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面拉满!日韩官宣:日本主场连战巴阿,韩国对决巴西巴拉圭
再看着日韩球迷的狂喜,中国球迷的视野里只剩冷清,这种反差比败北更让人难受。
10月14日东京国立竞技场,日本与巴西的入场券在发售三小时后全部售完,黄牛将原本一万二千日元的票价哄抬至四万;10月10日首尔世界杯竞技场,韩国同巴西的四万张门票也迅速被抢购一空。
亚洲观众通过两场比赛,累计购买了价值超过1200万美元的门票,从而使南美足联的出场费用刚好收回了成本。
这不是简单的“约战”,是日韩足协用数据把南美豪门“请”来。
日本足协此次给出的单场费用高达200万美元,较2019年增加了三成,并且额外配备了五星级的住所和专用的飞机服务。
韩国直接处理了巴西在韩国的形象权,转手给了赞助商,以此换取训练基地无代价使用一个星期。
南美球队能在中国获得丰厚报酬,主办方却连预付款都筹措不到,转瞬间就被日本和韩国抢走了机会。
韩国除了踢巴西,还约了巴拉圭。
巴拉圭虽然在国际排名上滑落至第49位,但他们在美洲杯中与哥伦比亚战成了平局,其快速反击能力足以让韩国的后防线感到紧张不安。
日本手段更为严厉,十一月份还要安排与阿根廷的较量——梅西上次踏上日本土地是在二零一四年,此次麒麟杯赛事直接将阿根廷的参赛报酬提升至二百五十万美元,这一金额甚至超过了德国足协所提供的待遇。
日韩球迷的疯狂有底气。
日本赴欧代表团成员数逾七十,韩国孙兴慜、金玟哉、李刚仁三位球星转会费合计达一亿五千万欧元
南美队伍不畏惧失利,担忧的是亚洲对手会扰乱比赛步调,从而影响他们备战世界杯时的精神状态。
中国足球呢?
上次和巴西热身还是2012年,1-8输得连解说都沉默。
现在别说巴西,连越南都约不到。
足协并非财力不足,而是缺乏人愿意承办商业赛事——担心观众寥寥,更害怕球队失利引发网络热议。
日本和韩国通过友谊赛将年轻球员的培养成果转化为实际价值,而中国对于年轻球员的培训,目前还在思考“十二岁是否能够参与职业比赛”的问题。
日本联赛决赛观众达五万之众,韩国联赛直播观看人数超过百分之八,而我们U15的比赛就连家长都难以吸引。
差距不在一场球的输赢,在把足球当生意还是当面子。
日韩足协能够投入重金,源于他们清楚球迷愿意为“欣赏国际球星”而消费;中国球迷想要消费,却发觉购票渠道仅限于“国内赛事”和“内部训练”。
当东京和首尔的灯光亮起,中国球迷只能刷短视频看内马尔过人。
这种“看别人热闹”的无力感,比0-3更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