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足球起源地,竟然在福建?
当前2020—2021赛季欧洲冠军联赛竞争激烈,令众多足球爱好者经常熬夜观看(该项赛事在北京时间深夜进行)。我们无需讨论位于欧洲的足球运动,实际上,福建地区是中国近代足球的发祥地。
福建最早开展足球运动
近代足球传入中国是在清朝晚期,至于这项运动最初是从何处开始,目前尚无定论。天津当地的人称,足球是在1860年进入该市的,当时正值同治年间,英国人在那里建立了养正学堂,学生们已经开始进行这项活动。到了1886年,天津武备学堂又将足球纳入了体育教学课程之中。
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足球队队员合影
我们福建方面说明,1895年英国人在霞浦县(旧为福宁府)建立学校,时常在圣诞节举办足球比赛,并且已故的足球指导徐章铎所写的《霞浦足球百年》一书对此有详尽记述。
1898年,英国传教士山雅各踏足鼓浪屿时,或许已携带着一枚足球。同年,他在鼓浪屿建立了英华书院,同时将现代足球引入这座小岛。
厦门鼓浪屿英华书院
福建省志体育志里面还提及:1904年,英国人在泉州建立培元中学,也就是如今的泉州六中,那时候学校里设有足球场地,组建了足球队,进行非职业性的锻炼,并且有规律地举行竞赛。1911年到1916年期间,英国人又在福州仓山设立三一中学,也就是现在的福州九中,以及协和书院,并且在那里开展了足球运动。随着学校的推广,足球活动慢慢在福建沿海地带传播开来。
福州三一中学(现为福州九中)
1917年,在福州基督教青年会大院内踢足球的少年们
鼓浪屿的“番仔球埔”
根据厦门英华往届校友的追忆,英华书院诞生的那一刻,英华的足球队也宣告成立。在美国学者J·D·琼格所写的个人追忆中,包含了一份19世纪90年代末期该校一位工作人员提交的文献,其中明确记述道:“无法确认这些年轻人是顶尖的板球选手或足球运动员,不过确信他们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尤其是足球,获得了极大的快乐……”这或许是有记录以来关于中国人参与足球运动的最古老文献之一。
百年前鼓浪屿的“番仔球埔”(现人民体育场)
那个时期的英华队成员,能够在鼓浪屿的每条街道和每个巷子里自由地踢球,不必担忧会遭到观光客的阻碍。不过,直到1941年为止,有一个地点是英华足球队绝对不可以前往的,那个地方被称作“番仔球埔”。
英华书院建立前后,美国人就在鼓浪屿强行建了一片运动场地,场口据说常挂一块标示着“禁止犬入”的牌子,这种做法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告示一样,极大伤害了国人的民族感情。
“番仔球埔”里的洋人,还有小孩在跑步
文史专家何丙仲透露,厦门二中老校友藏有一张老照片,画面是若干中国人与外国人共同拍摄,照片背面写着“1941年英华学子初到番人球埔进行足球活动”。相传这场球赛得以举办,缘于当时日军企图全面掌控鼓浪屿,将其他外国人都驱逐走,剩下的日本军官认为踢球有益健康,于是邀请英华足球队进行比赛。这段时期该场地改由日方使用作棒球比赛之用,直到1945年光复后才重新交还。
曾经的“番仔球埔”,如今的现人民体育场
厦籍运动员曾参加奥运会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期间,来自厦门的足球运动员陈镇和与徐亚辉屡次参与远东运动会,到了1936年,陈镇和与徐亚辉更是作为中国足球代表,出席了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陈镇和于1906年在印尼雅加达出生,他的家族是长期旅居海外的华侨,并且十分看重中华文化传承,为了不让后代忘记根本,确保他们能够继承中华传统,陈镇和的父亲在他12岁时将他送到了祖籍厦门接受教育。
陈镇和曾代表中国足球队参加第11届柏林奥运会
1926年,陈镇和进入上海国立暨南大学攻读工商管理学科,这所大学后来搬迁到了广州。他很快就在暨大的足球队中找到了位置。1927年,他和同学们一起组建了中华队,这支队伍可以看作是中国校园足球队中最早的一批。在中华队里,陈镇和担任前卫位置,是队伍中非常核心的成员。那个时期,被誉为“足球发源地”的英格兰派遣队伍来到上海,与陈镇和领衔的中华队交手,尚未成名的中华队出人意料地以4比3战胜了英格兰队,消息迅速传遍整个上海,陈镇和因此赢得了“国家队队员”的称号。在柏林举办的奥运会中,英格兰队进行了报复性挑战,与此同时,来自福建的球员也在奥运会的足球赛场展示了他们的实力。
鼓浪屿的英华足球队
1937年日本全面攻击中国,国家危难之际,陈镇和决断舍弃足球运动,加入空军抵抗日本入侵。1941年11月,陈镇和接到任务前往苏联接收援助中国的飞机,他驾驶飞机返回国内,但在兰州上空遭遇事故,时年3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