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出版的《中国体育报》第二版头版刊发了报道《基层足球在全运会赛场上赢得四块金牌,“广东经验”展现出显著成果》。文中多次重点介绍了被称为“足球沃土”的湛江。
据了解,《中国体育报》成立于1958年,是专门报道体育新闻的全国性日报,其主管机构为国家体育总局。
2025年7月1日出版的《中国体育报》第二版头版刊发了报道《基层足球全运赛场摘得四金,“广东方案”见奇效》,文章开头提到:最近结束的十五运会群众足球五人制男子乙级决赛里,广东队以两球零比零击败四川队,成功赢得金牌。广东队在本届全运会群众足球项目上已经摘得四枚金牌,向全国证明了广东群众足球蓬勃发展的强大实力与深厚积淀。
值得注意是,这份报道里,被称为“足球之乡”的湛江反复出现,比如:广东省作为十五运会东道主之一,选派了十二支队伍参与十五运会群众组足球项目全部十二个小项的决赛竞争,这是广东足球在历史上第一次全部参与全运会群众组足球项目的比赛。十二支队伍代表广东参赛,人员构成多元,战斗力突出,包含广州、梅州、湛江等地的选手,既有大学师生,也有企业员工,更有职工和业余足球爱好者组成的团队,集中了广东民间足球的顶尖人才。这些队伍此次代表广东参加全运会,承载着荣誉和责任。
广东群众足球在继承传统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局面。二十余年间,省内广州、深圳、梅州、湛江、佛山、中山等城市,均涌现出种类丰富、持续举办的业余足球赛事活动。广州举办“市长杯”三人制足球赛,三水开展“西甲”足球活动,深圳组织“街超”足球联赛,深圳举行“南岭铁狼”杯足球比赛,顺德举办“周大福”杯足球赛,汕头进行“侨批杯”足球竞技,中山启动超级联赛,梅州和湛江推行“村超”足球赛事,这些比赛涵盖了十一人制、七人制、五人制、三人制等多种比赛形式,涉及地级市、区县、街道、村镇等多个层级,面向男女少年、青年、中年及老年群体,连接了职业运动员、专业队、学生及社会人士,呈现出一派丰富多彩的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