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木爷爷因榫卯足球火爆出圈,背后是对木工技艺的坚守

日期: 2025-09-18 22:03:31|浏览: 36|编号: 16137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来源于网络网友,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客服。

阿木爷爷因榫卯足球火爆出圈,背后是对木工技艺的坚守

记者 国晓宁 唐学钰

一根完整的木头,先后历经锯切、打磨、抛光等加工步骤,最终被雕琢成一件技艺精湛的足式艺术品。

构思榫卯式足球的念头,源于世界杯开赛前两个月,阿木爷爷的父亲经过反复尝试,最终成功打造出这款榫卯结构足球。12月5日,记者联系到聊城临清的王保成,他是阿木爷爷的儿子王德文的儿子。王保成向记者讲述了阿木爷爷制作榫卯足球的经过,这既是他广受欢迎后的又一次精彩亮相,也是向全球展示中国榫卯手艺的杰作。

一条鲁班凳制作视频

迅速爆红网络“出圈”

王保成记得父亲刚走红网络时,内心颇为激动和兴奋,2017年,他父亲阿木爷爷为了照看小孙子,带着母亲从聊城临清搬到广西梧州,专门从事网络短视频制作,王保成在网络中自创的“功食道”美食视频系列,正遭遇创意枯竭的问题,有可能会因此无法继续更新。王保成陷入困境之际,他注意到父亲精巧的木工活计或许别具一格,于是将父亲打造鲁班凳的流程用镜头记录,并放到公共空间供人观看,这段影像资料在某个国内知名平台上迅速扩散,收获了超过五百万个赞赏标记,吸引了两百万个观众参与互动,并引发了网民们广泛讨论。

无需借助钉子和胶水,仅凭榫卯结构就能制作出鲁班凳、木拱桥、会行走的猪猪侠等木艺作品,阿木爷爷的视频在国内受到网友高度关注,在国外视频平台上,“神工鬼斧”的单个视频观看次数就突破了千万大关,外国网友纷纷称奇,“这究竟是什么中国技艺?”甚至有外国网友猜测他是否暗中运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才得以创造出如此精妙的物件。

“现在,网站拥有143万名关注者,国内所有主要网络短视频平台的总关注人数约为400余万。”王保成表示。

提前两个月谋划

只为传承传统技艺

王保成谈到,中国木质古建筑多采用榫卯构造,这种做法是将竹子、木头、石头等原料加工成带有凹凸的形状,然后紧密地拼合在一起。构思并制作榫卯式足球是与江苏一位友人共同商议的,世界杯开赛前两月便着手筹备拍摄,实际制作阶段困难重重,边缘需靠榫卯固定,每片木板必须严丝合缝,尺寸既不能偏大也不能偏小,过大则安装不便,过小则易松脱,经友人父亲反复打磨使其圆润,多次试验,直至接缝严密,最终塑成完整球体。

制作这种足球,需要先加工12个五边形和20个六边形的木制部件,接着将它们组合起来,总共是32个部件,最后要确保它们拼接得非常紧密。

王保成谈到,要把这32个木质部件严密匹配地组合成一个圆形球体,难度相当大,特别是当两种形态各异的部件对接时,更是棘手。每个部件的规格、相对大小,都必须通过精确推算,才能确认能否组合。

这件榫卯工艺足球引起了众多网友的注意,大家关心的首先是这种传统手艺能否继续流传下去,毕竟岁月流逝,这门技术会不会逐渐被遗忘,其次人们也在探讨这种榫卯技术是否能在日常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王保成这样表示。

成立专业工作室

让技艺得到有效传承

我儿子现年五岁,一瞧见祖父所制的足球,立刻就想上前去踢,对于那种用榫卯工艺制成的足球,他感到十分新鲜有趣,如今众多网友经由视频见识了这款足球,其中部分人也有下单购买的打算,这是王保成所讲。

王保成谈到,他父亲阿木爷爷现已回到临清,开办了工作室,旨在更有效地延续榫卯工艺,确保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得以传承与守护,他制作视频也是为了让更多人认识榫卯工艺,使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借助视频扩大影响,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不少网民向我父亲询问过能否收徒的问题,因为我父亲现年六十五岁,年纪已高,当下没有收徒的意愿,倘若我能将榫卯手艺掌握牢固,将来或许会考虑收徒。

王保成还谈到,他的父亲始终认为自身只是个寻常农夫,仅仅继承了先辈传下来的木工活计,如今唯一的想法就是让这门手艺延续下去,对于慕名求学者从不拒绝,并且热切盼望能与众多木匠同行切磋技艺。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实用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