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输送国脚的摇篮,助力足球特长生逐梦飞翔

日期: 2025-10-13 09:05:20|浏览: 5|编号: 164186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来源于网络网友,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客服。

校园足球:输送国脚的摇篮,助力足球特长生逐梦飞翔

?新合村小学六年级三班进行足球主题班会。

?34名国脚的摇篮、100余名足球特长生圆梦大学

新合村小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基础学校,该校将“快乐足球”设为特色项目,因而成为国内知名的校园足球学校,姚道刚、冯志刚、雷腾龙等34位国家足球队成员都毕业于此校。

新合村小学早在70年代便着手推广足球运动,起初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后来逐渐在比赛中取得佳绩,如今已有半数以上学生参与球队,足球已融入学校日常,“读书、踢球、做人”成为学校育人宗旨。现在学校有24个教学班,学生总数超过一千人,每个班级都组建了一支足球队伍,另外还选拔成立了6支代表学校参赛的足球队,每天放学后有超过一百名校队队员会在运动场上进行两小时的足球训练。

新合村小学借助校园足球,向国家足球队提供了众多优秀选手,同时帮助超过一百名足球技能突出的学生,实现了进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以及国防科技大学等近二十所高等学府的梦想,为他们的人生道路开启了希望之门。

?小选手们在福田“校际杯”赛场上你争我夺。

?国少队员的摇篮,6名校园足球队员转会中超

深圳市福田区第十四届小学足球“校际杯”比赛,以及2018至2019年深圳市校园足球联赛(福田分区),于10月25日在深圳市中心公园足球场完成最后比赛。

这项活动由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文体局)和福田区教育局牵头,朝向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执行,9月26日启动,在超过一个月的时段内,14所学校的代表队进行了37场激动人心的较量,总共打入了232个进球。

本次赛事展现出福田区域各校队伍竞技能力显著提升,彼此间的分差逐步减小。福田区“校际杯”足球赛持续举办已达十四年,始终扎根于各所学校,经由班级内部比赛脱颖而出的选手组建队伍参与校际交流,持续强化校园足球根基,今年参与的学校数量进一步扩充。

福田区是深圳最早举办校际足球比赛的地方,为市队、省队和国少队输送了许多优秀选手。最新一届国少U14队伍里,深圳有四名小将入选,其中三名球员都曾参加福田区的“校际杯”:园岭小学的严涛文、梅园小学的崔星隆、华富小学的杨德江,这三位都是当年比赛中的佼佼者,经过锻炼最终站上了更广阔的舞台。

深圳市罗湖区翠园中学的校园足球队在2015年全国首届高中男子校园足球联赛中夺冠,随后作为中国代表团参加第43届亚洲中学生足球锦标赛,成功晋级四强;队中六名球员成功加盟中超联赛,其中足球新星段刘愚以百万元人民币转会费加入山东鲁能队。

2013年,中国足协挑选了全国范围内的32名选手进行集训,为参加亚锦赛做准备,最终8名来自深圳的在校大学生入选,其中7名是翠园中学的学生。

二零一六年间,翠园中学又有一批足球苗子被选上,其中两名加入U19国家队训练,另外五名进入中国中学生集训名单,再有八位学生组成的中国中学生代表队,参与了“北京青少年国际足球邀请赛”。此外,翠园中学是今年U17青超联赛华南赛区仅有的校园队伍,闯入了四强。

2015年足球改革研讨会上,教育体育艺术司负责人王登峰谈到,需强化足球精英的文化学习监督,改进选拔录取办法,促使学生踊跃参与足球训练和学术活动。提升大学优秀足球队伍规模,构建学校、体育界及社会机构紧密连接的人才培养路径,为校园足球选手提供更多机会进入国家青少年足球队伍,加盟专业足球队伍,或被送往国外知名职业足球机构。

过去三年间,校园足球运动遍及全国各个角落,咱们国家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建设已经颇具规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参与培训、参与比赛、关注校园足球的人群持续增长,数量不断增加。校园足球如今已经构建起一个包含特色学校、高校高水平足球队、试点区县、试验区以及满天星训练营在内的完整体系,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整体布局。

今年起,我国校园足球将推行优秀运动员评定为国家相应等级运动员的制度,全国校园足球夏令营总营各组别最佳阵容成员将被确认为国家一级运动员,省级校园足球夏令营各组别最佳阵容成员将被确认为国家二级运动员。踢球水平出色能被授予国家一级或二级运动员称号,可以享受国家设定的招生优待,甚至能不经考试就读教育部公布的279所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项目,这一政策为校园足球优秀选手升学扫清了障碍,为“足球特长生”进入大学铺平了道路。

当前,在校园足球与中国足协青训体系融合计划的推动下,中国青少年训练系统与校园足球项目开始同步发展,两者之间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彼此促进,共同进步,构建出一条具有独特性的后备人才培养通道。校园足球为国家足球队培养了众多优秀选手,是培养国家队成员的重要基地,同时也为足球特长生提供了实现抱负的途径,使他们在足球专业发展之外,有机会进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152所高等院校深造,为我国足球事业持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篇资料部分选自网络,为传播中国体育与中国足球信息而引用,我们保证在引用前会尽量取得授权,因人力所限,若有疏漏请予以谅解。若您发现版权问题,请立即用邮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工作日之内处理删除。联系邮箱: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实用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