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留守儿童足球队:想念远方父母时,他们靠踢球来缓解

日期: 2025-10-15 16:06:25|浏览: 6|编号: 16445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来源于网络网友,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客服。

绵阳留守儿童足球队:想念远方父母时,他们靠踢球来缓解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施诗晨

摄影 刘牧雨 吴枫

徐谦今年十一岁,是绵阳市安州区迎新乡小学足球队的一员。他在踢球时,常常自诩为“小钢炮”,这既与他出演的某部电影角色有关联,也与他推崇技术打法、性情急躁的特点分不开。

徐谦在生活里,和队里好些人一样,是个留守娃。2018年岁末,他快要上初中了,常年跑外省打工的父母,决定调回成都,这样就能常回安州区的家,多陪陪他。

留守儿童足球队在球场训练。

小学留守足球队被这群孩子称作“家”

迎新乡位于绵阳市安州区南部区域。那里有一支小学的足球队伍,使得这个区域与外界的互动慢慢增多。

这支队伍自2017年赢得全国青少年五人制足球赛亚军后,便一直备受瞩目。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队内许多成员都是留守儿童。每当思念远方的亲人时,他们便以踢球来寄托情感。

迎新乡小学的愿望板上面,现在依然能看到很多学生贴上的新年期盼。里面夹杂着足球队成员的称呼,“渴望得到一双运动鞋,盼望能探望双亲。”

这个观念,在那些孩子心目中,显得既亲近又遥远。他们日常称呼这支队伍,就叫做“家”。

一月份十七日,指导马顺洗向团队社交群组发送了信息内容,具体说明两天后会有赛事开展,呼吁可以参与的人员尽量返回参与。

寥寥数语,表面显得庄重,并未提及具体内容与规范,然而队员们心中明白,活动时间、地点及参与人员均保持不变。

过了两天,在新建的足球场上,按照计划进行了一场友谊比赛。参赛选手涵盖不同年龄段,一方是已经参与了一段时间的初中低年级队员,另一方是刚刚加入的新人。

或许随着年岁增长,人们更难表露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不论资历深浅,无论是新加入的成员还是资历较老的队员,都开始学着掩饰内心的真实感受。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可以察觉到,唯有当进球得分的那一刻,他们才会敞开心怀。

今年十三岁的甘俊伟,谈及自身家庭状况时,曾因赌气讲过“我没有母亲”。如今,队友们偶尔会拿这个逗他,但小俊伟总是笑着回应:“这个玩笑到此为止吧,你们可不许这样说呢。”孩子的言语往往很天真。

甘俊伟

十三岁的刘江,很少哭泣了。他虽然渴望父母能陪他玩耍,陪他用餐。他解释道,父母外出工作,是为了让爷爷奶奶的生活更优渥,也是为了让他自己能拥有更美满的童年。

刘江在运动场,通过一次次破门,排解内心的牵挂和思念。“父母今年能到家吗?”“能,再等四天到家,再等四十天又要离开。”

留守球员思念父母想给球队拿个全国冠军

徐谦在球队中担任核心人物,他始终强调自己是个有担当的人,从不轻易流泪。有一部根据迎新乡小学足球队故事改编的电影《破门》,徐谦在里面扮演名叫“小钢炮”的角色。他凭借自己性情急躁、外表刚硬内心柔软的特点,让角色显得非常生动,但也因此给自己的个人生活造成了一些困扰。

值得庆幸的是,徐谦的家人与团队其他成员有所区别,2018年岁末,他们结束长期在福建、广东、江苏等地照看父母的行程,决定在成都安家就业,他们解释说,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儿子即将升入初中,需要加强文化课学习,二是他们年事已高,不想继续四处漂泊。

热油爆炒时,徐谦的爹徐刚一边颠勺,一边诉说着做爹的心酸与无措,说儿子那脾气,祖辈们实在束手无策。

徐谦

徐刚为儿子徐谦在绿茵场上的进步感到自豪,不过对于孩子的家庭学习任务和课业表现,他时常感到烦恼,比如祖父母询问功课是否完成,徐谦总是回答已经搞定,然而隔天向教师确认,发现并未完成。

因此,徐刚和徐谦父子二人,私下会像兄弟那般相处,高兴时会轻拍对方肩膀互相打气,看对方不妥时又会暗中较劲,彼此间也包含着期待和挂念。

徐谦听说许久未见的父亲即将归来,表示要坐在客厅沙发上等候,认为倘若在门口相迎,会暴露出自己思念的程度,也不希望因此落泪,然而徐刚的车子尚未驶近自家大门口,徐谦却已迫不及待地奔跑起来,完全将先前表现出的冷静态度抛诸脑后。

徐谦在家中,对于肉类食物没有兴趣,对于青菜也同样排斥。祖辈们认为他饮食偏好不正常,劝说他“吃得多些才能发育得好”,他回应道,“行了行了,别再说了,我反感被管束。”

徐谦虽然个子不高,却非常在意这个身高问题,但他的性格却喜欢做大事。他十分在意比赛的结果,赢了球时,他总会兴奋地跟周围的人分享胜利的喜悦,比如“我攻入了好几个球,比分是五比三、六比二,把对手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而输了比赛后,他则会变得沉默寡言,独自去操场练习上两三个小时。

徐谦认为,如果体格和身高无法超越对手,就必须在技艺方面多下功夫,他说,他的愿望是带领球队赢得一个全国性的冠军,那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荣誉。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实用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