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漏点了?京沪争议判罚看新规:到底啥叫手球,权威解读来了

日期: 2025-11-20 15:05:32|浏览: 1|编号: 16865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来源于网络网友,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客服。

裁判漏点了?京沪争议判罚看新规:到底啥叫手球,权威解读来了

6月15日,腾讯体育发布消息称,中超联赛第13轮,国安与申花展开对决,这场比赛乃是国际足联新竞赛规则落地后,在中超联赛举行的首场赛事。在本场比赛当中,出现了2粒存在争议的手球判罚,下面,就让我们借助这两个判罚,对新规则之下的手球界定情况进行一番复盘。

在本场比赛的第7分钟时,比埃拉与奥古斯托于禁区前沿接连做出配合,最终比埃拉踢的射门击中了禁区内艾迪的胳膊,然而主裁克拉滕伯格却拒绝进行吹罚给出点球,要知道,国安与申花的这场比赛,属于中超首场履行2019 - 2020新的竞赛规则的比拼。

克拉滕伯格在观看VAR后,并没有判罚点球。

然而,比赛中断之后,克拉滕伯格是在获得VAR的提醒情况之下,去到场边查看慢镜回放的,在经过一分钟的认真仔细甄别过后,克拉滕伯格呢,仍然拒绝判罚点球,维持他自己原来的判定。可是,从慢镜回放去看,这个球确实是打在艾迪的胳膊上面的 。

争议手球瞬间

新规则下手球无有意无意之分

国际足联新的竞赛规则,针对“手球”的描述有了较大变动,去掉了一些描述内容。新规则表明,鉴于难以对球员心理活动加以界定,“故意手球”中的“故意”这两个字被删去,转而统一界定为“手球犯规”。

手球犯规:三种情况均适用

根据新的竞赛规则,以下三种情况将被界定为首球犯规:

故意借助手部去触碰球,或者凭借臂部来触碰球,其中涵盖了手部朝着球进行移动的动作,也就是手打球这种情况。

先是手触球,或者臂部触及球,且正是那种手或者臂部所处位置致使身体呈现出不自然的扩大态势,也就是扩大了防守面积 。

3,手或者臂部位于肩部以上/以外(手臂处于非自然位置)。

就拿国安申花那场比赛里7分钟时出现的手球争议来说,视频资料清晰地呈现出,艾迪的手离开了自己的躯干,由此拓宽了防守的面积范围,这符合第二项情况,也就是“手或者臂部触碰了球,而且手或者臂部所处的位置致使身体呈现出不自然的扩大态势。”。

这个角度可以比较清晰的显示艾迪犯规时手臂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场比赛的下半时,时间为88分钟的时候,国安队的后卫王刚,在禁区之内出现了一次同样的“手球犯规”情况,主裁判是克拉滕伯格,在VAR介入之后,同样没有做出判罚点球的决定。

由视频画面所呈现的情况来看,王刚身体的首个接触球的位置,分辨不出究竟是手臂还是臀部,这构成了此次判罚当中存在争议的要点。

按照新的规则界定情况,当球员的第一触球部位是有效部位(也就是头、身体、脚)之后,球直接打到了手或者臂部,这种情况下是不属于犯规的。在该个案例当中呢,因为没办法界定球员的第一触球部位,所以判罚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详细规则解读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实用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