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方向、奋力向前、超越对手、射入球门……随着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竞技活动举办日期的日益临近,国内外众多参赛队伍都在积极进行准备,机器人选手们更是跃跃欲试。
8月4日,在国速馆外足球训练场地,清华火神队同农大山海队进行机器人足球5v5练习赛。依据比赛规章,机器人须凭自主程序完成全部赛事,这对机器人的运动操控、视觉识别、位置判定、战术制定及多机器人配合等性能带来考验。
在一场对抗性竞技中,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观察到,机器人选手们发现足球后立刻加速前进,途中时常发生冲撞和交锋。经过一番紧张角逐,山海队以一球小胜火神队,比分定格在一比零。
火神队与山海队正在比赛。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韦博雅 摄
葡萄牙的机器人队伍还进行了人机对决,虽然它们的机动性比人类运动员差一些,但机器人运动员还是持续带着球向球门进攻,非常吸引人。
以赛促研,高校战队全力备战机器人足球赛
清华大学火神队在今年机器人世界杯中赢得了人形机器人组冠军,他们的胜利结束了中国队长达28年没有获得该项最高荣誉的漫长等待,此次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他们将会参加足球3v3和5v5两个比赛项目。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本地和世界各地的队伍一起比赛,感到非常激动,也很渴望在竞赛中运用我们近期研发出的新方法。清华大学火神队成员罗长盛对壳财经记者谈道,因为所有队伍都采用相同的机械装置,所以胜负的关键就在于软件策略。
罗长盛表示,清华火神队运用了两种学习方式,一种是模仿学习,另一种是强化学习,这两种方式被结合了起来,模仿学习可以让机器人了解人类的动作,然后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成千上万次的尝试,机器人会自主地掌握人类动作的要点,最终能够像人类一样控球、传球、射球。
这次人形机器人足球比赛还吸引了荷兰、德国、葡萄牙等国家的队伍报名参加,罗长盛注意到,外国队伍在技术方面的显著长处体现在对机器人细节的精心打磨,这使得机器人的传球准确度提升,瞄准球后实施进攻的坚决程度也增加。
我国本土涌现出众多企业,成功研发出性能优越的机器人硬件,这些成果为高校及企业开展科研活动与竞赛提供了便利条件。罗长盛在探讨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发展现状时指出,我国在人形机器人硬件制造层面已达到世界顶尖水平,然而在机器人操控技术的算法研究上,仍需持续努力提升。
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在今年机器人世界杯人形组别中获得了第三名,同时也是此次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足球项目冠军的有力竞争者。
火神队与山海队正在比赛。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韦博雅 摄
这支队伍创建于2024年3月,其名称“山海队”蕴含着“跨越山海,智慧角逐未来”的深意。该团队完全由零零后研究生构成,他们期望借助人形机器人比赛来促进学术研究,以此推动相关技术的革新。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的负责人杨少帅向贝壳财经的记者阐述了这一愿景。
杨少帅认为,机器人足球队的表现好坏关键看团队协作,还有编写程序的水平,对机器人硬件软件体系的掌握程度,以及比赛规则的认知深度。山海队的一大长处就是队员们配合得非常融洽。
“先前举行的那届机器人大赛里,我们队伍的职责划分清晰,成员们能依据对手的战术以及场地的具体情况,迅速修改程序和制定对策,因此让机器人能在竞赛中取得不错的成绩。”杨少帅表示。
杨少帅谈到,硬件平台表现力很强,控制方案已相当完善,因此现阶段主要致力于感知定位和决策部分程序的提升,这方面需要大量信息支持,因此训练竞赛中会专门收集数据,并将其用于机器人竞赛。
“熊猫眼”内备赛忙,7大场景赛考验“真功夫”
葡萄牙LAR队成员António 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过去两个星期,队伍始终在名为“熊猫眼”的比赛场地,为足球机器人进行五对五的竞技活动进行训练。他说明,之前在机器人世界杯上,团队参与的是五对五中型组轮式机器人竞技项目,现在正努力将那些经验运用到仿人机器人上。
说到训练机器人时遇到的难题,António谈到,首先,机器人的观察范围比较狭窄,跟之前用的机器人不一样,这次比赛里的机器人只有两个“眼睛”,所以必须修改算法和计算机视觉系统,让机器人能够适应这种情况;其次,移动方面的困难,仿人型机器人必须一直保持直立状态,而轮式机器人只要放在地面上就能正常工作。
葡萄牙LAR队的成员们正在与一个机器人进行较量,这一幕由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韦博雅拍摄下来。
比赛过程中,我们的目标并非一定要获胜,但必定会倾尽全力。个人层面和实验室角度出发,我们渴望尽可能多地获取知识,并且借由中国团体及其他国家团体的互动,交流经验与程序,协同发展。António 这样表示。
贝壳财经记者获知,名为“熊猫眼”的场馆是本届机器人运动会新修建的专用场地,旨在为参赛队伍创造良好的训练与测试环境。该建筑运用了ETFE测地线穹顶结构,光线穿透能力很强。场馆内部还严格调控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环境要素,从而为机器人训练和竞赛提供稳定的外部条件。
本次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除了竞技赛,还安排了七个特定场景的比赛,比如工厂环境、仓库区域、医疗场所等,在医疗场所的比赛中,重点考核药品分拣的能力。8月4日,据贝壳财经记者观察,银河通用的机器人队伍正在为药品分拣赛事进行紧张训练。
银河通用机器人高级策略负责人赵于莉对贝壳财经报备人员讲明,竞赛将在与真实药店环境完全一致的模拟场所进行,各个队伍操控的机械臂必须协作执行“按照处方从货架提取相应药品并置入规定区域内”的操作,她表示,这些机械臂能够独立完成抓取药品的动作。
银河通用机器人正在开展药品分类练习,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韦博雅提供图片
机器人虽然曾在药品分发领域有过实际应用,但赵于莉向笔者说明,这次药品分发竞赛与日常的线下运作仍存在若干差异。实际运作时,顾客大多借助网络平台提交订单,机器无需应对实体药方;而竞赛中,因为使用纸质药方,机器必须借助文字扫描技术辨认药方上的药品名称,然后对照库位取药。我们确实为竞赛进行了额外的准备工作,不过这也是很有必要的,赵于莉表示。
银河通用机器人首次亮相世界级人形机器人大赛,我们内心十分振奋。此次赛事不仅将呈现机器人在奔跑、踢球等运动层面的表现,同时也会展示其工作能力,因而意义非凡。
我们能够观察到,仿生机器人正在从精密的动作操控,转向更加智慧化,拥有广泛适应能力,并且可以在实际环境中执行任务的发展阶段。银河通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呈现相关的技术突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韦博雅
编辑 陈莉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