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徐璟):一说到“非洲雄鹰”尼日利亚队,足球爱好者们都会想起这支西非劲旅在国际赛场上创造过的优异战绩,那些令人瞩目的成就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实际上,足球运动在尼日利亚国内的普及程度同样很高,并非仅在竞技层面表现抢眼。漫步该国城乡各地,哪怕只是简陋的空旷场地,也时常能见到人们参与足球活动的场景。在这些人群中,热衷足球的少年尤为常见。他们裸露着上身,脚不穿鞋,神情集中,或许他们之中将来会有某个人成为出色的足球运动员。
寻找足球方面有潜力的年轻人,工作人员昆勒·伊斯梅尔·阿帕帕每天都要四处走动,去观看孩子们踢球活动:他们首先会判断这个孩子是否具备足球方面的才能,毕竟天赋是无法被埋没的,应该引导他们在足球运动里展现自己的天赋。
卢格比学院足球教练昆勒·伊斯梅尔·阿帕帕
阿帕帕在卢格比足球学院担任足球教练,这个职业他已经做了将近二十年,期间培养了不少足球人才,像穆斯塔法·默罕默德、德勒·奥贡达勒和阿布·阿里尤这些尼日利亚的足球新星,就是他的得意门生,他们在当地已经初露锋芒。
能培养出这么多明日之星的卢格比足球学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卢格比足球学院坐落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郊区的卢格比地带,有一片政府无偿赠送的练习场地。那是一块直接暴露在日光下的赤红土地,仅仅稍稍修整过表面,因此孩子们跑动送球时会遇到些麻烦。场地用白色线条划分区域,两端各设有一个球门,其中一个只系着破损的网罩。在场地旁边,还搭建了一座带顶棚的简陋小屋,供孩子们歇息。场地边缘由石块和红砖砌成了围墙。距离运动场不远处,牲畜在自在地啃食青草,周边时常见到堆积的废弃物。
即便是在那样一个磨炼场里,也涌现出不少让阿帕帕倍感骄傲的新星球员,他本人曾特别指出,当今尼日利亚各大俱乐部,尤其是甲级联赛中,那些表现卓越的运动员里,有不少是他的门生,比如洛比银行队的阿博伊,马库迪洛比星队的伊泽克尔·塔玛拉,还有阿库雷阳光星队的穆斯塔法·默罕默德和德勒·奥贡达勒等人。
但是,阿帕帕着重指出,参与足球运动并非毕生的追求,只有少数幸运儿或许能成为卓越的足球队员,而他的职责就是为每位进入学院的孩子开辟多种发展路径:这些学员倘若无法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或者即便成为专业球员,但在退役或遭遇伤病而中断运动生涯之后,依然能够谋求一份正当的工作,所以,他格外重视孩子们的文化教育。阿帕帕表示,学院里的学生都是他在街头找到的,他向这些学生的家长承诺,孩子会得到基础的教育,他还建议学院所有学生在参与足球训练之前,先完成文化学习,这项事业他已经从事了将近二十年,他会继续进行,他的学生现在已经散布在尼日利亚的各个足球队伍中。
卢格比学院目前招收约五十名男学生,他们按年龄分为三个阶段,包括八到十岁、十一到十五岁以及十五到二十二岁。清晨时分即开始日常训练,以便学生们训练结束后有时间洗澡、吃早餐,再前往学校。学院从不安排夜间训练,目的是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用于学习。每周五跟周末会有比赛,这也是优秀的孩子脱颖而出的好机会。
阿帕帕表示,他的一些学生家庭条件十分困难,连一个像样的足球都买不起,矿泉水瓶或者任何能踢的东西都成了这些孩子练习踢球的替代品。然而足球运动却为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庭带来了显著的不同。
到学校读书的这些孩子,他们的家人正收获着足球带来的好处,这项运动转变了这些孩子的日常,使他们能够自主,进而帮助他们的家庭。
阿帕帕谈到穆斯塔法·默罕默德的情况,他当时在街头踢球时被发现,那时他家境非常困难,家中没有任何值钱的电器设备。进入学院学习并参与训练后,由于获得了一些运气,穆斯塔法·默罕默德被卡诺支柱队选中,接着被交易到贡贝联队,最后又转会到了阿库雷的阳光星队。穆斯塔法·默罕默德在俱乐部每月能拿到三十万奈拉,折合约六千人民币,有时甚至能超过这个数额。不过,当俱乐部的学员被选中之后,学院方面也会向俱乐部收取一部分款项,这样做是为了保障学院的正常运作。
丰厚的报酬、耀眼的声望、人生的转折,促使大批尼日利亚年轻人将踢球的热情当作谋生手段。阿帕帕指导的学徒中就有阿拉梅西亚。结束练习后,他在场边紧紧抱住自己的皮球,眼神里充满期盼。他告诉笔者:踢球彻底重塑了我的境遇,让我免于流离失所。从前我浑浑噩噩,教练发掘了我,领我进入机构,传授了许多技艺。如今我球技精湛,渴望加盟众多球队试训,立志要像阿什利·杨那样效力于曼联。
卢格比学院之类的足球培育基地在尼日利亚究竟有多少家,目前尚无确切数字,据阿帕帕的审慎估算,数量已经超过一千个。每年都有许多有潜力的年轻人被“发掘者”选中,进入这些足球培训机构刻苦练习,在一场场比赛里展现才能,最终其中的一部分人能成为“足坛新秀”,表现突出的还会加入尼日利亚国家代表队,成为“黑非洲之鹰”为国际足球舞台注入新的活力。当今,由社会底层球童蜕变为足坛巨星的传奇仍在尼日利亚持续上演,情节中饱含着大众对这项运动的炽热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