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黑哨编年史:黑哨究竟是怎样一步步堕落的(组图)

日期: 2025-09-25 21:07:00|浏览: 29|编号: 16219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来源于网络网友,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客服。

中国足球黑哨编年史:黑哨究竟是怎样一步步堕落的(组图)

质疑

一部中国足球的血泪史,就是一部中国足球黑哨的编年史。

一部中国足球的血泪史,就是一部中国足球黑哨的编年史。

中国足球的裁判腐败现象,始终伴随着这项运动的发展,并且这些丑闻几乎集中体现了中国足球所有的阴暗面。这些裁判往往对足协官员阿谀奉承,背后与不透明的金钱交易紧密相连。或许这些涉事裁判至今仍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可能无意间断送了一支球队的发展机会,或者毁掉了一名球员的职业生涯。

初期:青涩时代(专业足球时代―职业联赛前)

黑哨代表人:各种吹“关系哨”的裁判

无从考证中国足球“黑哨”的最早案例,在解放后至职业联赛开展期间,国内足坛虽存在各类假球现象,却鲜有明确记录显示“黑哨”事件。

那个时期,无论是综合性运动会还是各类非职业赛事,以及行业内部竞赛,裁判方面的问题时有发生,但多数情况下仅限于同行之间、校友之间的私人情分。一位重庆足球界的资深人士讲述道,他曾经参加过一场全国性比赛,期间一位来自湖北的裁判员始终偏袒对手判罚,导致球队最终失利。后来他们才了解到,该裁判与对方球队的负责人曾是大学同窗。但那个时期,队伍向裁判提供好处的行为几乎不常见,估计那两位老朋友之间,顶多交换些地方特产之类的东西,可能这就是我们那个时代所谓的“黑哨”。

中期:黄金时代(1994年―2002年)

黑哨代表人:龚建平、陆俊

1994年,陆俊在成体中心吹响了开场哨,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由此拉开序幕。这项新制度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使得那些以往随意判罚、徇私舞弊的裁判,也都被卷入了这场巨大的利益漩涡之中。

职业联赛早期阶段,裁判方面的问题并不明显。在那时人们对赌球还不太了解的时期,裁判员在比赛场上偶尔出现的异常举动,其实还是最基础的“人情”和“关系”。那个时期的中国足协,也开始掺和到各种利益当中去,“官哨”的说法也因此开始出现。部分俱乐部为了获得裁判的关照从而赢得比赛,便开始向中国足协的各个层级的官员进行公关活动,试图寻找靠山。有资历的足协人士讲,往昔裁判抵达各赛区时,总能享受到最优厚的款待,返程时行囊里还会多出些当地特产,作为馈赠。只是重大赛事上,个别胆子大的裁判偶尔会收到数千至万元不等的现金。其实那个年代裁判并不敢也不会去“干预”比赛,多数时候只是在双方心照不宣的较量中,扮演“维持场面”的角色。

可是自1997年起,裁判的身价逐渐攀升,个别关键赛事中,主裁与边裁的劳务报酬已攀升至十万元上下。当裁判收受俱乐部贿赂时,便有恃无恐地干预比赛。1998年,广州松日主场迎战大连万达,比分为0:2,战至第85分钟时,陆俊给万达判了个极具争议的点球,致使阵脚大乱的松日五分钟内再丢两球。松日俱乐部负责人利彪向广州地区记者透露,陆俊得到了万达方面二十万元人民币的款待,此举导致陆俊与新闻界之间爆发了法律纠纷。

2002年,宋卫平作为浙江绿城的负责人,发起了针对黑哨问题的群众性斗争,同时向足协提交了涉及收受贿赂的裁判名单,此事引发媒体广泛报道,迫使足协展开调查,最终在2003年决定对山东鲁能、上海申花、大连实德等6支球队实施经济处罚,此外还处理了十余名相关俱乐部负责人。在那场声势浩大的打击黑哨行动里,只有龚建平一位裁判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收受贿赂十万元人民币的龚建平,最终在监狱中病逝,而后来查实同样涉及受贿问题的陆俊、周伟新、黄俊杰等裁判,都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鼎盛期:盘口时代(2003年―2009年)

黑哨代表人:陆俊、黄俊杰、周伟新

此次央视披露的三起裁判违规判罚事件,均发生在该时段,可视为同期众多裁判不当行为的典型体现。在此期间,足协相关人员的介入行为更为显著。

那个队伍里头,XX跟杨一民是老相识,他们队伍跟南勇这关系,我还能糊涂到看不见吗?黄俊杰在交代的时候,脸上满是无奈的神情,他是咱们国家裁判里头,最出名的那个官员代表,老得着足协领导打电话,各种指手画脚,他呢,也挺乐意,一边弄钱,一边积人情。偶尔因为顾及上级情面未能收取报酬,然而他收获颇丰,始终是众多仲裁人员中出勤最为频繁的,这也就意味着获得额外收入的机会更为广阔,并且不止一次被提名为本赛季优秀裁判的候选人。

2003年,陆俊在上海德比战期间,接受了前足协裁委会主任,自己曾在北体大就读的同学张健强的指使,导致他在比赛中对上海申花队有所照顾。申花成功夺冠时,张健强和我各自获得了三十五万元人民币的奖金;二零零四年,周伟新在北京国安同沈阳金德的较量里,赛前给金德判了个毫无根据的罚球,致使国安终止了比赛,几个月后,周伟新在沈阳金德多次恳求下,拿到了他们事先许诺的二十万元人民币;二零零九年,广州医药与青岛中能交手时,黄俊杰接到足协裁委会主任李冬生的旨意,执法过程中偏向青岛中能,并且把广药队长徐亮罚下,比赛结束后青岛方面送来一笔钱,但黄俊杰以“不能丢领导的面子”为由婉拒了。

现阶段,俱乐部负责人、运动队成员、执法者及中国足协相关人员参与赌博,构成了中国足球“假赌黑”现象的核心,而裁判的角色绝非次要地位。

有些比赛由庄家操控,球员配合,裁判的角色非常重要,不能被蒙在鼓里或者有私心的裁判破坏,因此庄家和球队会想办法贿赂裁判,04年北京国安去四川大河比赛时,有传闻说两队打算前60分钟踢成2比2,满足“大球”投注,后半场则随便发展,既能赚钱又能完成任务。比赛进行中,双方迅速各有一球入账,国安接着又入一球,以两球优势领先。但出人意料,国安队取得第三粒进球,不过裁判张雷,这位在中超赛场常引发争议的执法者,判定该进球无效,接着四川队再下一城,前60分钟确实以传言中的2比2结局……也有裁判充当了“幕后操纵者”,使比赛朝向自己投注的方向发展,“典型案例”就是黄俊杰操控,周伟新下注,在曼联与深圳的友谊赛中,通过决定谁先开球,骗取了22万元港币。

2003年陆俊执法上海德比,受贿35万元。

2009年末爆发的打击赌博与黑恶势力的行动,使司法部门以严厉手段整治中国足球的腐败问题,涉案人员不仅有裁判和俱乐部管理者,还涵盖了谢亚龙、南勇、杨一民等多位足协的重要负责人。

由于整体形势的转变,2010年整个赛季的中超和中甲赛场中,针对裁判的批评意见已经明显减少,许多教练员、运动员以及俱乐部管理人员,都普遍感受到风气的改善,裁判引发的争议虽然还存在,但基本上都属于技术性问题,不公正判罚时有发生,而涉及利益输送、权力干预或赌博行为的裁判行为几乎完全消失。那些曾经掌握裁判大权的裁判员,如今依靠吹哨子谋取利益的巅峰时期,已经完全告一段落。这期报道/重庆晨报记者 刘苏

萧条期:打假时代(2009年至今)

黑哨代表人:无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实用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