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拒绝足球战术革新?梅罗之后难有巨星

日期: 2025-10-12 07:01:43|浏览: 1|编号: 16405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来源于网络网友,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客服。

功利拒绝足球战术革新?梅罗之后难有巨星

世界杯每四年举办一次,既是最高荣誉的角逐,也是足球界趋势的标尺。

此刻舞台即将落幕,南方日报的记者们正为您梳理本届世界杯涌现的新风尚。是革新还是守旧?世界杯始终保持着其独特性,不过正面临着来自欧洲冠军联赛、欧洲各大顶级联赛以及即将举办的欧洲国家联赛的多重影响。

技战术无实质革新

全球范围内的顶尖32支队伍汇聚于世界杯赛场,这些队伍分别代表着各个大洲的独特打法特点。可以说,每一届世界杯都是战术理念革新的一次重要呈现,并且由此催生出新的运动潮流。

荷兰队在上世纪70年代由克鲁伊夫倡导了全面进攻的足球理念,随后442阵型革新形成了攻守兼顾的战术思想,1982年意大利队在西班牙世界杯上夺冠,又提出了以守为攻的新策略,意大利足球因此被称为“链式防守”。这种以守反击的战术方式,也成为实力较弱球队挑战强敌时的有效手段。

1998年,儒帅雅凯率领东道主法国队在国内赛场夺冠,他运用了451阵法,由此催生了双后腰搭配单前锋的战术潮流,这种风格后来演变成了如今广受欢迎的4231标准阵型。

瓜迪奥拉的巴萨为西班牙队打造了以传球为主的足球打法,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和2012年波兰乌克兰欧洲杯接连取胜,使这种足球风格成为公认的战术典范。后来,瓜迪奥拉转投拜仁,勒夫也将坚韧的德国足球理念融入传控体系中,最终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中带领球队获得冠军。

但是,这种踢法对球技要求极高。由于哈维、施魏因施泰格等前辈已不在国家队效力,西班牙队和德国队在本届赛事中表现平平,缺乏应有的战斗力。

本届世界杯,球队多采用紧逼盯人,注重控球配合,以及以守御为主再寻求反击的战术思路,但整体上并没有涌现出特别惊艳的全新比赛风格。

值得关注的,或许是比利时教练马丁内斯在四分之一淘汰赛中运用德布劳内充当伪中锋的战术,他让高大中锋卢卡库移动到边线位置,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但这充其量只是针对巴西队的一种临场巧思。

这个赛事期间,人们深刻记住了其中一项竞赛准则:当某队所有球员都离场庆祝时,对手可以立即发球。因此,大连队的后卫丰特没有参与葡萄牙队为罚入任意球而举行的庆祝活动。

VAR让定位球更危险

俄罗斯世界杯是首次在世界杯赛事中应用了视频助理裁判技术,尽管在淘汰赛阶段,裁判的判罚似乎不再频繁借助该技术,不过它已经无形中改变了世界杯的竞赛格局。

在半决赛结束后的莫斯科当地时间12日中午,国际足联技术委员会公布了一份新闻稿,里面的一些数据值得深入分析……

本届世界杯半决赛之后,每29次角球就能产生一次得分。而上一赛季的欧冠赛事中,这个比例是45次。换言之,角球效率提升了54%。此外,在半决赛阶段总共161个进球里,定位球(含角球)的贡献率已经超过40%。

这个比率,要远超1994年至今历届世界杯的水平,也大幅领先于上个赛季的欧洲五大联赛表现。美国《体育画报》更是直言不讳,称“定位球彻底改变了2018年世界杯的格局。”

这种情形的产生是什么原因呢,这主要是得益于VAR的运用。在国际足联技术委员会的公开讲话中,技术官员安迪罗森博格就此事提供了初步说明,他说VAR的运用,使裁判得以清晰观察禁区内的细节,导致防守队员的某些行为有所收敛,让进攻队员得以更无拘束地活动,进而提升了定位球的技术含量。

权健队的门将张鹭在采访中从自己的角度进行了说明,起初的几场比赛里,裁判借助VAR系统,对禁区内争顶时的身体接触判罚得十分严格,判出了好几个点球,这导致后续比赛防守球员都不敢大胆地用身体进行对抗,也不愿意采用拉拽的方式防守。如果防守球员不再敢随意地使用类似擦边球的拉拽动作,那么在定位球防守方面就会非常被动。

VAR技术运用以来,场上任意球判罚频次明显上升。土耳其《每日晨报》刊文指出:借助VAR系统,定位球机会显著增多,这得益于裁判观察到更多身体对抗情况。文章甚至认为,VAR贡献的“帮助”将超越梅西与C罗的总和。

“梅罗”之后无巨星

过去十年里,梅西和C罗某种程度上成了足球这项运动的象征,他们所在的俱乐部巴萨和皇马,也成了全球所有足球运动员梦寐以求的地方。

阿扎尔随比利时队赢得世界杯铜牌,他似乎透露了转会消息,目标球队是C罗离开后的皇家马德里。

梅西和C罗是世界杯的焦点人物。根据微博统计,法国队和比利时队在半决赛期间相关讨论的浏览量高达1.1亿,C罗转会尤文的消息同样引发了巨大关注,相关话题的阅读量也达到了这个水平。这表明C罗凭借个人影响力足以与世界杯这一顶级赛事匹敌,实实在在地吸引了世界杯的注意力。

这或许就是C罗和梅西最后一次一同出战世界杯,C罗届时33岁,四年后将满37岁,梅西则比他稍年轻两岁。

但是,那个能比肩C罗或梅西的人物至今尚未露面。内马尔、姆巴佩、博格巴……尽管赞助商和媒体都在积极发掘或推举新的领军人物,可他们之中没有谁能够真正填补梅罗留下的巨大空间。

内马尔被视为仅次于梅西和C罗的顶级球员,他离开巴塞罗那是为了摆脱梅西的影响,然而法国联赛的号召力远不及巴塞罗那,在世界杯上,内马尔收获的只有网络上对他翻滚动作的嘲讽,从这个角度看,他公众形象已经难以挽回。

显而易见,当代足球的进步方向,不再推崇个体超越集体,而是更加重视协作意识,注重整体架构的构建。追求实效的功利性踢法,同顶级球星的涌现,原本就处于互相矛盾的状态。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朱小龙 邱江剑 发自莫斯科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实用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