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出未来!南安这15名足球少年缘何能圆梦大学?
高考刚刚结束,南安就有一位考生拿到了录取通知。最近,各个大学开始公布2025年体育单招中足球项目的录取情况,到6月10日为止,共有15名通过南安市校园足球系统培养的学生成功进入了心仪的高校。
在宝莲中学足球场上,一群学生正在训练。
夏季阳光炽热,南安市宝莲中学校园内足球活动持续火热。课间休息时段,总有很多学生参与踢球。放学后的训练区域,超过六十名校队成员分成几组,展开激烈角逐。
今年,我校有8名学生借助足球单招途径进入大学,录取人数已经连续两年在泉州地区名列前茅。宝莲中学校长李华凉谈到,对于学生参与踢球这件事,学校始终抱持支持立场。学校不仅每年都会举办校园足球竞赛,还特意将课间休息时间延长,以便学生可以通过足球等体育活动来释放压力。在教职工参与的男女混合足球比赛中,老师们也亲自参与其中,以此方式激发校园内的“足球风潮”。
我从幼年时期就十分喜爱踢球,进入中学阶段了解到借助足球专项招生能够进入高校就读,于是选择了这个方向。今年,来自宝莲中学的黄紫彬成功被首都体育学院录取,他表示,进入大学之后,他接下来的打算是投身军旅实现报国之志。
二零二零年,徐巧龙凭借足球特长生资格进入甘肃天水师范学院就读,学成之后,他重返母校宝莲中学,担任足球特长生的专项指导教师。前年刚离开校园之际,南安足协霞美分会以及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十分关注二零二五年毕业生的升学前景,因此聘请他协助原任教练一同负责该届学生的训练工作。徐巧龙表示 今年足球单招的专项考试安排在天津、沈阳等城市,他们陪同考生一同前往考场,目的是为了帮助考生提前熟悉环境。
南安校园足球里,关于成为前辈的故事为数不少。眼下,经由足球单招进入大学的学生,毕业后有将近十位回到南安从事足球教练工作。这是南安市校足办工作组组长林艺雄透露的信息。南安校园足球的人才培养,正逐步构建起完善的循环体系。
在南安市体育中心、南安二小等运动场地,孩子们在周末、假日及寒暑假期间参与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活动,通过大量练习增强运动能力,逐步提高比赛技巧。市校足办为此安排了十多位专业指导老师,其中有三名曾到国外接受过足球训练。
蒲康来自华侨中学,今年成功进入湖南科技大学就读,他表示,得益于“满天星”训练营教练的耐心教导,他在小学和初中时期构建了牢固的知识根基。
踢足球,场地同样非常重要。记者在宝莲中学观察到,这里有5人制、8人制和11人制的灯光足球场地。为了更真实地模拟比赛场景,11人制的球场还铺设了人造草坪。
近些年,南安不断加强公共体育场所的完善,现在全市共有体育设施5321处。其中,专门用于学校足球活动的场地达到225片。自2018年以来,南安已有61位学生借助足球特长考入高校。借助南安市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框架,足球小将的前景越来越广阔。(记者 朱晓西 李想 通讯员 曲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