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项任务4项保障!校园足球将迎来这些重大举措?
4、完善竞赛体系
健全学校足球比赛机制,建立持续标准的赛事安排。依据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比赛计划,拟定地方实施课外足球训练和比赛的配套措施,加强赛事监管,打造涵盖校内比赛、学校间联赛、区域选拔的青少年校园足球比赛网络。
构建起上下贯通、左右关联且井然有条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涵盖大学、中学、初中及小学四个学段。
要强调学校足球比赛同职业联赛、地区级别比赛、青少年级别比赛之间的紧密关联。
每一年都要举办地方性的足球比赛,同时积极参与区域内的学校足球赛事和选拔性活动,推动各地开展国际间的互动,构建既有地方特色又具备全球眼光的竞技活动格局。
要培养守规矩、讲文明的良好赛场习惯,营造健康的校园足球比赛氛围。
5、畅通成长通道
着力打造青少年校园足球非竞技性训练体系,举办地域性校园足球季节性集训营和专项训练班,充分运用具有足球教育优势的学校等关键资源,优化区域校园足球核心训练场的规划与设施,设定常规时段,周期性组建代表队伍,选拔具备足球发展潜能且对足球抱有热忱的学员实施集中训练。
各地区需要安排足球领域的专业人士,对学校在课余时间开展的足球训练、课外足球活动、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校内外的足球比赛等事务,给予必要的指导与支持。
推动各区域强化与团体机构的联动,认真研究构建地区专属的校园足球组织及俱乐部。
围绕国家考试招生入学制度整体规划,研究中小学招生互相连通的选拔方式,制定配套的招生及足球人才合理流动办法,使足球特长生在升学选拔中有序调动,打通校园足球学生球员进入更高学府、各类精英运动队伍、相关职业球会的途径,构建并优化教育、体育与社会彼此关联的人才输送网络。
支持完成高中学业的校园足球运动员申请加入大学精英足球队,或者选择运动训练、体育教学等相关学科进行深造。
最近,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和试点县区工作的指导原则》,列出了五项关键工作和四项支持办法,指示各试验区和试点县区要完善本地的校园足球改革规划,迅速制定出当地校园足球教学、训练、比赛体系的改进计划,并建立标准化的管理流程。
五项重点任务
1、健全工作机制
必须认真对待学校足球事务,把学校足球编入当地发展蓝图和每年度的工作安排,同时切实执行落实。
组建一个由主管教育的官员负责,吸纳教育、体育、足协等机构代表参与的专项小组,专门负责推进地方校园足球事务,通过多方协作的方式开展工作。
明确该区域校园足球分步骤发展蓝图与对策,并拟定年度执行方案及具体行动步骤。
订立此区域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评估规范,强化这些学校在日常工作中的管理及指导。
2、提高普及水平
努力增加学校足球活动的普及程度,促使各个年龄段的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在开展试点工作的县区,具备足球特色的学校数量要超过当地学校总量的百分之六十。
积极组建并精心培养各层级地方及学校的足球队伍,广泛传播足球理念,着力增强学生足球团体的建设,促使足球活动成为学生日常的一部分,并在校园内稳固发展。
要时常举办校园足球主题推广活动,设立专门的校园足球资讯发布渠道,实时更新足球赛事进展,分享工作心得体会,突出展示学校足球建设的独有成就。
3、开展特色教学
根据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以及《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试行)》和《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评定标准(试行)》的要求,制定相关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大力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加强课程执行过程的研究,持续提升足球特色学校学生足球运动技能达到相应标准的比例。
本区域内的足球特色学校每星期至少安排一节足球课程,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推行以足球为核心的“一校一品”体育教育革新。要增强校园足球的大课间以及课外活动的日常训练机制,举办内容多样的阳光体育项目,主题围绕足球展开。
逐渐建立起包含丰富内涵、多种形态、注重个性培养、各阶段紧密关联的青少年校园足球学习框架和实践活动网络。
四项保障措施
1、配齐配强体育师资
提升体育领域教学指导人员整体水平,确保在规定的编制额度内,足额配备体育教学人员,着重增强足球专业教师团队建设,定期举办学校足球教学人员、指导教练及裁判员的进修活动。
借助多种外国教师引进项目,促进校园足球教师与海外同行间的互动,有助于提高校园足球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增强他们的训练技巧。
要切实提高体育老师的收入水平,体育老师在从事体育课程、足球训练以及相关活动时,其付出应计入工作考核,确保体育老师在荣誉评选、薪资待遇、岗位晋升等方面获得均等机会。
2、加大场地设施建设力度
严格执行《全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0)》(发改社会〔2016〕987号)的指示,将校园足球活动的场地建设编入本行政区域足球场地建设规划中,制定具体时间安排和实施步骤,保证足球场地与器材能够满足教学和训练的要求。
合理安排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配置、施工、维护和利用,同时开展学校足球场地在课后时段供学生使用,有条件的也提供给社会民众使用,以及鼓励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向学校提供使用,建立教育与体育、学校与社会、区域与社区共同建设足球场地设施并共享的有效方式,持续提升校内及校外运动场所和体育场馆的利用效率。
3、加大校园足球经费投入
严格遵守《关于健全足球发展财政支持体系的通知》(财办教〔2015〕80号)的规定,在本地加强针对青少年校园足球的资金支持,专门成立校园足球发展基金,用以推动校园足球的进步和完善。
寻求构建由政府提供援助,市场主体加入,社会各界共同出资的体系,用以资助校园足球活动的资金来源渠道。
调整教育资源配置,努力搭建平台,依据地方实际,慢慢增强足球特色学校经费支持力度。
4、强化安全风险防范意识
完善校园足球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拟定相关安全规范;构建区域性体育活动保障机制,在购买学校责任险的同时,为学生配置运动意外伤害险,增强校园足球安全防护能力,消除学生、家长及学校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