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视剧里的足球,为何多是踢来踢去的功夫足球?
周星驰《少林足球》
一大波足球影视剧正在袭来。
一款叫做“懂球帝”的软件应用,4月18日通过其官方账号宣布:据了解,过去六个月里,经过主管部门登记的以足球为背景的电影和电视剧已经超过数十部,一种“足球主题热潮”正在形成,喜爱足球的观众们,你们感到高兴吗?
应该开心吗?
各位且看:
图片来自“懂球帝”微博。
电视剧《一脚定江山》(计划重新拍摄),剧情围绕在英格兰曼彻斯特找到一双金制球鞋展开,描绘了千年以前踢球的历史。
不知这是在说曼城还是曼联,老弗格森需不需要露面,还有这部电视剧是否涉及时空转换,让英超选手跑到开封参加比赛?
同类型的影视作品还包括电视剧《大宋足球先生》,这部作品号称描绘了宋徽宗那个时代的蹴鞠风华。实际上,这根本就是在塑造“追风少年”高俅的形象。
本人曾经拜读过《一代球神张铁汉》,据了解这部穿越至宋朝进行足球运动的网络连载小说,也即将被搬上荧幕改编为电视剧,让人有种仿佛即将观赏到《步步惊心》的预感。
唉,千万不能纵容这种虚假的足球影片,以免在“抗日神剧”之后,又冒出“国足神剧”。
存在以足球为主题的神剧,或许还有以足球为题材的荒诞剧作,例如有部影片名为《足球日记》,据说马拉多纳“或许会参演”,另外还有一部电影叫《足球之恋》,传闻梅西“可能会出演”,由韩乔生担任主演。
这……是让我们掏钱去电影院,听韩乔生老师用闪电般的语速分析影片吗?把马拉多纳和梅西凑到一起,算是中阿两国的合作电影吗?你们以为是拍某个喉糖的广告片,让大罗、小罗、卡卡、内马尔在屏幕上无谓地发笑吗?
长期以来,内地与香港两地都制作了诸多以足球为题材的影视作品,然而此次的呈现方式却格外迅猛,前所未有。
《京都球侠》海报
一些年纪稍长的人,应该都看过《京都球侠》,这是1986年谢洪执导的电影,可以说是当时春晚相声小品里顶尖男演员的集合,包括姜昆、陈佩斯、唐杰忠等。
香港电影《波牛》
很多人认为《京都球侠》是武术踢球题材的奠基之作,这种看法并不准确,早在1983年,由元彪主演的香港电影《波牛》就已经是首部融合了中华武术与足球元素的作品。
审视一下涉及功夫足球或古装足球的影视作品,最顶尖的成就可能还是《少林足球》
这两部功夫足球片都不及2001年周星驰、赵薇等人主演的《少林足球》那么成功,毕竟“星爷”不会承认借鉴了《波牛》,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该片受到日本漫画《足球小将》的影响,尤其像大空翼的冲力射球这一情节。
中国影视创作者在拍摄宋代题材的影视剧时,只要不是严肃的历史正剧,几乎都会融入蹴鞠的情节,1998年和2011版的《水浒传》就是如此,戏中展现的蹴鞠场面十分精彩,但与史料记载的踢法完全不同,甚至有些关于杨家将的影视作品,把杨门女将设定为现代女足世界杯的绝对主力。
令人惊讶的是,吴宇森执导的电影《赤壁》中,竟然出现了踢球这项活动。
审视一下所有涉及功夫足球或古装足球的影视作品,最顶尖的当属《少林足球》;时至今日,恐怕很难有其他影视作品能超越它;尤其在创意层面,它甚至比《足球小将》还要出色。
后来,部分人将目光投向了现实题材,考察国内影视剧中关于足球的影片,可以发现它们基本上在市场上表现不佳。
谢晋生前执导的最后一部电影《女足九号》
诸如1996年吴大维有部作品名为《我也有父亲》,2000年曾志伟、李湘等人参演了《攻守互换》,谢晋离世前掌镜的最终影片《女子足球队九号》,以及刻画新疆少年踢球的《买麦提的2008年》。它们经常在电视的影视频道里露面,这并非表示足球题材的影视作品不受关注,主要因为当时中国电影与中国足球相似,都长期处于低迷状态。
当前,得益于《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获得批准的有利时机,众多影视作品的出资者也计划借助中国足球这股东风。
眼下,我忽然记起《体坛周报》资深记者马德兴老师曾有的论断,那是关于春晚与中国男足的关联。他提出过一个观点,称每逢春晚涉足国足话题,国足在来年春节后总会遭遇不顺。不论节目是褒扬还是嘲讽,这个现象似乎反复出现。这种联系仿佛变成了某种定律。
作为球迷,自然盼望国家队伍能表现出色些,否则万一某位有见识的人再次归纳出某些影视作品怎样让中国足球背黑锅的套路,实在会让人感到茫然,究竟该责备哪一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