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条军规严管风纪!中国足协公布新版纪律准则
对裁判员进行口水攻击,最少要被禁赛一年以上,还要缴纳至少两万元罚款;对竞争对手施加暴力行为,最少要停赛三次
十六日当天,来自中国足协的2021年度《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公布之后,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中国足协公布的2021年度《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
过去的一年里,通过中国足协开出的罚单数量观察,违规违法行为呈现减少趋势,不过又冒出了新的麻烦。特别是几起牵涉到多名参与者的不法行为,不仅损害了比赛的公正性,还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因此,2021年《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的颁布,不仅是对先前文本的修正和提升,也使得往后赛场上的不文明举止受到严格约束。
“严”字当头重拳打击违规行为
《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是足协纪律委员会履职的核心文本之一,为纪律处分提供关键参考。该准则每年都会根据上一年实际工作情况与条文间的契合度进行调整。
过去一年,因为新冠疫情等各方面原因,中国足协没有发布新的纪律规定,在处理违规违纪事件时,措施也相对宽松。
二零二零年十一月十二日夜间,于中超收官战的冠军对决里,江苏苏宁以二比一击败广州恒大,赢取了俱乐部历史上的首个中超冠军奖杯。照片出处:
由于竞赛规则调整,以及比赛时间急剧缩短,各支队伍去年参与赛事的次数显著降低,倘若完全依照既定规范和惩戒措施“拘泥细节”,队伍将遭受严重损失。
另有一种情况,如果随意降低惩处力度,反而会埋下更严重的隐患和纠纷,这更加违背了中国足协纪律规范及处分规定的核心精神。
预感职业联赛或将持续特殊赛规,新版《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两年后将予公布,至于下一年中国足协对违规行为是严是宽,自然引来外界密切注视。
《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部分条例
依据足协今日公布的2021赛季纪律规章,若球员对敌手施以暴力,最少将停赛三个月,并处以三万元罚金;倘若对赛事裁判动用暴力,最低需停赛半年,罚款不少于十万元;要是向裁判吐口水,起码停赛一年,罚款不低于二十万元……
对于赛场内时常出现的激烈对抗和斗殴现象,足协在相关规范中明确指出——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在比赛开始前、进行中、暂停期间、半场休息时或结束后若有参与斗殴行为,最少会受到停赛或禁止进入替补区域八场的处罚,同时还会被处以八万元的罚金。
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始终坚持,针对联赛中的违规行为,将重点惩处六种情形,包括对裁判员进行批评、谩骂,实施暴力举动,吐口水,以及做出侮辱性动作。
五章节内容,包含115条具体规定,2021年《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在许多方面沿用了旧版处罚规则,体现“严格管控”理念,同时明确了赛场失范行为的界限。
江苏苏宁的球迷在观赛区竖起标语,要求制止赛场上的恶性事件,营造健康的足球氛围。泱波供图
旧条例新解读场内场外无死角
2021年度《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针对比赛中的违规违纪行为作出了处罚规定,这一内容与上一版本相比变化不大,不过其中一些条款在当前赛事背景下,仍然需要特别关注。
依据第59条,若运动员或裁判借助公共传播平台,在赛事期间于场馆内外从事具有煽动性质或引发冲突的活动,导致不良影响,则最少会受到停赛或禁止进入替补区域18个月的处罚,同时会被处以至少30万元的罚金。
上赛季中超联赛期间,部分球员与俱乐部职员就比赛里的一些有争议的决定,通过社交平台宣泄过负面情绪。
鲁能球员在社交媒体表达质疑
比如在中超第二阶段冠军组的山东泰山和北京国安的较量中,因为对裁判的决定感到不公,鲁能的队长蒿俊闵赛后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留言称:“如果继续这样进行的话,就没什么趣味了。”之前曾是国家队成员的鲁能队友金敬道迅速进行了转发,并提出了质疑:“这是能力不足还是品格缺陷。”
北京国安队的官方微博账号还发布过这样一条信息,称“阴霾不会永远笼罩整个世界”;俱乐部的主要负责人周金辉也在公开平台上表达过观点,认为“竞赛可能会失利,但坚决不能容忍邪恶现象的发生”。
这些外围的议论不但不能妥善处理裁判的决定,反而使比赛中的争议陷入一个不该有又难以控制的公开讨论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联赛的正常运作。
2020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苏州赛区正式拉开战幕,武汉卓尔队身穿橙色战袍迎战青岛黄海青港队,该队着白色球衣,此场比赛由中新社记者泱波进行摄影报道。
在上一个赛季的青岛黄海与武汉卓尔保级关键战中,双方教练组曾集体进入赛场,要求球员停止比赛,这一举动造成赛事暂时中止。
依据该规则第64条——若参赛队伍中途停止竞赛,并且持续的时间超越了裁判所设定的时间限制,达到了五分钟以上,那么这种行为将被看作是比赛放弃,随之而来的后果是取消其注册资格,并且会被处以经济处罚。
今后,对于前述作为,中国足协极有可能依照新版的《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给予相应的惩处。
增加“纪律约谈会”制度
增加“纪律约谈会”制度进一步保障当事人权利
2017年补充了听证环节的规则之后,中国足协在2021年公布的《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中,又设立了“纪律沟通会”这一机制,更加注重维护相关人员的权益,同时也优化了纪律监督机构的运作流程。
依照最新颁布的《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第102条关于“纪律约谈会”的详细规定,纪律委员会视具体情形有权召集约谈会议,针对存在违规违纪嫌疑的个人实施约谈沟通,同时给予口头警示。
如果某人清楚表明不会出席约谈会议,或者收到会议通知后12小时内没有确认,就等于他放弃了约谈的机会,这种情况不会妨碍纪律委员会依据他违规违纪的证据进行相应处理。
突发状况下,纪律监督小组有权即刻要求相关人士接受谈话。这种谈话可以通过当面交流、电话沟通、网络视频会商等途径进行。
与生硬的规章制度相比,通过纪律面谈,官方能够以更贴近运动员及团队的方式,表达足协对于违规行为的立场,使涉事者更明确地掌握规范,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防止此类情况再次出现。
中国杯上,韦世豪恶意背后飞铲
2019年举行的中国杯赛事中,韦世豪为国家队效力期间,对乌兹别克斯坦的球员实施了一次飞铲动作,直接致使对方脚踝部位发生骨折。荷兰籍的斯内德球员目睹了该事件的发生,在社交平台微博上表达了其震惊的情绪,并提出了疑问:“这真的是中国的足球水平?”这简短的七个字,公开指出了中国足球领域存在的一个极为难看的问题。
近些年,球场上的暴力行为、对对手的羞辱、对裁判的质疑等问题频发,持续损害着中国足球的声誉,甚至可能危及这项运动正常进步的基础。
作为踢球的人,管理心态和敬重对手,本该是必须学习的内容,要确保每场球赛、每个行为都站得住脚。二零二一年《中国足球协会纪律准则》既是规范,也是参照物,暴露了国内足球存在的问题,也为从业者界定了不可逾越的界限。
一场体育比赛的有序氛围,必须依靠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努力来维持。清除赛场上的不良现象、去除负面效应,需要投入更多资源、耗费更多光阴,中国足球前行的道路,依然十分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