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球衣角力:足球世界杯背后的另一场暗战?

日期: 2025-10-14 19:04:17|浏览: 2|编号: 16435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来源于网络网友,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客服。

【图解】球衣角力:足球世界杯背后的另一场暗战?

体育公司们正在加紧筹备两个月后的足球赛事开幕式,对他们来说,支持国家队服装是介入活动最重要的部分。这表明,在比赛场地之外,服装支持者正进行着一场隐秘的较量。

随着俄罗斯世界杯逐渐临近,球衣赞助的品牌布局基本尘埃落定。

决赛圈32支队伍的队服,由9家不同体育公司提供支持。其中,阿迪达斯和耐克这两大全球性品牌占据了绝大部分名额,前者有12支球队,后者则有10支。作为往届世界杯的常客,PUMA此次表现不佳,意大利队和多个非洲队伍都未出现在决赛圈,其赞助的队伍数量锐减到2支。

另外,其余六个品牌平分了余下的八支队伍,New和Umbro各自支持的决赛圈国家队数量均为两支。

支持国家队服装通常能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球队在品牌联盟中的表现,会直接关系到其服装及相关商品在全球市场的销售情况。国家队成功晋级或被淘汰,服装销售额的差距可达到数亿美元之多。因此,各大企业会在世界杯期间展开涉及资金和声誉等多维度的竞争

本届世界杯决赛圈的整体表现来看,阿迪达斯无疑是最大赢家之一。其赞助的队伍超过了参赛总数的三分之一,并且德国、阿根廷、西班牙这三国都是夺冠热门,形势最为有利。不过,德国品牌旗下赞助的威尔士队遗憾地没能晋级,只能再等四年机会。

与阿迪达斯对比,耐克的损失更为严重,荷兰队、美国队和智利队这三支实力强劲的队伍相继离队。虽然耐克旗下的国家队数量不如对手,不过其阵容依然保持完整。巴西队、葡萄牙队和法国队是这家美国公司旗下的人气球队,英格兰队的球衣销售同样表现出色。

PUMA的境况颇为狼狈,连续四届世界杯夺冠的意大利队意外出局,他们寄予厚望的非洲队伍最终未能晋级。这样一来,PUMA的赞助对象仅剩乌拉圭和瑞士两个国家队。以往多届世界杯期间,PUMA与阿迪达斯、耐克共同占据球衣赞助领域的顶尖位置,但在本届赛事中,其市场地位已滑落至次级水平。

同样位居第二梯队的是Umbro和New 。

Umbro是足坛历史悠久的一个品牌,通过为秘鲁和塞尔维亚两支球队提供球衣赞助,它将在本届赛事中再次引起广泛关注。早在1994年美国世界杯期间,冠军巴西队的球衣就是由Umbro出品的,这个品牌还曾长期支持英格兰国家队的装备。曾经是足坛举足轻重的品牌,如今正迎来复兴的曙光,俄罗斯世界杯将为其提供一个重要的展示平台。

New品牌于2015年才正式参与足球领域,是世界杯上的新面孔。这一品牌在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的投资获得了丰厚回报,两支国家队将穿着New的队服参加俄罗斯的比赛。

德国足球品牌支持突尼斯,该国运动员将穿着Errea的服装,阿联酋的Romai品牌则赞助塞内加尔,丹麦的合作伙伴是另一支球队。这四家装备公司分别与一个国家队合作。

值得留意的是,伊朗队虽为阿迪达斯旗下球队,却未获得赞助支持。这支亚洲强队与阿迪达斯的合作期满后,始终缺乏新的赞助商加入,现今依然穿着德国品牌的过时队服。据足球装备资讯平台Footy披露,伊朗将自行承担费用,选用阿迪达斯生产的球衣参加俄罗斯赛事。

使运动员展现卓越,避免队服掩盖集体荣誉,1970年世界杯夺冠的巴西队原队长卡洛斯·阿尔贝托那样强调过。

世界杯早期阶段,并没有对球衣的样式和赞助商提出特殊要求,通常只要将国旗图案和球员号码印在颜色单一的T恤上,就能作为比赛服使用。进入1980年代,随着世界杯赛事影响力的扩大以及足球产业的商业化进程加速,对比赛用衣的款式和品质开始有了更高标准,专门的品牌赞助合作模式也随之产生。

审视世界杯球衣的更迭历程,阿迪达斯在初期长期主导着足球界的相关事务。1990年举办的那届赛事,以及1994年的另一届世界杯,阿迪达斯始终是毋庸置疑的当红品牌。在全部24支进入决赛圈的国家队名单里,这个德国公司分别装备了15支队伍和10支队伍。

自1998年法国世界杯起,国际足联首次将世界杯决赛圈参赛队伍数量从24支增加至32支。此后,随着耐克和PUMA的赞助投入持续增长,过去二十年里,世界杯的赞助商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原先阿迪达斯独家主导转变为如今由三大品牌共同瓜分市场。这三大企业依次轮流成为32强赛事的官方合作伙伴。

1993年,耐克品牌正式进军足球行业,逐步削弱阿迪达斯在该领域的市场地位。1994年世界杯期间,没有任何国家的运动员穿着耐克运动装备,然而到了1998年,这个美国公司已经与7支球队达成合作,展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

2002年举行的世界杯赛事中,身穿耐克品牌球衣的巴西队,凭借出色表现击败了以阿迪达斯为赞助商的德国队,赢得了该项赛事的最高荣誉,这一胜利被视为耐克品牌在全球足球市场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时刻。

我们为非洲感到骄傲,这是PUMA的宣传语。由于长期支持非洲球队,PUMA合作的俱乐部数量迅速增加,在2006年世界杯期间,五支全部来自非洲的队伍都穿上了该品牌的运动服,PUMA因此首次成为第一。面对三大竞争对手的强大竞争,其他品牌的市场占有比例在过去二十年间大幅降低。

自家支持的球队赢得最高荣誉,并借此推动足球相关商业活动,这是众多企业参与世界杯竞争的核心追求。在最近六届赛事中,阿迪达斯所赞助的队伍三次捧起冠军奖杯,持续保持领先地位。耐克、PUMA和Umbro等品牌,也均有过一次夺冠的辉煌经历。

1998年世界杯的最终决战,法国队以三比零的比分彻底击败了巴西队,阿迪达斯在这场较量中获得了明显优势。四年之后,巴西队战胜了德国队,耐克品牌首次取得了胜利,世界杯赞助商的领先地位发生了改变。

2006年,世界杯重返德国,这是阿迪达斯的公司总部所在地。德国本土的两支队伍成功晋级半决赛,而高喊“美妙足球”口号的耐克公司,则将目光投向了巴西和葡萄牙。然而,最终捧起冠军奖杯的,是得到PUMA支持的意大利国家队。

四年后在南非举行的世界杯决赛,依旧是阿迪达斯和耐克的竞争,最后由前者作为西班牙队的赞助商,战胜了荷兰队。在前两届比赛中,阿迪达斯都是赢家,支持了夺冠的球队。

即将到来的俄罗斯世界杯上,通过观察32支参赛队伍的球衣赞助商分布情况,可以发现原先的三方势力对比发生了变化——由于PUMA的影响力明显减弱,竞争格局由原先的三强并立,转变为耐克与阿迪达斯这两大品牌的直接对抗。尽管如此,究竟哪一方最终能够赢得胜利,目前仍然无法确定。

鲜为人知的是,中国运动品牌曾经差点登上世界杯的赛场。

鸿星尔克这家本土公司从2006年开始一直资助朝鲜男足,曾经支持他们成功进入2010年南非世界杯。不过,在国家队成功晋级之后,朝鲜男足变得更强硬,对赞助费用提出了更严厉的条件。

最后,在激烈的世界杯球衣角逐中,鸿星尔克未能继续参与,因为朝鲜队身上的赞助商标志,由原先的鸿星尔克更换为意大利公司Legea,这一周密的商业计划就此落空。鸿星尔克的赞助失败,也导致这个唯一可能亮相世界杯的中国企业计划泡汤。

当前,国内公司开始逐步迈向国际舞台,知名品牌的运动服饰出现在世界级赛事赛场上的日子,可能用不了多久就会到来。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实用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