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激情燃校园️ 柯桥区管宁实验小学宝葫芦杯足球赛开启
三月十三日,管宁实验小学“宝葫芦杯”校园足球联赛准时举行。中午时分,哨声响起,第一场赛事正式开始。足球场上,小球员们大汗淋漓、奋力角逐、互不相让,观众席上的孩子们挥舞着亲手制作的海报和项目化学习成果,为各自班级擂鼓助威。阳光照耀下,孩子们的激情在操场上迸发,让春意盎然的校园更加充满活力与朝气。
这场足球赛持续了七天,四到六年级的班级一共派出了30支队伍参赛。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比赛期间老师仅负责带队,而教练和裁判等职务则由校队的学生球员承担。孩子们独立负责队伍管理和比赛组织,不仅增强了观察比赛的本领,还提高了战术实施的效果。学校体育教研组长表示:“校园足球的根本是学生,必须让孩子们真正成为活动的主导者。”
六四班有两名教练胡家檀和堵薪宇,她们都是校队成员,针对这次赛事做了周全部署,在早期选拔环节,她们注意到王名扬同学曾是篮球队队员,控球能力突出,因此选定他为守门员候选人,杨旭同学跑动能力很强,很适合担任前锋位置,他们在课余时间认真开展训练,挑选核心阵容成员
这类教练在五年级和六年级的每个班都能见到,他们会提前安排,组建队伍,并在战术层面进行较量。六(6)班的主教练朱镕铎表示,自己非常喜欢担任教练的角色,认为比起班主任,自己更清楚学生的球技水平、适合的场上位置,以及班级能够采用的战术策略。
校队队员没有参与比赛,让众多倾心足球的少年获得了展现自我的平台。胡泽铖同学激动地表示,终于能成为核心队员了。他们平时总在踢球,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间休息时间,上场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强调,要借助广泛宣传和赛事机制完善,促使众多青少年投身足球活动。管宁实验小学遵循“传授技能、刻苦训练、频繁比赛”的原则,将足球教学纳入课程安排,每班每星期安排一节足球课程,体育教学团队准备了180节足球教学内容供班级实施,在确保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注重足球技巧的强化,使足球以学科形式融入孩子们的日常学习。学校每学期举办“宝葫芦杯”校园足球竞赛,从中挑选出表现突出的学生加入校级队伍,进而参与更高级别的赛事活动。通过比赛促使孩子们不断进步,同时让更多学子有机会接触足球项目,认识足球文化,体验这项运动所蕴含的乐趣。
比赛期间,孩子们以多种形式加入足球活动。四年级马一航同学表示:“我为宝葫芦杯准备了以葫芦文化为背景的手抄报,为团队打气!”“这是我手工制作的足球,融入了我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盼望足球能承载更多华夏文明”;“足球结构包含十二个正五边形和二十个正六边形,这些多边形的边长一致,总共使用三十二片皮革拼接而成”我在足球上绘制了32支参与世界杯的国家旗帜,这是五1班的杨梓芯同学的作品,她解释说,自己虽然不是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但绝对是一位充满激情的球迷。
足球是一项全民参与的活动。除了举办足球比赛之外,学校还开设了足球主题的项目化学习竞赛,包括设计主题海报、撰写文章、进行摄影、制作小报以及手工创作等足球文化作品,从而吸引了更多学生投身于足球项目。全校师生广泛参与,通过“足球+”课程,每个人都能够观看比赛、评论赛事,努力成为优秀的球员和球迷。
足球的魅力深入人心,管宁实验发行一年两期的《宝葫芦•足球育人专刊》,展示并珍藏了小学生的创作成果;制作《一个足球》宣传画册,借助图画叙事,让足球点亮孩子们的童年时光,激发他们的美好憧憬。
“我们都爱足球,我们一起加油!赛场上,最活跃的莫过于那些追逐足球的孩子们,他们为每一次破门而喜,张开双臂尽情奔跑;又为每一次失球而忧,低着头趴在地上啜泣。旁边还有一群足球迷,他们拿着助威旗,一边唱歌一边跳舞为队伍加油,情绪随着队员的表现起起落落。此外还有许多教练,作为团队负责人,他们始终和队员们站在一起,与小队员们打成一片,和他们一起欢跳助威。比赛进行中,那些令人惊叹的闪躲动作、精彩的拦截技巧、快速的前冲动作,不断吸引着观众的目光!运动员们的出色发挥,赢得了场边师生们的热烈掌声和欢呼声。
校园足球具有独特吸引力,其中包含确保安全、促进协作、带来快乐、激发斗志、塑造品格、助力成长等关键教育理念,从而引导孩子们主动发展。管宁实验的操场上高挂着标语“校园足球,致力于塑造孩子终身的运动热情!”我们借助校园足球活动,让儿童领会体育爱好和锻炼体魄,领会协作精神和百折不挠,领会因球结交和才俊云集,把足球理念传递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