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足球现今于亚洲占据领先地位,中国足球前景却蕴藏诸多变数,也许会重塑亚洲足球的整体态势。
纵观全球足球领域,日本队依靠集体主义观念、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一丝不苟的态度,表现出了远胜其世界排名第19位的实际水平。这支队伍能够与世界级强队进行激烈对抗,毫无疑问是亚洲足球界当之无愧的领军者。然而,明治维新后日本曾短暂成为强国,一度企图在二战期间统治全球,但最终未能实现这一目标,日本足球同样面临无法突破的困境,由于种族体格方面的制约,他们注定无法与巴西、法国、德国这些足球顶尖国家相提并论。
回顾日本队参加世界杯的历史,他们一共上了七回场,四次被淘汰在十六强阶段,三次在小组赛就被淘汰出局,至今没能跨过八强的门槛,这样的战绩比墨西哥队还要差一些。尽管他们大张旗鼓地表示要在2026年世界杯夺魁,但实际情况是,想要进入八强对他们来说仍然是个艰巨的任务,这中间还得仰仗一些运气的垂青。
日本足球的进步并非瞬间完成。九十年代初期,日本足球开始显现出潜力,1998年首次获得参加世界杯决赛阶段的资格,这个时间点仅比中国队实现重大跨越早了四年。进入新世纪后,日本足球迎来迅猛发展,特别是2010年以后,海外发展的球员人数大幅增加。日本国家队的球员来源,如今已有不到两成来自J联赛,其余绝大多数都身在欧洲联赛,并且在欧洲五大联赛中,也时常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不乏表现卓越的人物,是其中的佼佼者,尽管早些时候日韩两国的足球实力不相上下,但是近些年韩国却出现了孙兴慜、李刚仁、金玟哉等众多一流球员,不过从整体上比较,韩国球员出国踢球的数量,还是远远比不上日本。更不用说,孙兴慜这样的超级球员,数十年难得碰上一次,他离开赛场,必定会让韩国足球前景蒙上阴霾。
中国足球近二十年的不断走低让人痛心。即便亚洲区世界杯预选赛的名额已经增至8.5个,咱们国家队的身影依然难以出现在世界杯正赛的名单上。不过,中国足球内部其实拥有非常可观的成长空间。我国人口数量达十几亿之多,疆域极为宽广,各地域培养出风格各异的运动员:东北地区出产的运动员体格健壮,上海市的运动员充满聪慧,广东省多出“小个子猛将”,新疆则出现了像拜合拉木那样身体素质极为出色的运动员。足球是一项强调集体协作的运动,各种类型运动员的组合才能发挥出最强的战斗力。以2014年世界杯冠军德国队为例,他们的后防线拥有三位身高超过1米九的队员,然而担任右后卫的队长拉姆身高却只有一米七。只要我们着力推动业余足球的普及,同时对当前体制加以革新,中国足球必将获得飞速发展,跻身亚洲顶尖强队行列将为期不远。
回顾那个年代,亚洲足球界普遍认为韩国、伊朗、沙特、中国以及科威特是实力强劲的队伍。1982年世界杯预选赛期间,中国队的征程最终未能成功,结果科威特和新西兰获得了亚太区(涵盖亚洲和大洋洲)的参赛资格。需要指出的是,科威特虽然曾经有过出色的表现,但受限于国家人口规模,其成功只是短暂的现象。
现在,由于苏超联赛等比赛日渐兴盛,我们能够有信心地断言,中国足球的前景相当光明。日本足球可能已经达到顶峰,而亚洲足球的振兴,也许可以寄托在中国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