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幼儿足球发展势头迅猛,即将迎来黄金阶段?
2万所足球院校是全国特色足球学校的数量,超过3000万中小学生经常参与足球运动,5万名专兼职足球师资接受培训,这些师资被纳入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等培训项目;日前印发的《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 - 2050年)》(下称《规划》),针对“校园足球加快发展”给出一系列举措,尤其将幼儿园明确归入校园足球体系,很是令人格外振奋。
开始于3岁足球生涯的球王马拉多纳,是因父亲给了他一个足球,才从此有了最爱的事物;当今足坛被认为的第一人梅西,5岁开始就在街区的少年队里踢球,教练正是他的父亲……幼儿时期就开始接触足球或者接受训练,这是许多世界级球星都存在的经历。从事幼儿足球教育将近20年的笔者,愈发感到“足球从娃娃抓起”以及开展校园足球的必要性,并且对于教师培训、教材编撰、教学实践的探索还有相关教学研究,也让我们越发清楚开展校园足球的具体路径。
不管像德国、西班牙这样的传统强国,还是如日本、韩国这般的后起之秀,它们的经验都显示出:要培育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就得让小孩在 5、6 岁的时候开启进行系统而专业培养的历程,并且在 3 岁左右就得让幼儿于专业人士的指导之下接触足球。
在我们近邻日本、韩国那里,每当说到足球强国形成原因时,德国人常有这样半开玩笑的回答,那就是,我们不会走路就开始踢足球了,而且,在日本、韩国,资深教练会被派遣到幼儿园教授足球,3、4岁孩子就有条件接受专业的足球训练 。
1997 年起,我开展足球研究,于幼儿、小学、中学做年龄段对比,发现 3 至 6 岁是孩子运动心理发展关键期,也是运动员兴趣发展关键期,还是一个培养运动习惯的关键时期,更是运动认知发展关键时期,同样是综合运动素质发展关键期。一旦如此时期获科学、系统、适时培养,那孩子运动心理、运动兴趣、运动习惯、运动认知及综合运动素质将得最佳发展,但若错过,便难以补偿。
凭借系统研究,我们推出幼儿足球核心教育理念,即“儿童关键期体 - 心 - 智全素质教育” ,还研发了国内首套面向幼儿园的足球教材,也就是《幼儿关键期足球课程》。在北京博凯智能全纳幼儿园里,所有男孩子都进行踢球活动,每年举办的“激情杯”足球赛,至今已经举办了17届。
于教学方面,《规划》给出“深化足球教学改革,构建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能因材施教的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体系”这般要求,这关联到教材编著、教法挑选、教师培训等一整套内容。在竞赛范畴,《规划》提出“健全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施行全国校园足球四级联赛制度”,我个人觉得,基层的幼儿园、中小学、高校能够去探索构建校内比赛、校际比赛、选拔性比赛等诸多竞赛样式。
教学是校园足球的一翼,竞赛也是校园足球的一翼,我们凭借这两方面的努力,培养出了数十名足球特长生,像2002年毕业且入选国家青少年足球队的韩一,更为关键的是,开展校园足球重点在于“树立健康、快乐、进取的足球理念”,这会对孩子产生多方面的有益影响,教授与足球相关内容,然而又不仅仅局限于足球。
在此,开展校园足球的安全保障有必要被谈及在当下,当下开展校园足球,安全是一道坎,家长存在担心,校方有忧虑,应当先做好教师培训,凭借教师的专业性奠定学生安全的基础,同时规定幼儿踢球不能用头、不能铲球、不能正面碰撞,且要学会倒地进行自我保护,在20年里,我们幼儿园没有一个孩子因为踢球而受伤,正面效应十分明显。
进行校园足球开展工作,要去解决以安全作为代表的一系列的问题,并且还需要法规、政策以及制度方面的保障。《规划》之中提出,“引导保险公司依据足球运动的特点,去开发职业球员伤残保险、校园足球以及社会足球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足球场地设施财产保险等多样化的保险产品”,这便是极具针对性的举措。今年3月的时候,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试点“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专项保障基金”,该基金实行免责保障,其覆盖面庞大并且先行赔付,这对于现行的校方责任险而言是很好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