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日那天下午五点二十五分,工人体育场大屏幕上的比分最终定格为1比0,绿色围巾组成的看台爆发出震天动地的呼喊,让人心潮澎湃,《国安永远争第一》的歌声此刻听起来仿佛成了青岛中能的中超绝唱。比赛结束的刹那,场上的橙色球员一个个瘫软在地,替补区域的乔伟光哭得无法控制,教练和队员也纷纷红了眼眶。足球,本质就非常无情,格隆与乌塔卡相拥的那一刻,无法感受这一球对敌人造成的彻底性破坏。这是青岛这支队伍历史上第二次跌落,之前一次是在1995年那遥远的甲A年代。
不远千里助威,心里却在打鼓
由于道路状况和天气状况均不理想,四辆载有二百名青岛球迷的大客车行驶了二十二个小时,遭遇严重拥堵,最终于十一月二日晚上七点才抵达北京。
收拾好行囊,人们就三三两两地动身了。他们去用餐,参加聚会,更多的是聚在一起放松心情,准备迎接第二天的竞技。
一同驰骋南北疆场,奋力夺取我们应有的成功,酒馆之中,众人齐声歌唱,同时拍手应和,有人高声发问,我们的家园是何处,大家齐声回答,是青岛,与队伍并肩前行,大家奋勇拼搏,经历无数艰辛
“以后就不要再说‘要赢了国安’这样的话了,还是好好积攒运气比较好。”“没错,能拿到一分就心满意足了。”“盼望明天这个时候还能保持这样的心态。”“不用等到这个时间点就能知晓结局了,肯定是令人满意的结果。”众人纷纷谈论着,满怀憧憬,但从他们相互的视线里,依然能察觉到几分犹豫。
海啸的会长刘鹏,行为举止与平时迥异,显得颇为凝重,他开口道:“先前与江苏交手,倘若未能取胜或战平,我们几人便商议好,在收官之战时搭乘火车前往观赛,以私人名义观战,结果球队爆冷夺胜,赛后不少人找到我,提议务必安排大巴,以便在最后一战时与队伍并肩作战。”
刘鹏今年29岁,他忽然像老年人那样追忆往昔往事,看这支队伍将近二十年,本赛季,他思考了许多,俱乐部确实存在让球迷失望的表现,但我们应该关注什么?不是台前幕后的老板,更不是球队的名称,我们拥护的是这支历经二十年的队伍,以及这些队员。
来了就不会空手而归。这是这些远征的青岛球迷的期待。
此刻,当中能队所有成员的手机都已收缴,中方教练团队负责人孙新波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条动态,表达了对江苏队交手之后,来自亲友们的问候与支持的感激之情,并表示由于事务繁多,未能逐一致谢,希望在此一并致意,明天下午将前往客场挑战国安队,这场对决将异常艰难,但必须倾尽全力,恳请各位给予更多鼓励,共同迎战青岛队,祝愿中能取得佳绩!这位80后教练,是本季度首次加入教练团队的人选,他内心也感到十分不安,充满不确定感。
国安主力出战,中能疲于防守
实际是完整班底登场,即便领到三张黄牌的徐云龙也入选了。所有外援都包含在18人名单里。你们这场比赛风险很高啊,国安还增设了100万的冲刺奖金,确实渴望拿下比赛。拿到首发安排后,青岛和北京地区的媒体持续关注此事。
中能队只需一分便可取胜,他们摆出了532的防守布局,栗鹏、刘健和梅尔坎组成三中卫防线,年轻球员沙一博本赛季首次首发,担任右边后卫位置,中场方面,戈兰派出了权磊、姚江山和宋龙,同样采取全力防守策略。前一天的发布会现场,戈兰明确表示,在工体维持90分钟的防守状态难以实现,然而众所周知,由于邹正和乔尔缺阵,中能队现有的进攻实力,想要打入一球和保持0:0的僵局,二者难度一样大。
比赛一开始,国安就持续给中能施加压力。第 9分钟,乌塔卡将球传到前场,格隆尝试射门,但被刘震理成功拦截。上半场期间,类似的进攻场面时有发生。
坚持90分钟也可以,不过这样看让人非常不安。如果能先进球就好了,但这太难了,几乎不可能。远征的青岛记者这样叹息。中场休息时,有人表示,下半场实在不敢看了,还不如直接知道胜负。
很多时候,记者们依然在几乎没网信号的工体,使劲刷新微博。关于亚泰和辽宁的比赛,大家虽然心里已经断定主队会赢三球,但仍然对辽宁存有一丝期待。毕竟,只要辽宁没输,中能就算输了球也能留在联赛。
中能在这场比赛中的表现并不凶狠,首先是因为只需要1分就能达到目标,不希望刺激国安球员的斗志;其次,目前球队的人员情况,在这样关键的比赛中,绝对不能冒出新的伤病风险。
如果能守住这90分钟,也是好的,哪怕场面再狼狈。
中能降入中甲,全体哭成泪人
整场比赛的后半段,观众们几乎都在盯着时钟看。剩下三十分钟了,接着又过了二十五分钟,然后还有二十分钟……真心盼望这九十分钟的比赛能够尽快结束。
国安的攻势持续猛烈,斯特诺调整了阵容,用王皓替换了邵佳一,又换上卡努特,这显示出球队要加大进攻力度。中能队不断进行防守,但未能阻挡对方的攻势。直到第76分钟,格隆接到了张稀哲的妙传,成功将球射入网窝。
“亚泰也进球了!”有人吓得大喊,其实亚泰的进球是在国安进球前3分钟发生的。假如这种情况持续到比赛结束,那么中能就将变成本赛季第二支降级的中超球队。
宋文杰、朱建荣先后被替换下场,然而追平比分的可能,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渺茫。
“青岛被降级了!”工人体育场中,北京球迷们整齐划一地呼喊着,那吼声让人心惊胆战。看台上有观众举起条幅,为斯塔诺庆生,盼中能下到中甲联赛。
朱建荣的射门,轻飘飘地落入杨智的怀抱之中。原本有望扳平比分的最后一线希望,也彻底幻灭了。
比赛结束的哨声响起,中能队的球员们纷纷跌坐在地面上,国安队的队员们上前搀扶已经出现抽筋状况的对手。替补区域里,乔伟光已经哭得无法控制,其他队员也情绪激动,个个都哭得泪流满面。
教练们把队员们聚集起来,一同前往迎接从远方赶来的观众,空中挥舞的手臂显得格外沉重。观众席上的观众们停下脚步,许多人眼睛已经红肿。“明年再见!”大家齐声呼喊。
摄影记者们紧随中能队中仅有的国家队队员刘健,不断拍摄,作为队伍的负责人,他只能任凭泪水悄然滑落,沙一博在行至替补区域时,猛地跪倒在地……
赛后媒体见面会上,斯塔诺坦言,他其实心情十分复杂,不希望亲手让同乡戈兰降级,不过为了国家队声誉,他别无选择。
“现在还有人质疑我们故意输球吗?”离场的国安支持者兴高采烈地约定11月23日的足协杯比赛。无人关心,在这深秋已近黄昏的时刻,有一个城市暂时不在中国足球顶级联赛的范围之内了。
一个跟队记者的心路历程——
最美的开局麻痹了大家的神经
那段令人捧腹大笑过后又潸然泪下的赛季,终于这样落下帷幕了。
整个赛季的三十场比赛,还有三场足协杯,我都亲临现场观战。期间,我多次设想过赛季收官时的各种场景。起初,心中还存有关于亚冠的憧憬,但渐渐地,担忧球队降级的情绪占据了上风。到了十一月三日,最终的结果终于揭晓了。
有人问起,是否已经了结?了结的,是三个月来悬而未决的事情终于到了今日尘埃落定的地步。难以了结的,是眼下无法排解的哀伤。
从张外龙卸任职务的8月6日算起,到11月3日不敌北京国安最终保级失败,总共过去了三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表面上看似中能队逐步滑向降级边缘的过程,但实际上,这支长期征战中超的队伍,早就已经埋下了降级的隐患。
一个现象,可能鲜有人愿意面对:最耀眼的起步,让许多人松懈了警惕,使他们忽略了这支部队在近些年屡次于绝境中求胜的背景。
记得最初一次客场取胜对手,媒体区域里,独自享受胜利喜悦。接下来一次客场,和精准猜中赛果的孙平海并肩庆祝。再来一次客场,战胜天津队后,与搭车的青岛球迷开怀大笑。最后一场客场,布鲁诺补时任意球追平,我和三个青岛球迷在出租车里对沈阳司机说,要对本土足球抱有期待。
那个开端,极为出色,起手阶段赢得接连七场胜利,让人变得骄傲,等到主场败给绿城,对于张外龙的批评层出不穷,好像这是一支无法被击败的队伍。
那支队伍后来的表现,跟从前大不一样,可人们还是没察觉到危险,就算外援状态不佳,就算郑龙被外租,可只要想到半程时净胜21分,就没人会想到中能会面临降级。
张外龙离开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激起了众多球迷的强烈反应,但并未让大家对球队可能降级的担忧产生动摇。自那以后,中能在剩余的六场客场中一无所获。正当所有人都认为这支队伍即将彻底没落时,突然出现了一丝转机,似乎顽强的中能还有机会继续征战整个赛季。
现在这样下去不行了。这支在职业赛场打拼了二十年的队伍,这个经营了九年的机构,必须进行一次深刻无比的检讨,必须推行一场大刀阔斧的变革。
“来年若未能收复失地,便非真汉子。”去年十一月三日,我目睹无数人落泪,也见证无数人立下誓言。去年十一月四日,自这一天起,请拭去泪水,履行承诺。
记得1996年,那时我正上初中,亲眼目睹了青岛海牛队再次回到甲A联赛的经过。到了2014年,我以记录者的身份,又陪着青岛中能队一路拼到了中超联赛。
中能表态:明年一定要打回来
来年定要反攻,这是毋庸置疑的。此外 ,针对下一届赛事 ,我们已着手制定若干部署。青岛中能足球队的发言人黄建这样表示。
由于赛季临近尾声,中能的保级状况十分严峻,俱乐部对于可能降级已有心理预期,并且针对若真的降级,怎样在中甲联赛中表现出色,争取次年重返中超联赛,也在积极谋划。毕竟无论球队最终能否保级,本赛季暴露出的种种问题,都需要认真反思,下个赛季必须做出调整。黄建表示,确实,中超联赛尚未收官,尤其是最近一场击败舜天的比赛之后,队伍的保级愿望再次高涨,中能俱乐部现阶段的核心任务就是确保保级成功。
现在,纵然感到痛苦,中能俱乐部也必须承认首次滑落的现实,而且,对于即将来临的赛季和长远发展,必须制定清晰的目标和方案。
本季,球队经营层面暴露诸多弊端,致使最终成绩不理想。必须正视降级局面,并构思来年重返顶级联赛的方案。其中,需对内部管理及教练球员团队运作进行更专业更精密的调整。
记者获悉,中能先前已向河南建业索取了若干方案供其参考,涉及教练选聘和球员留用等方面。由于未能带领球队保级,塞尔维亚籍教练戈兰·斯特瓦诺维奇大概率将离任,中能的教练遴选工作也将同步展开。此外,球队降级后,多名合同临近届满的主力球员的去向,也需尽快明确表态。
岛城足球名宿送忠告——
有信心就有希望
中能被降级,这是青岛有史以来第二支参加顶级联赛的职业足球队遭遇的困境。球员、教练、俱乐部职员以及球迷都感到非常沮丧。而那些曾经从事过足球工作,或者目前从事与足球相关行业的青岛人,对此更是感到无比难过。他们从专业角度剖析了中能降级的原因,并给出了自己的改进方案。
青岛足坛资深人士赵书田指出,中在赛季初表现出色,但最终却降级,说明球队内部肯定存在严重隐患。他认为更换张外龙的主教练,现在看来并非明智之举。李应发在危急时刻接手球队,其勇于担当的精神值得肯定,然而在执教的三场比赛中未能赢下一场,也错失了绝佳的挽救机会。此外,郑龙中途离队,对球队士气造成了不小的打击。赵书田剖析道:一个队伍若想取得优异表现,首要因素在于机构的基础,其次是运作层面的效能,再次是指导层面的能力,最后是球员层面的素质,而教练与球员的表现,归根结底也受制于机构的基础。就中能而言,本季确实有必要进行深刻反思,期待他们在下一阶段能够收获令人满意的成果。
青岛队上次从顶级联赛掉落下来是在1995年,袁生、刘乐阳都是当时那支海牛队的成员。那个降级年份的冬天我永远无法忘记,成都保卫战给我造成的震撼太大了,那时我们遭遇了诸多不易。袁生回忆起当年降级的情形时这样说。不过那支海牛队仅仅用一个赛季就再次升回了甲A联赛。谈到当年得以升级的症结所在,袁生表示:“症结在于我们坚信自身能力,从一开始就认定我们必定能卷土重来,这也是我想对如今中能队员说的,信念能带来转机!”另一位历经当年降级的老海牛队员刘乐阳谈到,当中能被降级时他感到非常悲伤。他提出的对策是强化青年培育环节,要奠定根基,提升人才库建设,这样条件成熟自然就能实现突破,刘乐阳这样表示。
球迷声音
袁蒙(本报图片总监、资深体育摄影记者):在中超赛场奔波多年,始终关注着这支队伍的发展历程,如今面临降级,深感惋惜,明年青岛将无缘中超联赛,实在令人心有不甘。
刘秀斌(盛腾球迷协会会长):你胜利时我陪你称霸天下,你失利时我陪你重振旗鼓!不论你在哪个层级的竞技场,只要你还为青岛出战,我就始终支持你,与你并肩,同喜同悲,共疯共闯,共担风雨!坚持拼搏,绝不流泪!
宋文修是岛城资深足球爱好者,青岛足球职业联赛已经持续了20年,中能俱乐部在这期间坚持了9年,这份韧性令人钦佩,但未来可能要欣赏其他队伍在中超联赛中的表现了,这种转变确实令人感到遗憾,衷心期盼中能能够吸取经验教训,在下一阶段重新振作,积极引进实力出众的球员,力争再次重返中超联赛的舞台。
刘天童(学生球迷):没醉,只喝了些青啤,是上海松江的,但味道不对劲。原本打算和两个学弟一块去北京加油的,不过因为下周要考GRE,最终决定不去,还以为肯定稳了,球队能保级。晚间外出用餐期间,我正为他人宽解,晚上九点归家后,我禁不住上网搜寻,翻阅了乔老板接手队伍当年的照片,又对比了他今年落泪的模样,顿时难以承受,他看起来如同一位老者。
记者 杜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