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足球冠军联赛 苏超还能火多久?是昙花一现还是持续闪耀?
苏格兰顶级足球赛事,通称苏超,在英国足球界排名第二位,仅次于英格兰超级联赛,是该国第二大的职业联赛,近年来,凭借其与众不同的足球氛围,竞争异常激烈,以及凯尔特队与格拉斯哥流浪者这对历史悠久的宿敌对决所具有的国际知名度,一直维持着较高的关注度,不过,随着欧洲足球商业化的步伐加快,资源向少数俱乐部集中的现象日益明显,苏超的长远发展因此遭遇不少困难。研究其后续发展潜力,要从比赛表现、市场运作、后备人才培养以及全球竞争四个方面着手,进行深入剖析。
### 一、历史底蕴与当下困境:双雄争霸的局限性
苏格兰超级联赛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凯尔特人和格拉斯哥流浪者之间持续一个世纪的竞争关系。这两支队伍在联赛记录中共计赢得了超过一百次冠军(到2025年为止,凯尔特人获得过五十四次冠军,流浪者获得过五十六次冠军),这种“双头垄断”现象既促成了世界足球界最热门的德比战之一,也暴露出联赛内部长期存在的竞争不均问题。2024至2025赛季期间,这两支球队在球员引进方面的资金消耗占用了整个联赛预算的78%,它们支付给运动员的报酬则占到了82%的比例,像阿伯丁、哈茨这样的老牌强队因此很难获得足够的财力来维持竞争力,难以对联赛格局构成持续的威胁,这种局面使得联赛的竞争格局变得不均衡,一方面冠军归属的悬念不大,另一方面降级区的争夺却异常惨烈,这种现象从长远角度考虑,可能会降低普通观众对联赛的关注度。
情况更加糟糕,欧洲赛事中的表现不佳正在降低苏超的整体水平,2025年欧足联联赛系数排名中,苏超已经下滑到第15位,比丹麦超(第11位)和奥地利甲(第13位)都要靠后,凯尔特人虽然在2023-24赛季成功晋级欧冠16强,然而近五年时间里,苏超球队在欧洲联赛杯和欧洲联盟会议中,仅仅一次成功从小组出线。欧战积分直接关系到奖金分配和参赛名额,如果状态一直不好,苏超或许会遭遇欧冠资格赛轮次变多、失去直接参赛资格的情况。
### 二、商业开发的突围尝试:转播合约与全球化策略
苏格兰超级联赛当前在国内的转播协议,在2024至2029年期间每年的经济价值大约是三百万英磅,这个数字仅仅是英格兰超级联赛相同阶段(大概是一百七十亿英磅)的百分之十七。为了打破营收的上限,联赛正实施三个方面的策略
**海外市场开拓**:2025年,公司与澳大利亚Optus体育签署合作,初次达成苏超全赛季380场赛事的海外视频转播,覆盖所有比赛。早些时候,在北美及东南亚(beIN)开展的合作,已经使全球观众数量增至2019年的三倍。
打造全新数字媒体平台“SPFL TV”,增设多语种广播解读、双屏互动等特色服务,2024年订阅人数达五十万,四成用户来自英国境外。
格拉斯哥流浪者同纽约洋基棒球队母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双方将共同利用商业资源;凯尔特人借助爱尔兰移民的文化底蕴,积极拓展北美和澳大利亚的球迷商品市场。
然而,这些行动依然受到联赛整体品牌效应的约束。与英超“Big Six”每队每年商业收益超过1亿英镑的情形相比,苏超两强赞助金(凯尔特人2024年商业收益为4200万英镑,流浪者3800万英镑)表明其国际化程度尚浅。
### 三、青训造血与人才流失的悖论
苏格兰足球近年培养出多名英超优秀球员,例如比利·吉尔莫现效力于切尔西,内森·帕特森则加盟埃弗顿,这些实例展现了其青年培养机制的有效性。苏格兰足协实施的“Brave”项目已成功构建起覆盖十二至二十一岁年龄段的人才学院体系。本土球员在2024年联赛中的参与度已增至百分之四十三,这一数据创下了过去十年的最高纪录。但是优秀人才的迅速流失变成了新的难题:过去五年间苏超向英超出售球员的净收益高达2.1亿英镑,其中21岁以下选手的比例达到了67%,这些球员大多在英超俱乐部难以获得稳定的上场机会,进而造成国家队选拔人才的范围变得狭窄。
面对当前形势,凯尔特人率先采用“球员回购+后续收益共享”机制,在2023年出售左翼后卫基兰·蒂尔尼给阿森纳的协议里,附加了四成后续转会金分配和三千万英镑优先赎回条款,这种“稳健出让”思路或可作中小级别球会借鉴样板。
### 四、外部竞争与制度创新的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