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达裕做青训10年耗尽心血,却为何没等来中国足球的春天?

日期: 2025-10-02 08:04:47|浏览: 14|编号: 16296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来源于网络网友,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客服。

赵达裕青训10年耗尽心血,却为何没等来中国足球的春天?

三月十八日,国内足球界传来令人痛心的消息,广州足球界敬称其为“校长”的资深球员赵达裕,因患肝细胞癌不幸离世,终年五十四岁。这个日子恰好是“全国爱肝日”……

过去的那个短腿选手,现在的赵校长,在3月18日都已成为历史。现在人们津津有味的,只有1984年战胜阿根廷队的精彩场面,25岁就突然中断的足球道路,远赴东瀛的辉煌经历,隐居郊外的执着,以及早逝的惋惜之情……

这么多年,赵达裕把一腔热血都奉献给了中国足球的青训事业。

我们队只能留一个“矮仔”

校长离世消息传来,各界同行纷纷表示沉痛,因为在中国足球最为低迷的时期,赵达裕始终不遗余力地推动青少年培养工作。

这些年里,他造就了像陈志钊、李岩、杨一虎、魏景星这些选手,虽然比不上徐根宝那样出色,不过毕竟也是真真切切地持续了十几年,这种恒心实属令人敬佩。

其次,校长待人十分和蔼,无论是刚步入社会的新人,还是往昔共患难的挚友,他都以同样的态度相待。

三者,校长最热心,能帮忙的事情绝对不会推托。

赵达裕年轻时照片。

赵达裕身为一名运动员,其职业生涯堪称典范,这份典范主要源于他的身材条件,1961年出生的他身高仅1米62,如此娇小的体格要成为职业选手,乃至国家队成员,所经历的磨砺难以想象。

广州足球享有盛誉的学院派教头周穗安与赵达裕是同一年出生,曾经是队友关系。1978年,周穗安离开了原来的队伍,决定去报考广州体育学院。其实周穗安当年离开专业队伍,心里非常不舍,但是又不得不这样做。原因在于教练给出了一个决定性的说法:队伍里只能保留一个身材较矮的球员。

球队留下的是赵达裕。

赵达裕和米卢。

足协领导讽刺他入籍日本

1986年,赵达裕遭遇左腿胫骨与腓骨的严重骨折,这一不幸事件给他的生命蒙上永久的阴霾,在他25岁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几乎彻底中断了运动者的道路。

他和他的师兄古广明遭遇相似的不幸,古广明26岁时遭遇腿伤,但古广明前往西德后,竟然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最终得以在西德乙级联赛踢球,从而继续了自己的足球道路。

赵达裕决定前往日本,在日本逐步扎根,之后加入了该国国籍,并以松本达裕作为他的日本名字。

赵达裕很少谈论他在日本的经历,涉及加入当地国籍的话题,主要考虑的是职业发展和日常起居的便利性。他明白,这个议题牵涉甚广,且容易引发争议。

多年前,我确实听见一位广州足协负责人在酒过三巡时讲过话,内容是关于某人的国籍问题,语气带着嘲讽,具体提到对方本可以叫吉川富郎,但结果却不是这个名字。

赵达裕担任广州亚运会火炬手。

为了孩子,特意买了两个压草机

那个时期的广州足球,正处在低谷,表现不佳,内部矛盾重重,赵达裕在1998年也曾短暂出任过广州太阳神队的主管,不过他很快就不再担任那个职务,因为对于他而言,十多年与中国足球的疏远,已经使他难以适应职业化进程后的状况。

使他难以忘怀的,是他在日本见识到的令人惊奇和赞叹的足球氛围,特别是青少年培养体系。

1999年,赵达裕创立了“亿达足球学校”。这所学校曾经搬迁过一次,如今坐落于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沙公堡村。在长达十六年里,赵达裕一直专注于青少年足球培养。这种执着于青训的做法,对于习惯讲求实效的广东人而言,实在让人不可思议。

创办亿达俱乐部的时候,众多家长主要是看中他,因此把孩子送到了那里。亿达的学员成长迅速,自2002年起,其中不少人加入了广州足球俱乐部的青年队。学校规模不断壮大,招收了100多名学员,学生年龄跨度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分为四个不同年龄段的梯队,并且配备了十多位教练。

在超过百亩的场地上,赵达裕兴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足球训练场所,该场所包含三个天然草皮场地和两个人造沙质场地。为了确保孩子们不耽误文化学习,他还购置了专用校车,每天负责将学员们送到邻近的学校接受系统的文化教育。

和学生们在一起。

凭借赵达裕的声望,以及他和弟弟赵达新共同建立的”锐克“企业,本可以安享清福,为何还要耗费这么多心力与时间在前景未卜的青训项目上?

提及此事,赵达裕常面带微笑回应,认为总得有人承担这些职责。他在青年培训方面的建树,或许不如徐根宝那样引人瞩目,然而他竭尽所能,为麾下弟子创造更多实践平台。

2003年,他初次率领队伍角逐全国乙级联赛,2009年,他所在的团队成为五人制联赛“珠超联赛“的发起者之一,此外,在他的训练场定期举办青少年赛事。

某次青少年赛事于山东某处举办,场地状况非常糟糕,差不多是混在泥地里进行活动。次年该赛事移师亿达足校举办,赵达裕特地购置了两台压草设备,无论如何,赛事场地必须确保合格。

赵达裕日常还会参加友谊赛。

晚上做解说到凌晨,清早就带学生出操

那个基地,是赵达裕款待友人的理想之地,地处珠江之滨,盛产美味鱼鲜,场内还自行培育鸡肉,虽然配置并不铺张,却保证口味绝佳,赵达裕向来宾人开放,时常在附近品尝佳酿。

赵达裕对饮酒情有独钟,我与他曾共饮过一次,在这次聚会上,他饮用了约一斤酒,同桌的还有一位与我年龄相仿的师兄。

这位师兄提起当年广东队的辉煌时期,他说,吴育华踢球水平超越古广明,校长立刻竖起大拇指,说道,你确实懂得欣赏比赛,我敬你一杯酒。

那是2013年初,校长52岁。

后来又时常发现校长持续在广州的体育频道分析英超联赛,时常听闻校长的教育机构还在举办青少年足球活动,不过恒大足球学校的建立让他感到十分吃力。

恒大亚冠迎战鹿岛鹿角队期间,球场显示屏上出现了追忆赵达裕的标语。

2013年除夕那个晚上,我在海珠区宝岗大道偶然碰到校长,他正要去和老母亲一起吃过年夜饭

今年1月,校长特意选派数名小将参与恒大青年队的训练,2月赴日疗养期间,他始终挂心这些队员的表现情况。

因此,当得知“校长罹患肝部重症”的消息时,我感到十分意外,没过多久,校长便突然离世了。

赵达新提到,那位老师对学生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从训练到生活,事必躬亲。他经常在电视台担任英超赛事的评论员,有时解说工作会持续到凌晨三点才结束,第二天又得早早起床带领学生做早操,非常辛苦。

在校长离世的前两天,国务院刚刚公布了全国足球改革的整体规划,中国足球迎来了新的希望,但遗憾的是,校长已经无法等到这一天了。

附:赵达裕简介

赵达裕出生于1961年,1982年加入中国国家队,多次随中国男足参加国际赛事。他身高1.6米,因此在球场上被称为“矮脚虎”。

1984年尼赫鲁金杯赛期间,中国队依靠一人完成的高难度进球,击败了实力强大的阿根廷队,这个进球一直被许多中国球迷广泛传颂。

1986年,赵达裕遭遇左腿胫骨与腓骨的严重损伤,从而结束了其体育竞技生涯,在身体康复之后便正式退出球场,之后曾担任广州三队的指导工作。1988年,他前往日本参加职业联赛的角逐,在结束球员生涯后,他出任广州太阳神足球队的掌舵人,同时也曾负责过日本三菱青年队的训练任务。

2014年世界杯期间,赵达裕被确诊罹患肝癌晚期。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实用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