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国足球希望升起之地,未来能否绽放光芒?
中国足球这些年尽管遭遇了种种挫折,不过毕竟还是取得了进步,记者近日在福建南安市采访基层足球时,看到的情景令人欣喜,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南安足协主席戴宽南(左)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
南安不存在职业足球俱乐部,就连一名职业球员都未曾培养出来。南安人勤劳且务实,没有在职业足球方面投入资金,而是将钱用在了最急需的地方,也就是建造身边的球场 。
有一所山村小学,它隐藏在延绵丘陵的深处,并且没有专职体育教师,即便如此,这所小学还是修建起了人工草坪球场。
南安东大小学有230名学生 ,这所学校自1959年迁移到现址后 ,便一直在和泥泞斗争 。
校长陈克胜站在绿色草坪上,草坪下面是绿色的环保填充颗粒,他指向场外黑色潮湿的地面,对记者说道,我们学校的院子以前就是这般模样,全是土地,一下雨,学校便成了一片泥沼,我们这儿雨水充沛,时常下雨,地面基本没有干燥的时候 。
陈克胜(右)和新华社记者介绍场地情况
一旦遇到大雨天气,从校门走到教室就成了一项技术活儿。下雨天从校门走到教室确实很艰难,我们要提着裤管,小心翼翼地踮着脚尖,挑选地势高些的地方,缓缓地蹚过去。有些地方积水较深,学生们即便穿着雨鞋,仍需格外小心,防止水灌进雨鞋。陈克胜说道 。
东大小学两年前在学生中开展过一次体育问卷调查,更多孩子选择了足球,然而一直为此苦恼,因为校园里有一片泥沼地,导致没法踢球。
陈克胜表示,他前往其他学校参观,见到了那里平整的人工草皮球场,每次都会羡慕不已。然而,他不敢设想自己的学校有一天也能拥有一片那样的球场。他说,因为那是奢望,修建一片球场需要100万元,而他们没有这笔钱 。
2020年,他的奢望成真了。这一年,南安市总共开工修建了22片球场,其中有5片是由一个叫戴宽南的人捐赠建设的。东大小学的场地便是这5片球场中的一片。
“有了场地,我们的校园足球就可以好好搞起来了。”陈克胜说。
戴宽南(前排左一)捐款五百万人民币用于建造球场
戴宽南为南安第二小学捐建了一块足球场地,该场地铺设的是人工草皮,这所学校有2356名学生,捐建场地的同时,他还消除了困扰这所学校多年的问题 。
南安二小校长洪惠敏表示,球场原本是一片长满野草的操场,那里隐藏着大量蚂蚁,有红色的蚂蚁,有黑色的蚂蚁,还有白色的蚂蚁。老师和学生们在上面踢球、活动时,经常会被蚂蚁咬。洪惠敏本人也曾被蚂蚁咬过,被咬后又痒又痛,越挠越让人无法忍受。
球场修好后,蚁害自然就消除了 。因为人工草皮没有土,蚂蚁无法生存 。孩子们能尽情在上面玩耍 。放学后,很多孩子不愿回家,我们只能劝他们离校 。洪惠敏说道 。
记者前往东大小学与南安二小进行采访,当时,这两所学校球场周边的跑道尚未修建,两位校长表示,他们曾向戴宽南提出捐建跑道的请求,陈克胜称,戴主席已然应允 。
戴宽南47岁,是南安足协主席,自2005年南安足协成立,他担任主席后,南安足球生态发生巨大变化,曾经的足球荒漠变为绿洲。
南安足协秘书长吴焕勇存有一张老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2005年,照片内容是南安第一中学体育场 ,他说那是当时南安最好的球场 ,是块土场 ,那时南安没有一块人工草皮的足球场 ,2006年 ,南安足协举行小学生三人制足球赛 ,却找不出一块合适的足球场 。
如今,南安共有196片球场。其中,179片在校园里。
2020年,南安市人民政府市长张桂森对校园足球工作展开调研,之后为“市长杯”中小学生足球赛开球。
中国不少地方足球场地并不匮乏,只是众多场地位于校园之中 。放学后以及周末节假日 ,恰是大家需要球场进行娱乐锻炼的时段 ,然而这些场地却因学校关闭而处于闲置状态 ,导致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与之形成差异的是 ,南安校园球场绝大部分都对外进行开放 。
因此,有一位35岁的男子,名叫高炳江,他体验到了在南安踢球生活的便利。
南安足协成立的那一年,高炳江因生意前往国外生活,于是便在当地踢球。2018年他回到国内,这时他发现故乡南安已然成为一片足球沃土。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足协,成为了这个汇聚当地各界精英的平台中的一员。
高炳江说,足协这个平台十分强大,里面有学校校长和体育老师,只需提前报备,周六日就能去学校踢球,在那里能和老师学生一同踢球 。
从国外回到南安踢球的高炳江
在南安,足协所推动的,不只是足球领域的体教融合,还有与社会的融合。
南安足协主席戴宽南身为成功商人,还是慈善家,到如今已为各类慈善事业捐出超过十亿元。他拥有诸多头衔,比如福建省足协副主席、南安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闽南科技学院院长等。他表示,在这些头衔里他最中意的是南安足协主席,此职位能让他更直接地为家乡足球做更多实际的事 。
吴焕勇说,戴主席始终秉持一个理念,协会一个一个好,这是闽南话,意思是协会每位成员要个个都好,这是创会的宗旨 。
戴宽南和陕西志丹足协主席丁常保存在诸多相似点。他们于当地开创出良好局面,主要缘由有两个。其一,他们对个人名利看得淡薄。其二,他们凭借自身努力获得了政府支持,进而拥有了更多可支配资源。足球给予他们备受尊崇的社会地位作为回报。
2015年,时任南安市长的林荣忠(后排中),如今是现任市委书记,他与前中国女足国脚合影,还有戴宽南也在其中 。
他们还做了许多政府难以顾及到的事。南安市文体局里分管体育的人员仅有两名。教育局中分管校园足球的人员同样很少。几乎所有的具体业务都是由南安足协来具体施行的。比如说除了举办大量的社会足球以及校园足球比赛之外。南安足协还负责社会足球场地的运营与管理 。
中国一些地方成立了基层足协,然而他们未能从政府处争取到场地等资源,即便再能干的人,没有必要的条件也难以成事,在足协发展不力的地方,基层足球业务很难有实质性的开展。
南安足协在市区拥有4片面向社会的场地,会员只要提前进行预约,便能够免费踢球。
南安足协建造的首块场地,于2005年在南安少年宫楼下建成,是一块天然草皮球场。2020年12月底的一个午后,阳光灿烂,场地上正举行一场足协会员的赛事。旁边有个小练习场,摆放着几个球。片刻后,两个女孩从楼上下来,在练习场上愉悦地踢起了球。场边站着她们的父亲,他表示,两姐妹刚在少年宫上完课,看到有球还有场地,所以就打算玩一会儿 。
场边踢球的姐妹
当中国多数孩子都能如这对姐妹这般享受足球运动,中国基层足球定会走向繁荣 。
切实推动基层足球发展,这是发展中国足球的根本途径。只有这样,才会有希望。南安足球理念的产生和实践,使我们看到了希望。
一位擅长培养足球学霸的校长
南安西华小学校长庄小舟每日都在忙碌里度过。她负责学校行政事务管理。她是学校唯一的体育老师。她每周要上8节体育课。她还是校足球队教练。她每天课后要带队训练一个半小时。
庄小舟是一位难得一见的小学校长,他非常重视体育。西华小学的足球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学生们踢球水平高,学习成绩也不错。
庄小舟(中间穿白衣者)和教练球员商量战术
2020年12月底的一个傍晚,记者赶到西华小学进行采访,47岁的庄小舟刚给女足队员补完数学课,她说有几个孩子数学成绩不好,自己课后给她们补补课,还表示自己以前教过数学,原来她还是一位擅长教数学的体育老师。
庄小舟于1992年从高校体育专业毕业,之后被分配到南安的一个农村小学工作,进而成为了一名数学老师 。她表示 ,当时小学普遍缺少语文和数学老师 ,自己毕业后主要教授数学课 ,同时还兼教体育 。
21年后,她被调到西华小学负责主持工作。如今,她身为校长,同时担任体育教师,还得兼任足球教练以及数学补课老师 。
另外,她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妈妈。许多学生都称呼她为“校长妈妈”,原因是她如同妈妈一般关怀着他们,还为他们营造了美好的校园回忆。
陈球现在是贵州大学一年级学生,他为自己人生中能有“庄妈妈”而感到幸运。
陈球是西华小学第一批踢足球的学生 ,她说 ,现在想起来能遇见足球是自己的幸运 ,而这幸运是庄妈妈带来的 ,要是没有庄妈妈 ,自己可能永远不会接触到足球 。
足球改变了陈球的人生 ,她说在接触足球之后 ,自己便离不开它 ,并且爱上了它 ,它给她带来的 ,不仅仅是一次次冠军带来的荣誉感 ,还有如同亲情般的友谊 ,那群队友如今成了挚友 ,自从接触足球后 ,她整个人变得更加乐观积极向上 ,只要一踢足球她就很快乐 ,足球让她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
陈球(穿黄色队服抢球者)在西华小学六年级时参加比赛
陈球当年于西华小学时是球队前锋,还是学霸,她说踢球不但没影响学习,反倒使自己学习更出色,她记得有段时间自己学习成绩下滑,老师问是否是足球的影响,她内心不满,觉得足球没影响自己,反而是动力,于是为证明这点拼命学习,最终在期末考时考了年级第二,仅比第一名低两分 。当时我第一时间想的是:我为足球证明了清白。”
现在西华小学女足队有一位学霸,她是前锋张雅婷。她在2020年获得了南安市校长杯比赛最佳女足球员奖,并且她还是西华小学六年级学习成绩的第一名 。
西华小学的孩子们踢球水平很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也很好。这是因为庄小舟有着独特的足球教育理念。
庄小舟给学生上足球课
在西华小学,足球与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同等重要。足球是促进孩子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要手段。足球也是改善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要手段。
我觉得体育能给文化课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举例来说,足球比赛颇具难度,它能够增强孩子的体质,培育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意志品质。而这些是无法在课堂上获取的。这些均有助于促进孩子们的学习。我们的孩子因踢球使得学习成绩更出色了。我们足球队的队员学习成绩都很棒。”她说
她说,难道你不认为,一个学习优秀的孩子,需要良好的反应能力吗,需要坚强的意志品质吗,需要健康的身体吗 ?
庄小舟表示,西华小学一二年级孩子的家长对踢球有错误的理解,学校要进行劝说工作。当孩子年龄增长后,这些家长看到足球给孩子带来的积极改变,逐渐都开始支持孩子踢球。
张雅婷的父亲是张光勇,他是校园足球的坚定支持者 ,他表示踢球能让孩子变得自信 ,踢球能让孩子充满青春活力 ,踢球能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 ,踢球能增加同学之间的友谊 ,踢球能让孩子懂得团队合作 ,他非常赞成孩子踢球 。
他表示,他想不明白为何在其他地方会存在家长以及老师反对孩子踢球这种情况 。
张光勇说对庄小舟有印象,庄校长为人亲和,常和家长就孩子学习与踢球进行沟通,自己文化水平低不知如何表达,反正觉得她是个很好的人 。
庄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西华小学是一所位于农村且依山而建的小学,该校仅有252名学生。校园内地势呈现高低起伏的状态,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的跑道,不过却设有一块人工草坪足球场。
这里所有班级,每周都设有足球课,每年都会举办所有学生参与的班级联赛,足球成了孩子们最喜爱的体育项目。2020年国庆节前后,庄小舟外出参加培训,连续三周未能上课。部分学生见她回到学校后,便前往她的办公室询问:“校长,您何时给我们上足球课呀?”
庄小舟上中学的时候踢足球,她是国家二级足球运动员。她给西华小学带来了足球,还带来了正确的校园足球理念,即足球要为孩子的全面成长服务。
西华小学的孩子们很幸福,这是因为他们有一位校长,这位校长懂得校园足球的真谛,还对孩子们倾注了爱。
基层足球的副产品
在北国处于隆冬的时节,闽南大地呈现出一片苍翠的景象。夜晚来临的时候,南安市内有一个沿着穿城河流修建的武荣公园,公园里点亮了灯光,有一群孩子,他们穿着统一的深蓝色球衣,正在踢球。
球场内有两名教练,一名男教练和一名女教练,他们带着孩子训练。男教练指着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身穿23号球衣,男教练对记者说:“他有足球天赋。”
南安市众汇兴邦俱乐部组织孩子进行足球培训
这是由南安市众汇兴邦俱乐部组织开展的课外足球培训。该俱乐部于2017年成立,是南安市仅有的一家青训俱乐部,其主要业务包含两项,一是培训普通孩子,二是培训精英人才。
南安石板材商人高炳江将两个孩子送进了这家俱乐部的普通培训班,每个孩子每学期需交700元,每周参加一次训练,每次时长一个半小时,平均每次训练费用约40元,俱乐部还会为孩子提供服装。
高炳江表示,他让孩子踢球,目的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还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他说,现在经济发展了,大家都富裕了,而最重要的是身体健康 。他还说,如果孩子不踢球,就会在家玩手机 。他强调,踢球能够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
南安市足协从各学校挑选出足球苗子,这些足球苗子被交给众汇兴邦俱乐部培训,并且所有费用都由足协承担。
南安足协自2005年成立以来,15年间在普及足球方面持续努力,与此同时,也始终在探寻足球人才的合理培养途径,他们努力争取培养出南安足球历史上首位职业足球球员,或者培养出首位女足国脚。
足球人才,是从草根足球中提炼出来的精华。基层足球的主要任务是普及。精英人才是基层足球普及过程中产生的附带产物。怎样打造好这个附带产物呢?南安足协面临的这个问题,也是当下限制中国足球发展的关键阻碍。
陕西志丹足协比南安足协晚成立两年,用时13年等来第一名在中甲赛场亮相的志丹球员付杰。付杰小时候在志丹足协接受较为专业的足球培训,随后辗转到外地上足球学校,进入职业俱乐部梯队,层层突破,最后跻身一线队。
困扰南安足球的一大问题是,他们缺少成熟的社会专业青训机构,南安现在只有一家青训俱乐部,但其教练团队力量薄弱,志丹足球同样面临这一问题,且志丹一家青训俱乐部都没有 。
全国各地不少青训俱乐部都面临场地方面的难题,南安足球不存在此类问题,众汇兴邦俱乐部得到当地足协的有力帮扶与支持,特别是在场地方面毫无担忧,南安足协在武荣公园有两块足球场,将其免费提供给这家俱乐部使用。
南安足协常务副主席张小彦说,俱乐部从来不担心没有场地,场地从来就不是问题 。
但南安足球目前缺少的是具备青训技术与经验、管理规范的青训俱乐部 ,此外 ,培养精英人才 ,还需要一个竞赛体系 ,足球人才是通过大量高质量比赛磨炼而成的 。
南安足协
南安足协成立的时间只有15年,当地足球在积累和底蕴方面毕竟比较欠缺。教练等技术人才能够通过高薪进行引进,然而搭建一个精英足球的比赛体系,不是一个短时间就可以达成的 。
南安足协对这一情况的认识也十分清楚。他们有一位内部人员表明,基层足协的主要工作是组织大众进行踢球活动,在这方面南安足协已经切实落实到位。然而,若要运营“精英人才”这一附带业务,他们还需要从长远角度慎重考虑。他们坚信这是一个顺应形势、自然而然达成的成果,不会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