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哨方法:
1.比赛开始——长音比较响;
2.严重犯规或危险动作——有力洪亮;
3.一般犯规——短促响亮;
4.进球——长音响亮;
5.有争执——短音响亮;
6.上下半时结束——先短后长。
裁判吹响哨声之后,通常会立刻挥动手臂,观众看到动作就能明白裁判员对犯规或违规的选手作出了何种处置,是判罚点球,还是任意球,抑或是角球,或者是掷界外球等等。动作必须坚决,表达要清晰,界限要分明。当球员和观众能够明确识别出明显的犯规行为或违规行为时,裁判就不必再进行重复示范,因为这样只会造成场面混乱,引发争议,并且拖慢比赛节奏。裁判的示意动作是用来引导后续环节的,并非针对当前发生的状况,因此无需向球员或观众说明其判定结果。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干扰比赛进程,让比赛能够顺利快速地进行。
主裁手势动作:
1.直接任意球——前臂前平举(或侧平举),并指向罚球方向。
间接界外球,包含越位情况——举起单臂伸开手掌,将球踢出,然后被其他队员触碰或踢到,或者直到球成为死球为止。
3.角球——臂斜下举,指向角球区。
4.球门球——臂前平举指向球门区。
5.进球——臂前平举指中圈。
巡边员会挥动旗帜,当裁判员觉得不该处罚时,他会发出放下旗帜的信号——用单臂斜向下边左右摆动来表示。
当参赛者违规行为经评估后决定不执行对方获益的判罚时,可以引导参与者继续进行比拼——采用双臂向两侧平伸后向前摆动的动作(无需吹响哨子)。
当需要对队员进行告诫时,需将黄色记分卡展示给队员看,随后把注意力转向记录处;当决定罚下队员时,应当将红色记分卡展示给队员看,接着把视线转向记录处。
执行点球判罚时,裁判员的手臂会清晰地指向主罚位置,裁判员可以选择不移动到那个地点。
10.比赛时间终了——单臂上举握拳。
边裁旗示的动作和含义:
界外球时,需要举起旗帜,表明球已经越界,然后通过横向展开或转动身体向前平举旗帜,来指示发球的方向。
越位位置由裁判员旗示明确,裁判员举旗示意越位,比赛随即暂停,随后将旗指向具体越位位置:如果是在远端队员越位,裁判员会将手臂向斜上方举起;如果是在中间队员越位,裁判员会将手臂向前方水平举起;如果是在近端队员越位,裁判员会将手臂向斜下方举起。
犯规时,队员会将旗帜举起,并左右摆动,以此表明自己已经犯规。如果裁判员认为需要,哨声响起比赛暂停后,裁判会将旗帜指向罚球的区域。如果裁判员示意不进行判罚,队员应立刻将旗帜放下。
举起旗帜示意球已越界,接着将手臂伸平指向球门方向,以示进行球门球。
球出界时,裁判会举起旗帜示意,接着指向靠近一方的角球区域,示意由进攻队伍执行角球。
6.进球——臂平举直接将旗指向中圈,示意球进门。中圈开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