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比 小初高联动!这场校运会的含金量究竟有多高?
9月30日,北京学校与人大附中通州校区秋季运动会上,一场足球接力赛正热烈开展。参赛选手中不乏初次接触足球的学生,他们积极参与,体验足球带来的快乐。
记者获知,近日,北京市“校园足球主题月”活动于该校启动。该校率先开展主题月活动,策划了“班超”联赛、趣味足球、人工智能足球体验、足球文化主题班会等多项内容丰富的活动。这次秋季运动会新增了面向全体师生的足球娱乐项目,目的是吸引更多同学走进球场,在轻松的氛围里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本届运动会还参考了北京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的“小初高一体化”竞赛思路,由中学部和小学部共同策划,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赛事架构,赛事以“所有人参与、五方面教育结合”为目标,中学部和小学部在同一场所分开比赛。新增了诸如足球传递等具有特色的娱乐性活动,纠正了过去学校运动会中参赛者稀少而观众众多的弊端。
中学部赛场中,运动员们用行动展现体育追求卓越、勇攀高峰、携手并进的理念。短跑选手似闪电般冲撞跑道,彰显出迅捷与狂热的竞技状态;长跑选手凭借顽强的意志,诠释着坚持不懈的精神风貌。横杆上空与沙坑之间,每一次腾空都是对个人能力的突破;投掷器材旁,每一道抛物线都凝聚着力量运用与技巧发挥的精妙融合。
小学部赛事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安排活动,包括短距离奔跑、长距离奔跑、高度跳跃、远距离跳跃、力量投掷等经典项目,另外增加了“足球传递”这类团队活动,既注重娱乐性也强调健身效果。低年级组织跳跃测量、投掷球类等趣味活动,减轻比赛压力,注重体验过程;中年级安排接力赛跑、投掷重物等基础运动,开始培养竞争精神;高年级加入耐力跑、纵跳等难度较高的内容,既能锻炼身体机能,又能促进团队协作。
北京学校校长刘小惠,人大附中通州校区负责人刘小惠谈到,学校一直把身心健康看作是教育最根本的基础,打造了节奏舒缓与紧张平衡的校园体育新模式,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体育教育联合体,建立了涵盖所有学科与体育结合的教育实践框架,这个框架被称为“三维健康”教育体系。今后,学校将不断深化“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园生活与社会实践”“竞赛训练与广泛参与”的体育教育理念,致力于塑造全面发展的青年,使其成为能够肩负民族复兴使命的新一代。
采集工作由张娜负责;相关图片由学校提供;内容经过娄雪编辑;信息经过郝彬审核;最终由冉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