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球衣价格翻倍!你是否准备好入手世界杯球衣了?
世界杯活动不断深入,相关附属商品也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球迷们历来都热衷追逐的队服。
犯罪小说家Val 对足球衫略有了解。作为苏格兰足球甲级联赛拉茨流浪者队的铁杆球迷,Val 渴望自己的名字能够印在这支球队的主场球衣上。她的理解里,那些最忠诚的追随者表现,并不仅仅体现在用区区一英镑就能买到一个角色模型上,而是体现在每年都投入两万英镑的巨额资金中,并且还要加上税费,以此表达对心爱队伍的鼎力支持。
Val 在拉茨流浪者身兼要职,她坦言自己是独此一份的作家,如此说法实属罕见。和众多苏格兰足球联赛的底层队伍一样,资金短缺始终困扰着拉茨流浪者。先前有赞助商为球队提供球衣,但对方突然终止合作,这一空缺恰好让Val获得了难得的机遇。Val 表示这次举措对她非常有价值,让她获得了大量关注,同时也提升了她作为写作者的公众形象。
然而,当Val不惜代价地将个人标识刻在球衣衫上时,其余的爱好者只能羡慕地选择仿制品。即便如此,为了紧随足球风尚的演变,忠诚的支持者同样需要投入数百元购买自认为有荣誉感的球衣。这种行为已经演变成一种时尚现象。Val觉得,著名球队的服装定价对一般球迷而言非常昂贵,不过他们还是愿意通过这种方式来尽力表明立场,却没意识到自己不知不觉就“上当了”。
部分区域,此类球衣的价位波动更为剧烈,作为备受争议的领域,不断攀升的仿冒球衣(无论源自官方途径还是市面流通),以及其价格差异(与球队人气关联),无疑触及了高度敏感的神经,特别是那些在英格兰顶级联赛中表现突出的队伍。
复制球衣的售价增长历程由来已久。利兹作为首个向支持者售卖复制球衣的足球队,是在1973年。那时,成人球衣的标价是5英镑,约合43元人民币。如今,这件球衣的当前价格,已经比最初增长了十倍以上。
球衣的通货膨胀
足球商品研究专家Peter发现,英超球迷的球衣价格自2011/12赛季起增长了18.5% ,2017/18赛季期间,成人球衣的平均售价为50.90英镑(约合435元人民币)。儿童运动上衣的标价也在同步上涨,往季的仿款运动上衣价格调高了19.8%,其一般售价为40.25英镑(折合345元人民币),与六年前相比已经增长了一倍。
依据英国广播公司所作的年度足球球衣价格统计,英超联赛冠军曼城同曼联以及热刺在上一个赛季里销售的成人复刻款球衣标价在60至66英镑之间,折合约512至563人民币,位列最贵球衣名单之首。此外,曼联出售的儿童版球衣价格最高,为51.78英镑,约合442人民币。
不过,这些年里调整的并只有球衣的标价,其制造与购买的总数也在持续上升。2017年那个夏天,有十支足球队针对当季推出了三种不同的球衣款式,包含主队、客队以及第三(替补)用衣。最初设计第三用衣的想法,是为了避免主客队间球衣的配色方案产生重复冲突。如今,许多俱乐部开始采用多款队服,举例来说,在2011至2012年那个赛季,纽卡斯尔就拥有四套不同的服装,分别是主场的、客场的、第三套以及用于欧洲联赛的专属一套。
此时此刻,限量版球衣的受欢迎程度持续攀升。以西汉姆联“泰晤士铁厂俱乐部”特别版球衣为例,这款球衣发行旨在庆祝该队迁往伦敦东部斯特拉特福德的伦敦体育场。2018-2019赛季期间,曼联那款1968年欧冠复古球衣同样引人注目,售价达到了110英镑,是为了纪念50年前曼联以4比1战胜本菲卡,赢得俱乐部首个欧冠奖杯这一值得纪念的里程碑事件。
英超球衣的标价大幅上涨,但它们并非全球最贵——欧洲其他地区的球迷为购得心仪球衣,动用了更多财力。意大利的球迷平均每件球衣支出66.91英镑,法国的球衣售价达到68.21英镑(折合人民币约582元),德国的球衣价格更是高达71.10英镑(折合人民币约606元)。Peter 认为差异体现在,英国房价每季度稳步攀升。他说球衫价格不断上涨,缘由复杂,球衣制造供应量显著提升,同时,持续抬高仿制球衣售价,用以为相关交易开支提供资金支持。
穿在身上的广告牌
Peter 还考察了英格兰超级联赛俱乐部及其队服市值在合作营销层面的变化情况。这种联系并非单一模式。比如,曼联当前与阿迪达斯达成了十年期的球衣合作方案,总金额达七亿五千万英磅;在这项合作里,该运动服饰企业会提前向球队支付资金,以此保障独家合作权益。赞助商以往或许已通过赛场宣传和球员装备推广等方式获得诸多广告效益,然而当前多数商业合作的核心,在于赞助商旨在借助俱乐部与球员的形象授权,来共享足球俱乐部的知识资产权利。
球衣生产商可以自主决定仿制球衣的标价,进而得到投资赞助的明确收益。这种做法和试图核算诸如“品牌分量”,“风险承担”以及“互动程度”等衡量投资成效的方法大相径庭。谢菲尔德大学统计专家Chris考察了仿制球衣的演变轨迹后指出,这类球衣的交易动态不仅逐步左右,甚至直接规范了每季新款球衣的构思。
Chris 认为足球衫原本属于运动服饰,其初衷是为了方便运动员比赛。后来随着所谓的“球衣市场”兴起,它们转变成了有利可图的商品。这些服装既能当儿童的运动装,也能做年轻人的休闲穿着,甚至受到各个年龄段人群的喜爱,成为时尚潮流。因此,现在的球衣设计都受到这个成熟市场审美的影响,常常借助复古元素来触动人们的情感。他注意到,成年人的喜好促使特别设计的球衣风格鲜明,又因为简约的款式难以突出球衣上各种标志和赞助商的标识,反而让原本平凡的球衣增加了价值。
球衣的革新如今主要体现于市场推广层面,Chris 指出,尽管多数足球队每季都会调整球衣款式,但这类调整通常只涉及局部改动,例如领口造型或装饰元素。
继钱之后
足球衫的样式深受市场推广和赞助方的影响,这一点不足为奇。俱乐部一般有三大营收渠道:比赛收益、媒体授权和商业营销,其中球衣销售往往贡献最大份额。英格兰超级联赛2017至2018年度,二十家足球队在联合球衣合作方面创下了历史新高,体育信息机构的统计表明,那个赛季的总收入达到2点81亿英镑,较上一年度增长了五千五百余万英镑。
究竟是什么人在挪用这些资金呢?实际情况是,尽管球迷们可能会对俱乐部公布的高昂价格表示不满,不过少数生产厂商确实已经从英国限量版球衣的销售利润中拿走了绝大部分份额,这些公司包括耐克、阿迪达斯、彪马,以及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比如New。体育法律专家Jake Cohen指出,通常情况下,耐克公司三个月产生的收益,足以覆盖英格兰超级联赛所有俱乐部下一年度总收入的总和。
据Peter讲,一件60英镑的仿制球衣,其布料、制作和物流开销一般只占5.8%。销售价中大约11.5%是生产者的收益,机构会从售价里抽取3.6%用作授权金。分销商则攫取了可观的比例,售价的22%都成了他们的进项。他同时说明,其他费用还包括消费税、货物配送和宣传开支。
无尽的球衣
虽然球会或许会如大众所预期般稍稍下调球衣标价,然而支持者对于昂贵的球衣持何种态度?
确实,售卖球衣对俱乐部而言意义非凡,不仅在于能为机构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更在于这是俱乐部与支持者之间维系情感纽带的一种途径。有专家指出,足球运动具有传承性,要将其热情传递给下一代。
家里有个五岁的小家伙。这位贝里足球队的铁杆支持者,一直盼着儿子将来也能成为贝里的拥趸。因此,他珍藏的那些球衣,便成了家族爱好的重要载体。他特别欣慰,自己入手的球衣不仅值钱,更能充当一种精神传递的媒介,就像接力赛中的那根接力棒,而这件球衫,正是这个比喻的最佳实体象征。
大概可以说明公众对于复制球衣涨价这件事,并没有表现出非常激烈的反对意见。足球爱好者联盟透露,他们那里收到的关于球衣定价的抱怨并不多。
英国球迷组织一位负责人表示,众多支持者认为运动服价格偏高,并且赛季款式的更新过于密集;对于生产企业和足球队而言,一个相对合理的处理办法或许是在服装的售卖说明上增加“时效性售卖”的标注。通过这种方式,购买全套服装的球迷能够明确了解自己购得的产品,同时也能预判这件球衣的保值期限。这种做法恰好是拉茨流浪者足球队曾经采用过的方法。
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球迷群体主要由英国球迷协会所代表,该组织成员观看比赛的机会比数百万关注英超联赛的海外支持者更为频繁。据英国足球体育商业学院一位员工透露,海外球衫销售情况还受到其他多种条件制约。以托特纳姆热刺为参照物,我们尝试去接触泰国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他除了会通过电视观看热刺的比赛,还会在社交网站上留意热刺的最新消息,而这个少年与热刺产生关联的第一步,就是渴望获得一件崭新的热刺队服。
还有种现象是球迷会买印着某位球星名字的球衣,对某些球迷而言,这象征的超级巨星的身价,其分量甚至超过了球衣胸前所属的俱乐部。“譬如,他们或许会同时购入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的皇家马德里队服、葡萄牙队服,还有里斯本队服,”某人说。从这里可以看出,球员效力的俱乐部其实并不关键,真正重要的,是球员自身的品牌价值。
可是,球衣销量的全球总量已高达数百万件,但名人球员真的能通过球衣销售额补回转会身价吗?这恐怕只是一个难以置信的传说。
体育法律专家Jake Cohen指出,个人知名球员的转会价格不可能与他们的球衣销售收入相提并论。在他看来,假如一个哥伦比亚顶级球员加盟英超球队,该球员的拥趸们极有可能产生200万英镑的球衣销售额。然而,这个数字仅是整体市场销售的一小部分,并且远低于1000万英镑的转会成本。
不过一旦触及球员交易环节,顶尖运动员同俱乐部之间的合作或许至关重要。前威尔士代表队成员贝尔在2013年离开热刺转投皇马时,拿到了高达8600万英镑的报酬,可本季他频繁被放逐,有消息透露他或许正在寻找新的落脚点。据悉,他潜在的去向仅限于三支球队——拜仁,尤文或者曼联。由于这三支球队的运动服均由阿迪达斯提供赞助,而贝尔是该品牌的签约选手。作为与俱乐部合作的企业,他说明必须维护球员的初始形象,从而促进购买行为。
令人欣慰的是,对于那些努力适应不断更迭的球衣和球员名称的观众,Peter指出,阿迪达斯与耐克这两个顶尖品牌,主要服务于少数几个收益颇丰的俱乐部,这就给彪马、茵宝和纽巴伦等规模较小的公司,创造了与众多知名且具吸引力的俱乐部合作的空间。
他分析这或许是个让球衣价格稳中有降的时机,肯定比阿迪达斯和耐克的商品定价要低。“这种竞争加剧的情况表明,往后球衣的整体价位可能不会显著提升,甚至完全不会有增长。”
另,20家英超俱乐部均没有对此事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