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车、乌拉波、彩色轮胎……老师们自制教具为何火了?

日期: 2025-10-11 05:02:55|浏览: 3|编号: 16393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来源于网络网友,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客服。

火箭车、乌拉波、彩色轮胎……老师们自制教具为何火了?

借助喷射动力前行,高速移动的“火箭车”是展示反作用力的理想对象;在宽8厘米、长6米的带面上,伸出许多短小横向支撑,稍加触碰一端,水波般涟漪接连不断,机械波的生成与扩散清晰可见;把废弃的轮胎涂上色彩,既能滚动又能用于投掷,体育活动因此变得不再乏味……在小学和中学的教室里,教师们亲手制作教学工具,使知识获取和体能训练都充满了乐趣。

物理老师苏奇名自制教具弹性碰撞演示仪

强调再多道理,不如动手试试。北京五中的物理教师苏奇名常这样说,他总把这话挂在嘴边。这些年,为配合教学要求,他制作了诸多教具,让抽象的课本知识变得形象。像“乌拉波”“火箭车”“激光琴”等,都是他亲手打造的演示工具。以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为例,这是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的关键内容。其难点何在呢?苏奇名说明,这些内容相当难懂,孩子们很难把振动和波动联系在一起,在头脑里构成形象的理解;而且,这部分内容是电磁波的基础,必须认真掌握。

物理老师苏奇名演示自制教具“火箭车”(教学使用,请勿模仿)

苏奇名研制出一种“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演示装置”:8厘米宽、6米长的带子,由立柱支撑固定作主轴,宽带子又连接数十条横杆,横杆两端都安装了重物。只需轻轻拨动其中一根横杆,就能看到波浪接连不断向前传播,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现象便直观地呈现出来。这个形似多足生物的展示装置屡次引来学子们喝彩的呼喊,因此被戏称为“乌拉波”。苏奇名透露,为打造这个教学工具,他尝试了六个构思,完成了四个形态,即便是普通带子也奔波多次市场调研。“所有部件都必须按需打造,否则实验过程可能受影响。但是,在欢呼声响起之后,学习上的困难转变成了学生的加分点,有的学生表示,每当遇到和机械波有关的题目时,令人印象深刻的实验画面就会立刻浮现,原本棘手的题目也变得容易解决了。

学生体验“乌拉波”

本学期,苏奇名在自制教具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他引入了“数字化”元素。为了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知电场和磁场,他借助了广受欢迎的虚拟现实技术,成功展示了电场在三维空间中的形态。原本抽象的知识点,因此变得生动形象。

VR技术搬进物理课堂

通州区临河里小学的体育教师蒋超,将废弃的轮胎改造成了别致的训练工具,涂上五彩缤纷的颜色后,轮胎显得格外醒目。孩子们见到后感到十分新奇,非常乐于使用这个新玩意儿。蒋超表示,这种教学用具能够适应各个学段学生的学习要求,一种器具有多种玩法:年纪较小的孩子上肢力量相对不足,可以在翻滚轮胎的活动中加以增强;而年纪稍大的学生则可以通过搬运训练,全面提升身体上下的力量、奔跑的速度以及反应的灵活程度。利用旧轮胎和传统体育设施搭配,可以开发出许多新颖的游戏项目,例如抛沙包进筐、滚球过障碍等运动,显著增强了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幼儿园中,自制教具是众多教师展示才能的重要途径。东华门幼儿园的老师赵智虹设计了一个“电路迷宫宝盒”,这个教具能有效辅助孩子们理解“电路知识”。使用这个宝盒时,孩子们能借助金属棒触碰各种物品,将不同材质的小球送入对应的孔洞。通过观察小彩灯的明灭情况,孩子们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哪些物品具备导电特性,同时也能学到一些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实用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