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胆子!李在明撕毁印有中国国旗横幅,自找难堪

日期: 2025-10-20 19:04:03|浏览: 7|编号: 16506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来源于网络网友,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客服。

好大胆子!李在明撕毁印有中国国旗横幅,自找难堪

尹锡悦现已卸任,但其部分支持者依然存在,他们正将攻击目标指向中国。

韩国保守势力为何持续将中国当作攻击目标,从过去的军事威胁担忧,到现在社会层面的摩擦冲突,这种对华负面认知的根源究竟是什么?

01、“自由大学”对东大撒野

尹锡悦由于十二月份的非常时期,遭遇了严重的政治困境,遭到罢免,现在仍然承受着拘捕的要求。

但尹的残余力量,并未随他一同消亡,反而在隐秘处活跃,将目标指向了中国——将原本是韩国国内权力纷争的混乱局面,转变为针对外部的侵略行为。

那个在2025年1月诞生的“自由大学”,属于典型的大学生右翼组织,参与者以年轻人居多,社会经验尚浅,却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幌子,实际上是尹锡悦拥趸的政治臂膀。

7月22日晚上8点整,一个团体来到首尔中区中国驻韩大使馆周边举行集会活动,他们扯掉了上面印有中国国旗和我国外交官肖像的条幅,给出的解释是“为了反对选举中的违规行为”。

目前,韩国执法部门针对“自由大学”,就其涉嫌冒犯外国使节一事,已启动正式调查程序。

这看似是有关中国的风波,实际上是用民族主义作为幌子来掩盖国内问题——企图抹去尹锡悦的不法行为,将矛头指向外部。

今年期间,韩国网络平台上针对华人的负面评论显著增加,城市街道上的滋扰行为也屡见不鲜。据《南华早报》五月份的报道,许多居住在韩国的中国人已经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种心态并非天然形成,保守派刻意将局部冲突渲染为整体性风险,促使社会心态逐渐滑向两极分化。

这种套路并不新:

文化方面:刻意渲染所谓“文化归属”争议,将别国古老习俗伪装成“韩式首创”。

经济领域:把贸易逆差甩锅给“中国不公平竞争”;

外交领域:刻意渲染中韩在半岛问题上的分歧。

02、挑衅的老剧本——萨德事件

早在2016年,美国就促使韩国安装“萨德”导弹防御系统,表面目的是防范朝鲜,实际上其雷达监测能力延伸至我国中心地带。

乐天集团给予场地支持后,中国民众和政府展开实质性的回应:店铺纷纷歇业,经营活动受到限制,品牌直接撤离中国本土市场。

这场政治决策直接引发经济阵痛:

旅游:中国游客锐减,韩国一年损失上千亿韩元;

文化出口:明星节目在华停播,演出受限;

贸易:对华出口下降23%,顺差几乎归零;

制造业:三星等半导体巨头在华竞争力被蚕食。

韩国相关单位曾经推算过,单单旅游行业和文化领域的直接损失,就达到了七万五千亿韩元。

而韩国的三任总统,有着不同的态度,却让中韩关系走向更糟。

朴槿惠决策部署萨德,中韩关系急转直下;

文在寅时期,虽试图缓和,但部署既成事实,难以逆转;

尹锡悦的亲美态度更加突出,推动萨德部署常态化,导致局势更加紧张,最后因对内对外政策全面受挫而被迫下台。

韩国相关报道反复提及,该国在处理与美中关系时感到十分为难,美方声称的庇护并不实在,缺乏足够效力,而中方实施的回应措施却精准地触及了其经济核心要害。

当前,我国在导弹及反导技术方面取得显著进步,东风导弹系列已使萨德系统的价值大打折扣。

换言之,萨德对中国构成的挑战并不显著,但它对韩国经济造成的损害却持续不断——这是尹锡悦及其支持者不愿面对的事实。

03、李在明的两难

尹锡悦被罢免职务后,继任者李在明原本打算推行更加实际的与中国交往策略,着重发展经济协作,并关注朝鲜半岛的安定局面,主张双方存在共同好处。

但他面临的局面很尴尬:

国内右翼势力不断制造涉华冲突,给他施压;

美国持续强化美韩同盟框架,要求韩国配合战略部署;

民众情绪在民族主义情绪的驱使下起伏不定,支持程度已经跌至56.5%,创下其上任后最差的记录。

李在明既要维持经济交往稳定,又要避免被指为“亲华”,处境十分艰难,如同在钢丝上行走。韩国警方的举动,是他传递的正面信息。

而中国已多次明确:任何损害核心利益的行为,都必将付出代价。

以往的萨德事件已经昭示,政治上的无礼举动得不到战略上的安稳,反而招致了真切的经济上的亏损。

现在,中国的经济体量、科技水平、产业链地位更加稳固,应对手段也更加丰富多样,韩国在贸易、投资或文化往来等方面都离不开中国的支持。

韩国极右翼若将反华作为政治资金来源,只会使该国在国际关系与经济层面更加不利,情况将持续恶化。

对内,制造社会隔阂,使年轻群体对现实的中国了解不足;对外,破坏合作氛围,导致经济振兴的机遇消失,在美中竞争里,完全沦为任人摆布的物件。

李在明若想摆脱当前困境,需有效控制极端右派的政治干扰,要在中美两国间寻求真正的均衡位置,不能任由情绪左右自己。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实用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