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协杯赛在2014年,有着如同“改革元年”那般重大的意义,2014年的足协杯,把“全民足球”这概念发挥到了极致,还为全国那些满腔爱足球之情的球迷们打造出了一场无比盛大的狂欢盛宴。
2014年,足协杯再度进行扩军,参加正赛的队伍数量从前48支增加至64支,职业球队与非职业球队数量各32支,业余球队数量大幅度扩充,达到创纪录的20支。这20支业余球队,是从各省市地方业余联赛以及业余足协杯赛近500支参赛队里选拔得出。由此可见 “准入” 门槛拓宽,足协杯拓展至更宽广且更具生命力的草根足球领域,切实践行体育赛事理念。
扩军于进一步完善自身赛事框架体系有所助益,还使得足协杯为足球运动的普及以及发展而贡献出了力量。在2014年呢,足协杯参赛的64支球队源自全国33家地方足协,相比2013年新增了8家。它赛事的覆盖范围也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大,全年有66场比赛,这些比赛遍及全国28座城市。在足协杯的版图之上,还首次加添了包头、银川、肇庆、昆山、丽江、六盘水等几乎未曾举办过职业联赛的地区。由于足协杯的到来,让这些地区的足球运动发展水平获得了更为快速且更为良好的提升。
2014年足协杯,在参赛名额方面,更倾向于给予草根球队机会。在赛制方面,也异常“偏心”于业余球队。实际上,这种“偏心”是那种能帮助业余球队具备有更大机会以及信心去和中超中甲职业队“叫板”的底气 。2014年,足协杯首次采用了让弱队优先选择主场的原则,并且第一轮采取无序抽签的方式,具体来说,就是中乙和业余球队在第一轮进入时要采取无序抽签,中甲球队第二轮进入,中超球队第三轮进入,然而进入之后没有给亚冠队伍设置种子队,提前抽签也没有预留位置,这是出于尽量体现公平原则的需求。半决赛前采纳单场淘汰赛制,半决赛后采用主客场赛制。这在一个方面,增添了业余以及草根球队出现爆冷情况的机遇,在另一个方面,致使低级别球队于主场向中超中甲球队发起挑战的时候,得以吸引更多的球迷前往现场进行观赛。
这些大力推行足协杯“全民足球”观念的行动收获了不错的成果,于2014年使得愈加众多的球迷踏入足协杯竞赛场地。依据统计,2011年足协杯的观看比赛总人数是26万人,平均每场观众不足1万人;2012年现场球迷数量为48万,2013年达到50.5万,2014年达到破纪录的52万人,两场决赛的平均到场人数都在4万以上。
2014年年初的时候,足协杯成功地同燕京啤酒集团达成了冠名赞助合作事项,双方还联合进行了冠名,开展了“种子计划”活动,每进行一场足协杯赛事,就会朝着每一个主场赛区的5所足球重点学校捐赠100颗足球,凭借这样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足球热情,2014赛季已经在35场足协杯比赛当中开展了此项公益活动,向181所学校捐赠了足球3620颗,未来此项活动还会继续开展下去,并且力争让活动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使更多人群从中获益。
在2014年,足协杯进一步强化了宣传推广工作,拓展了跟电视台的合作,全年协调25家电视台参与赛事转播,这25家电视台比2013年新增了7家转播台。全年转播了36场比赛,转播场次比起之前提升了。并且加大了网络直播场次数量,足协杯官网页面累计浏览量再次攀升,达到1900万次,相较于2013年提升幅度在15%以上。
(袁雪婧)