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校园足球凭什么登上杂志封面?揭秘成功秘诀,分享成长故事
更多新闻 尽在“东港发布”视频号
在东港区枣庄路小学的绿茵场上,有孩子们追着球奔跑的身影,这是日照市体教融合实践的生动切片。东港区连续两年把校园足球普及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还投入了专项经费。并且到构建“幼儿园启蒙—中小学竞技—专业队输送”这样的全链条体系,日照的体教融合从来没有停留在“体育课加码”的浅层,而是以“体育为桥”,去重构教育的价值维度。
东港区“菁英杯”登上教育部主管期刊《校园足球》封面
日照东港有着独特之处,这独特之处在于,它跳出了那种“为体育而体育”的误区,并且将体教融合嵌入到城市教育生态的底层设计之中。不是像零散的运动推广那般,当地是从源头进行布局的:幼儿园借助“体适能 + 趣味足球”找准切入口,采用游戏化的方式来消除孩子对体育的那种距离感,中小学构筑起“课程 + 社团 + 赛事”这样的三维网络结构。就如同东港区枣庄路小学这样,使足球课变成必修课,“校长杯”涵盖四成学生群体;凭借与山东体育学院、青岛青铁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展开合作,开通“专业教练进校园”以及“后备人才输送”的通道,从而让“喜欢踢”能够衔接上“踢得好”,“踢得好”同时也不会妨碍“学得优” 。
进行青少年足球交流赛的是青岛市南区和日照东港区,《校园足球》对此作出报道,当中提及,东港区有34所全国足球特色学校,这些学校年均输送20余名后备人才,同时,“学习成绩与足球技能同步提升”成为了家校之间的共识,在这种情况下,体育不再是学业的“对立面” ,而是成为了培养坚韧、协作、抗挫折能力的“育人场”。
东港融媒的记者,走访了新营中学,还走访了日照港中学等学校,发现这些学校足球队里,有不少主力球员格外亮眼,他们能够在绿茵场上,展现出出色的球技,不管是精准射门,还是团队配合,都透着专业的范儿,回到课堂上,也丝毫不含糊,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异,有的还常年稳居班级前列。
对日照来讲,体教融合可不只是在校园而已 ,它跟“现代化海滨体育名城”的城市定位同步 ,使得孩子在绿茵场上获得的不单单是健康的体魄,而且是对城市体育文化的认同以及传承 。
来源:东港发布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