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主裁判手指耳机与VAR沟通,并非代表VAR介入
中超联赛第24轮鲁沪对决期间马纳法引发争议的接触,足协最终裁定委员会终于宣布了最终判定结果。9月24日当晚足协公布了本赛季第27期裁判工作评议报告,在征询国际足联裁判顾问意见后,评议小组确认了裁判员未认定构成手球的决定,同时也维持了视频助理裁判不介入的处理方式。
这样的结局,许多球迷或许早有预料。最终裁判未判点球,原因是录像无法明确显示球触碰到球员身体的部位是否在手臂规定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录像不清楚球击中的具体位置。既然录像无法清晰证明,那就按照疑罪从无的原则处理。是足协提供给国际足联裁判的录像不够清晰?还是询问国际足联裁判此类情况根本不存在?只有球协内部自己清楚。
足协就VAR的参与情况也做了说明:视频资料表明,主裁判曾做出指向耳机的手势,意示其正在与视频助理裁判沟通。这种沟通发生在审视可能需要介入的情况时,属于标准流程,并不表明视频助理裁判干预了主裁判的初步裁决。当视频助理裁判确认掌握确凿材料表明主裁判裁决存在偏差,才会向主裁判提议复核该争议判罚。这种情况下才算视频助理裁判开始参与,参与的动作体现为主裁判做出电视转播手势。
足协裁委会再次让球迷增长了见识:比赛期间展示VAR回看点球过程,主裁判与VAR视频裁判进行交流,这种情况居然不算视频辅助裁判介入。这就是专业水准,这就是专业与业余的分界线。这种关于VAR使用情况的说明,让人联想到之前预制菜事件中的某些情况。两份速成品菜合在一起烹饪就不再是速成品菜了,视频助理裁判核实争议判罚要和主裁判进行长时间的交流,只要不模仿电视里的手势动作,就不算是视频助理裁判的干预。
泰山队随队记者牛志明之前曾对VAR是否介入发表看法:根据电视转播画面显示,主裁判与视频裁判进行了超过一分钟的交流,他们具体沟通了哪些内容,目前还是个谜团。依照一般认知,这个阶段就意味着视频裁判开始发挥作用。然而足协方面却声称VAR系统并未参与其中,这种做法令人费解。足协裁判评议组的公信力,因此遭到了球迷的普遍质疑。
视频裁判真的没有参与吗?马纳法的手球不是应该判罚吗?足协裁委会的公正性真的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