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微型机器人进行足球对抗、家长与孩子共同进行足球竞技、不同学校之间开展“班级杯”比赛……9月27日下午,伴随着赛场上的热烈呼喊,北京市“校园足球主题月”活动在北京学校正式拉开帷幕。
推行北京市“身心健康二十条”“体育八条”的具体行动,新学期班级比赛首月将足球作为重点项目,围绕“京彩足球,梦想启航”这一中心思想,启动新赛季。这个月度主题活动将于九月十九日开始,一直持续到十月三十一日,其范围涉及整个城市的所有中小学、中等专业学校以及特殊教育机构,并号召幼儿园也积极参与,目的是借助足球这一媒介来强化教育作用,寻找校园足球“新方向新特色”的发展道路。
足球特色“班超”开战
典礼由清脆可爱的儿童歌谣拉开序幕,众多师生举着硕大的北京学校旗帜走向场地中心,周围响起阵阵欢呼,旗帜前,孩子们立刻冲出,展开带有足球图样的伞……活动场所遍布孩子们朝气蓬勃的身影。
启动大会期间,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公布了这个月各项具体安排。本市足球重点学校“班超”队伍正式开始比赛。今年十月上旬,学校将举办“班超”联赛,各校需以班级组队参赛,小学低年级可进行趣味足球活动,场地不足的学校可举办颠球、运球等个人技能比赛,十月中旬到下旬,各区教育部门会组织各校冠军队进行区域对抗,十一月初,北京市少年宫将负责组织区冠军队的交流赛事,提供更广阔的竞技舞台。
本次竞赛活动覆盖范围很广,同时也能充分激发同学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在投入比赛时懂得遵守规则、尊重对手、认识胜负,进而塑造他们敬重体育、刻苦训练、乐于竞技、追求进步、协力奋进的体育观念和健身方式,最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
为确保班级赛事顺利开展,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制定了专项工作计划和相关财务支持措施,各学校均获得专门资金支持。自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所有中小学需遵循市教委的统一规范,结合各自条件制定具体执行方案,并以学期为周期实施阳光体育班级竞赛活动。因此,市里、区里、学校、班级这四个层级的校园体育竞赛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并完善,展现出“各区都有独特之处、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名片、各班级都有比赛活动、所有人都能加入其中”的积极态势,并且这也对青少年体育竞技活动实现全面化、规律化、品牌化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主题月期间,北京市教委将联合市足协及国安俱乐部举办“班超”入“中超”特别活动,安排学生在国安队主场的工人体育场中场时段进行校园“班超”比赛,同时邀请四百名中小学生到场观看,以便让青少年能亲身感受职业足球的吸引力。
引导家校社花式玩转足球运动
表演时段,机器人与学生们同步欢乐跳舞,兴致高涨之际,它们还即兴表演了几个俯卧撑动作,引得台边观众阵阵发笑;体育场地另一边,机器人也在参与活动,3对3足球赛事同时展开,场外小学生们精准操控下,红蓝两方的小型机器人直奔场地中央的足球,模样十分可爱。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王攀表示,此次主题活动新增了“人工智能结合足球”的创新元素,倡导学校尝试运用智能技术开展互动式教学,借助科技手段改进足球教学和训练,并组织机器人参与科技足球竞赛,包括无人机足球、微型足球车、水上足球等项目;此外还启动了“足球小记者与小裁判培养计划”,借助专业指导帮助青少年参与赛事报道和裁判工作,增强他们的综合实践技能。
据新京报消息,这个月的主题活动特别注重校园文化环节的构思,把足球的内涵和学校的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这个“足球主题班队会”将成为关键教育平台,需要各班级围绕“我与足球”“足球伴我成长”“团队的作用”等主题举办深度研讨活动,让学生讲述练习过程中的失败与成功,分析“个人才能与集体配合”的相互关系;那个“亲子足球嘉年华”会邀请家长参与志愿服务和裁判工作,在周末及放学后组织亲子游戏和亲子足球比赛,以此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那个“足球主题作品征集”活动向所有学生开放,征集绘画、文章和照片,提倡加入鸟巢、中轴线等北京特色,现在已经开始使用“丘瑞斯”微信小程序接收投稿,各区及学校将借助官方账号挑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活动开展以来,各中小学会将相关安排融入本学期教学安排,制定符合本校情况的实施方案,联合思想品德教育、体育锻炼、艺术培养等板块,搜集足球教育中的成功经验,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参与过程中体验乐趣,实现全面发展。各个区教育局以及中小学机构会借助官方微信公众号这类途径,不断发布关于主题月份活动中的精彩赛事回顾、杰出的文化创作以及富有教育意义的成功案例,以此增强校园足球的社会关注度,促使整个社会更加重视并支持校园体育事业的发展。
全市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校已达494所
启动仪式中,各位来宾一齐为“班超”启动比赛,在观众席上师生的喝彩声中,北京市“校园足球主题月”活动宣告启动。胡欣棠同学,北京学校四年级三班的学生,谈到自己在足球赛中的感受时说,团队配合在竞技中至关重要,她为自己能成为队伍里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她分享道,赢得比赛时心情愉悦,而失利时更能激发自己的斗志,通过这些经历让她领悟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
北京新京报消息,市教委相关人士透露,北京市校园足球将“通过足球培养人才、借助体育塑造品德”作为核心宗旨,运用“开拓新领域、注入新活力”的思路,丰富校园足球的内在意义与外在形式,视其为校园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广泛参与、每班组建队伍、每校开展比赛”的良好态势,使足球活动成为汇聚团队精神、展现校园生机的重要载体。目前,整个城市已经建立了四百九十四所具有国家水准的校园足球示范学校,在上半年,总共进行了超过四万五千场的足球班级活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草地上进行锻炼,通过体育活动提升身体素质,完善个人品格,磨砺意志品质,并且结交了更多的朋友。
北京市教委负责人李奕在讲话中提到,校园足球是实现“健康优先”教育思想、促进体育与教育结合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锻炼青少年集体观念、奋斗品质和优秀品行的有效方式。比赛结束铃一响,不论胜负,他们都是集体中的佼佼者——取得胜利时,大家一同欢呼雀跃,共同享有团队的成就感;遭遇失败后,彼此安慰鼓励,承诺再次较量。在班级足球联赛的赛场上,这些青少年挥洒汗水展现着集体主义精神:以集体为阵地,以合作为武器,在奔跑与配合里,描绘出属于年轻与团队的激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