年轻气盛,当即应承下来。于是两人开始对踢,高俅拿出浑身解数,把球踢得如同鳔胶般粘在脚下,尤其是那招绝技“鸳鸯拐”,正中赵佶的下怀。宋徽宗非常高兴,立刻派遣使者转告王晋卿,感谢他赠予的篦刀,并且连同使者一并接纳了。

宋朝以来,足球活动逐渐偏向消遣性质。踢球不再是为了锻炼身体,而是变成了风月场所中女性取悦客人的方式。踢球这项活动的社交范围也显著缩小,它不再是节日庆典的一部分,也不是宴席上的常规项目,反而被视为一种放纵的行为。《明史》中有载,元朝末期,掌握三吴兵权、独立称王的吴王张士诚之弟张士信,每逢领兵出征,从不过问军务,总是带着斗地主之类的游戏器具、踢毽子,身边围绕众多妇女,纵情享乐宴饮。这表明当时踢球这项活动已经和声色犬马等奢靡之风联系在了一起。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颁布诏令,对军人参与踢球行为作出严厉禁止。朱元璋的诏令虽然能够限制军人踢球,却无法扭转足球作为娱乐活动的本质属性。重庆晚报曾报道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实用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