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的世界杯情怀!他纯手工做蹴鞠,14年卖出40多万个

日期: 2025-09-28 20:05:02|浏览: 27|编号: 16254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来源于网络网友,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客服。

60后的世界杯情怀!他纯手工做蹴鞠,14年卖出40多万个

于剑对古代中国的一种球类运动非常着迷,这种运动是用脚踢球,称为蹴鞠。他花了十多年时间,一直用手工的方式来制作这种球。

足球赛事紧张激烈,许多年轻人通宵观看比赛,十分着迷。在山东淄博,六十年代出生的于剑也对这项运动情有独钟。不过,他迷恋的是中国传统的蹴鞠。十多年以来,于剑一直亲手制作这种古代足球。为了掌握经营方法,他在三十八岁时跟随年轻人一同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现在,他们制作的蹴鞠已经销售到全国各地,甚至销往海外。

踢是用脚使动;球是皮革制成的;踢球就是用脚使动皮革制成的球。2004年,世界足球组织认定:足球运动发源于淄博临淄。自此,淄博临淄凭借足球发源地的身份享誉全球。因家庭熏陶,1968年出生于临淄的于剑自幼对踢球抱有浓厚爱好。2004年过后,他组建队伍,开启了与踢球的长期交往。

三年前,于剑开办了一家网店,通过线下手工制作商品,并且同时在网店里售卖。他非常擅长摄影技术,在公司内部还建立了一个摄影棚,亲自负责布光、调试设备等环节,拍摄制作好的蹴鞠照片,并定期将这些图片更新到网店上。

制作皮球的人当中,有年轻人也有乡村里的中年和老年群体。年纪大的人能够把做好的球带回家缝补,他们每天每人大概能完成两到三个。这样既能掌握一门手艺,也能获得相应的收入。公司负责人于剑在处理完公务后,有时也会进入工坊,和工人们一同动手制作。

创业满两年之际,于剑意识到自己在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欠缺。这曾让他颇为困惑,不知如何有效拓展业务,成为他当时反复琢磨的难题。2006年,年届三十八的他着手筹备重返校园深造,最终在2008年成功被山东大学录取,攻读工商管理学科,并为此脱产学习了整整三年。“我认为无论做任何事都不能敷衍了事,经营企业如此,为人处世更是如此。”

于剑非常了解专利和商标的价值,十多年前就已经申请了商标。制作蹴鞠时,从裁剪布料到缝合再到填充棉花、塑形,整个过程既容易又难。拉线回环需要力量,缝合更需要手法。蹴鞠的重量和圆度都有严格规定,这是一项需要力气、需要细心、需要精心的活计,于剑这样解释道。

天道酬勤,于剑公司制造的蹴鞠获得了山东省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商品认定,并且在山东旅游设计大赛中摘得了金杯奖头衔。于剑表示,他致力于通过个人奋斗,一方面致力于对蹴鞠文化的守护和延续,另一方面,融入当代特色,探索出更多蹴鞠特有的游戏方式,让更多的人领略到蹴鞠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运动魅力,使其在全球舞台上持续散发独特光彩。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实用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