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杯:北方以北,龙江球迷都有哪些事儿?
东北网11月30日发布消息 记者许诺报道 曾经有1994年世界杯巴乔错失关键判罚后黯然神伤的画面,也有2002年国足成功晋级世界杯时大街上狂喜庆祝的场景,还有2006年世界杯齐达内被罚下后与冠军奖杯失之交臂的遗憾,这些瞬间让不同时期的球迷都能产生共鸣。今日,2022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第二轮赛事悉数落幕,在世界杯的宏大背景下,众多球迷不禁追忆起个人生命中难以忘怀的瞬间,对于黑龙江球迷而言,他们的思绪停留在2014年哈尔滨队成功升入中超的那一年,90分钟的比赛进程中,球迷们在主场全情投入地为球队加油助威,这群视足球为生命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人们,以足球为纽带相聚,在绿茵场上分享喜悦与激情,在“北方以北”的观赛区上演着温情与纷扰。
啊哈尔滨 啊哈尔滨 我们在北方更北的地方 我们是一帮原始的狂人 ole ole ole 啊黑龙江队 啊黑龙江队 奋勇前进毫不畏惧 我们在你身边为你呐喊……二零一三年十一月二日,哈尔滨毅腾实现了冲超目标,成为中超里位置最靠北的队伍,也是黑龙江足球史上首个征战中超的队伍。
家乡队伍成功晋级顶级联赛,哈尔滨籍的年轻人王勇特意前往球场观赛,初次观看便对这项运动产生了浓厚兴趣,进而为本土球队创作了应援歌曲《北方以北》这首歌表达了球队作为联赛新成员,联赛范围由此拓展,这对中国足球发展而言意义重大,同时也让哈尔滨市民倍感自豪。
“北方以北”代表一个地方,描述的是哈尔滨球迷的个性特征,歌词里“原始的狂魔”,是因为哈尔滨的足球氛围比较原始,把球迷称作“狂魔”,是形容球迷在观赛时非常激动,希望通过呼喊声给对手施加压力,也表现了球迷的立场。王勇表示,黑龙江省内足球爱好者众多,但缺乏能够承载他们热情的平台,龙江足球屡次陷入困境,无论曾经送走多少为球队效力的球员和教练,又迎来多少新面孔,总有一些球迷始终不离不弃,即便他们年岁已高,他们也总是满怀激情,身体力行地支持龙江足球,不断为其加油。
哈尔滨的球迷们制作了亚洲规模最大的球迷巨型tifo标志,这张照片是受访者提供的。
哈尔滨足球职业化已有二十六载,先后诞生过五家职业足球队,自1996年哈尔滨兰格队组建以来,历经哈尔滨国力足球队时期,直至2005年哈尔滨毅腾队出现,队伍存续时间最长的不过两年,最短的仅参与过一场比赛,使得哈尔滨足球一度沦为全国足球发展滞后的地区。2013年毅腾成功晋级中超联赛,球迷们的多年热情猛烈爆发,他们视该队为家人般悉心照料,珍视球队为城市带来的荣誉。
哈尔滨射门球迷团体,是当地规模最广的球迷组织,今年正值该团体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日。团体主管杨潇本人是忠实的足球爱好者,多年来,他始终和众多球迷伙伴们一起,共同培育并形成了具有黑龙江地方特色的球迷习俗与深厚积淀。特别是在2014年,当毅腾队成功晋级中超联赛时,由此引发的黑龙江球迷热潮迅速传遍全国。
我们制作了众多统一风格的宣传语,规划了体育场观众席,撰写了宣传文字,制作过球迷文化宣传片,还制作过亚洲最大的球迷巨型tifo装置,创作了球迷歌曲《北方以北》,这首歌的旋律不仅回响在主场,哈尔滨毅腾的客场球迷也将这首歌曲带到了遥远的主场,让各地球迷体验到了来自北方以北的气势与风采。2014年10月19日那天,哈尔滨队踢了他们在中超的最后一场主场比赛,球迷们做的那个心型U,让全国人都很感动。杨潇列举了龙江球迷的各种习俗和表现,想用足球的魅力来体现对家乡的深情,他更盼望能有支真正属于黑龙江的球队,那样球迷们的激情就能再次迸发出来。
一些俱乐部离开哈尔滨后,看台上的球迷依然如常地坚守着,从未间断过热情。哈尔滨的球迷多次面对没有比赛的困境,他们自发成立了业余队伍,没有球赛,就自行安排活动,自己组织比赛,并且自己观看比赛过程。2014年中超最辉煌时,黑龙江足球拥有三千多名会员,如今人数锐减至一千上下,自从失去主场后,当地球迷主要通过电视转播观看比赛,缺少了主场那种热烈气氛,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重新激发了球迷的激情,杨潇表示,“世界杯对黑龙江球迷来说,是彻夜难眠的时刻。”
球迷杨潇经营的餐厅打造世界杯主题的球迷餐。
球迷杨潇经营的餐厅打造世界杯主题的球迷餐。
怀着这样的心情,今年世界杯期间,杨潇经营的室内烤肉营地,特意改造成了球迷餐厅,充分布置了世界杯相关元素,使球迷能够完全沉浸在那份狂热与激情之中,同时,她还为球迷准备了特别折扣。杨潇表示,日常她常邀请球迷到她的店铺,全城的球迷都乐意到那里闲谈片刻,这构成了她核心职责,通过这种方式,大家得以重温当年在观众席上那个充满激情的青春岁月,仿佛穿越时空般。在遥远的北方看台,聚集了全国最出色的球迷氛围,渴望见证家乡队伍的到来,抱着这样的愿望,十年不算晚,三十年也不迟,龙江足球所承受的艰辛和转型都将变得有意义。总会有那么一天,在哈尔滨的主场,能够高声呼喊“哈尔滨!我们与你并肩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